九合一選後,修憲聲浪四起,立法院更有機會在19日組成修憲委員會。民進黨立委鄭麗君17日先召開記者會,呼籲憲改應從參政年齡、人權入憲、修憲門檻這3項爭議小、共識高的部分先進行。
鄭麗君表示,現今國會是難得的憲法改革時刻,目前檯面上提出無論總統制、內閣制都還過於粗糙,應與選制、國會立法權等部分一同討論,且學運曾提出公民憲政會議的訴求,應由下而上改制,非近日一蹴可幾。
鄭說,憲法的功能,一在限縮規範政府權力運作,二在規範人民權利,政府應與時俱進增進人民權利,而現階段憲法在人民權利仍有3大問題,也就是投票年齡門檻落後其他國家、憲法對基本人權保障不夠完備、修憲門檻過高,阻礙人民權利行使。
目前參政投票年齡降為18歲的修憲案已正式付委,但未組成委員會;至於深化人權部分,目前憲法保障生存、工作、財產等權利,鄭則主張包括勞動、環境、居住及隱私、秘密通訊等應完整入憲,保障國民基本人權;而修憲門檻,目前修憲案經立院通過後還必須經過全國1/2選舉人同意,比公投門檻還要更高,世界罕見,鄭也認為若朝野均有誠意修憲,應先降低門檻。
與會的台少盟吳政哲表示,年滿18歲的國民要服兵役、負起刑責,但無法投票,使權利義務不平等。許多候選人政見都是開支票、向子孫借款,年輕人什只得到債務卻無法決定,應改革不公平的制度。
勞工陣線孫友聯則強調,勞工團體在修憲時刻不會缺席,讓勞動權能在憲法中彰顯,讓台灣成為適合移居之地。環境專家詹順貴則讚鄭麗君的修憲版本見到環境人權入法,讓人大為震驚和感動,立委應跳脫政黨思考,別僅限討論總統、內閣制或投票等議題。
此外,民主平台理事蘇彥圖也說,為避免修憲只是政治人物之間私相授受,在修憲前階段就需要納入公民參與,政府體制不是只限總統或內閣制進行討論而已。
台教會法政組召集人羅承宗批評現今憲法的人權清單已過了70年,應制定2.9版本,不應只討論政府組織,否則就像一棟大樓維修7次,只在上頭加蓋(增訂憲法增修條文),卻沒有修已70年的大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