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國國會、州長與州議會的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4日晚間(台灣時間5日上午)結束投票。根據最新計票結果,共和黨已確定拿下參議院過半數席位,而且輕鬆蟬聯眾議院多數黨,讓執政的民主黨在兩院都淪為少數黨。
換言之,共和黨一舉站上國會兩院的主導地位,讓歐巴馬總統在剩下的2年又2個半月(至2017年1月20日)任期,面臨國會「朝小野大」的困局,徹底變成「跛鴨」(lame duck)總統。歐巴馬總統5日稍晚將發表選後感言,7日邀集兩黨國會領袖會商國政。
美國本次期中選舉,435席全部改選,參議院改選1/3的33席外加補選3席共36席,此外36州的州長也將進行改選。
本屆(第113屆)參議院民主黨原有53席,外加支持民主黨的無黨籍2席(未改選);共和黨45席。換言之,共和黨只需增加6席,參議院就江山易主。今年改選的36席參議員,共和黨只佔15席,原本就比佔21席的民主黨佔便宜,加上歐巴馬聲望低迷,更讓共和黨如虎添翼。
據美國各大媒體最新計票結果,共和黨在改選後的參議院至少掌握52席,民主黨加上無黨籍目前只佔45席。共和黨確定登上睽違8年的參議院多數黨地位,將與眾議院共和黨聯手「抗歐」。
目前阿拉斯加與維吉尼亞州結果尚未出爐,路易斯安那州須進入第二輪決選,這3個州都是民主黨籍現任參議員尋求連任。民主黨在阿肯色、科羅拉多、愛荷華、蒙大拿、北卡羅來納、南達科塔與西維吉尼亞州的7個參議員席次,都被共和黨奪佔。
肯塔基州的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小布希時期華裔勞工部長趙小蘭之夫)原本陷入苦戰,但是後來猛打「歐巴馬牌」奏效,選情回穩,4日開票後早早就讓民主黨對手州務卿葛林姆絲(Alison Lundergan Grimes)俯首稱臣。
麥康奈爾與夫人趙小蘭(美聯社)
另一個一級戰區科羅拉多州,民主黨現任參議員伍達爾(Mark Udall) 奮戰之後敗北,不敵共和黨從眾議員更上層樓的嘉德納(Cory Gardner)。嘉德納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將伍達爾打成歐巴馬的同路人,指稱他在國會投票時完全遵照歐巴馬的意旨。
阿肯色州的民主黨籍現任參議員普萊爾(Mark Pryor)被共和黨對手柯騰(Tom Cotton)扳倒。西維吉尼亞州的共和黨籍現任眾議員卡皮托(Shelley Moore Capito)以懸殊比數擊敗州務卿譚南特(Natalie Tennant),成為該州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聯邦參議員。南達科塔州共和黨籍前任州長朗茲(Mike Rounds)也是輕騎過關,痛宰對手韋蘭德(Rick Weiland)。
西維吉尼亞州第一位女性聯邦參議員卡皮托(美聯社)
不過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選情超級緊繃,民主黨籍現任參議員蘭德魯(Mary Landrieu)與共和黨挑戰者卡西迪(Bill Cassidy)都無法拿下過半數選票(路州規定),必須在12月6日再決生死。蘭德魯雖然是三朝元老,但是因為力挺不受歡迎的「歐巴馬健保」(Obamacare),選情欲振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