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長王惠美關心汛期即將來臨,由縣府水資處已完成防汛資材盤點,也在3月25日會同各公所及相關單位召開113年度防汛整備會議,檢討各項防汛應變作為及縣內防汛熱點的預防、因應對策,務使民眾災損降至最低。
每年汛期(5月1日至11月30日)是水患發生頻率最高的期間,且近年極端氣候造成的短延時強降雨往往超出市區排水保護標準,去年在鹿港老街、芳苑等區域發生1小時內超過100毫米的降雨量,導致局部地區發生積淹水情形。
經盤點縣內防汛資材計有沙包約4,000包、防汛消波塊600塊、防水擋板約600米、移動式抽水機104台、抽水站(閘泵)11處及滯洪池5座,皆已完成檢查、保養、教育訓練及整備待命,如有不足亦可向鄰近河川分署申請調用。本府針對下水道、山溝野溪及區域排水完成開口契約發包,目前針對瓶頸段辦理專案清疏作業,務求颱洪來臨前完成渠道暢通工作。
會議中與公所及相關單位檢討近年防汛熱點之致災原因,並訂定解決對策及應變流程,釐清各單位權責分工,加速排除積淹水情勢,並請各單位加強道路側溝之清疏、巡檢,確保搶險修之人員、機組可即時啟動因應,後續將藉由事件滾動檢討、精進來提升應變能力。 (相關報導: 南部進入枯水期!曾文、南化水庫蓄水量降至50%,南水分署:梅雨季是補水關鍵、民眾應節約用水 | 更多文章 )
排水系統就像人體的血管,大小不一散布於城鎮當中輸送排水,任何一點阻塞皆會造成淹水事件。在此亦呼籲民眾不可將盆栽、軟墊等物品放置於排水溝蓋上,尤其低窪地區更應隨時留意清掃樹葉、垃圾等雜物以提升排水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