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前全面武力攻台,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有一種情況,還是導致兩岸開火,發生局部、短暫軍事衝突的風險性。
這種情況發生的「一個大前提」:當兩岸間爆發某種,重大的摩擦和危機,已危及中共政權的統治合法性,或是動搖北京政府,在大陸人民心目中的權威性。
接著就來講講,讓中共不會短期內,全面武力攻台的重大理由。一是「川普的功利現實和平主義」,二是其它的非軍事「8個關鍵因素」。
近幾年,國際輿論和歐美政治軍事方面的智庫,有關台海戰爭高風險論,以及北京武力犯台論,日益不絕、繪聲繪影。連具體的時間點,都層出不窮。
這些研判和分析,大多來自,對中國國力近年的崛起,以及其軍事力量的快速發展。認為在短時間的未來,中共會因為有軍事上勝利的實力,就勢必會推動實現「統一」的跨海征戰。
然而,審慎研究北京政權,內部政經形勢,國際政治大環境,以及各種現實利益的得失,就會發現,對岸以統一、統治和佔領為目的,全面性的武力攻台,現階段可說,毫無動機和理由。
因為,北京主政者以武力攻台,實現「統一」,所取得的內部政治利益,與所要承擔的代價和風險比較,簡直無法符合cp值比例。
就算中共有了,可以武力攻台的軍事能力,只能備而不用。因為許多其它客觀非軍事因素,制約了這種能力的發揮。也大幅降低近期內,全面武力攻台、佔台的可能性。
幾千年來的中華文化,從「秦皇漢武」開始,完成國家「統一」,都是中原王朝和帝國統治者,要追求的最高榮耀和歷史功績,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
而且,民族主義高漲的今日中國,「統一」也是人民最強烈的集體意識。
但是,「川普和平主義」,以及當前非關軍事的「8個關鍵因素」,讓中共為追求「統一」而武力攻台,成為一種完全背離根本現實利益的假說。
先說說,什麼是「川普和平主義」?
「捍衛現實利益」比「捍衛普世價值」,有更強烈的驅策動機。讓國際力量在事先,為了現實利益,阻攔北京有可能的軍事攻台企圖。或與中共妥協,逼迫台灣在政治上的讓步。而川普,這位狂傲的商人與政客的復合體,可能就未來最強大「國際力量」操縱者。
即使川普在紐約封口費案中,被控偽造商業文件 34項罪名,法院宣判全部成立,最重可判處4年徒刑。重視帶給選民現實利益,而已證明有能力做到的川普,比重視「民主自由價值」的拜登,仍更有機會贏得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 10天前,5月22日,一位來台的加州華人牧師,描述了當前美國「民不聊生」的慘狀。700萬非法或合法難民的湧入,俄烏戰爭對經濟的影響,讓全美各地多出許多無家可歸的遊民。他們教堂成了收容地,每週政府用卡車運來大量食物,派送給無家和窮苦美國人果腹。
(相關報導:
拒絕跟隨美國腳步,馬克宏與蕭爾茨罕見共同表態:歐洲必須增強自主性!
|
更多文章
)
川普成為法律上的罪人,但在情感上,他是不少美國人的希望,和改變厄運的「救星」。原本他就不「正人君子」型政治人物,被判有罪對他選情,正負影響難料。 若川普當選,他會不計口頭毀譽非議,不在意正義與邪惡之爭,會不擇手段終止已發生的戰爭,停止更多的死難。這會讓川普成為,能快速帶來和平,避免俄烏戰爭核戰化的機會和希望。
重視現實利益的川普,比重視「民主自由價值」的拜登,更有機會贏得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他會不計毀譽,不管正義與邪惡之爭,不擇手段終止已發生的戰爭,停止更多的死難。讓川普成為,能快速帶來和平,成為避免俄烏戰爭核戰化的,機會和希望。
同樣,為了現實的美國政經利益,讓美國選民覺得他「有能力,有辦法」,川普也會用他的,「交易手段」,避免會對歐經濟,產生嚴重衝擊的,台海全面性戰事的發生。
他是「帶著滅火器的消防員」,而不是地緣戰爭的點火者和拱火者。而這種特質,可稱之為「川普功利現實和平主義」。
拜登和他的理想主義者夥伴,不願意妥協,接受帶著恥辱的和平。他們希望以符合自己政治,和選舉利益的結局,來結束戰爭,否則就讓戰鬥繼續打下去。而傳統政客,總是對戰爭,比生意人更加有膽量去冒險。
那麼,什麼是可以防阻台海戰端發生的,其它8個非軍事「關鍵因素」?
一,中共集權和不民主的政治體制
讓中共領導層會冷靜思考,全面評估各種風險和代價,而不會隨民意的嚮往起舞。比其民主國家領導者,集權者有時,反而更為理性客觀地分析利弊。
民主國家選舉政治,政客為了爭取選票獲取權力,可能會迎合民意和民粹,發動一場不可能贏的戰爭。如1982年,由阿根廷發起,與英國之間的「稱福克蘭群島戰爭」。
但權力已牢牢在手的中共統治階層,反而會更冷靜地看待戰爭,避免發起一場,可能傷及自身統治利益權力安定,和顯然會對國家人民,造成重大災難的戰爭。
二,俄烏戰爭帶來的教訓
從俄烏這場戰爭中,台灣和西方民主國家,有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恐懼和擔憂。
而北京當局,同樣有著「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這個前車之鑒的,參考和教訓範例。
三,國際制裁重創中國經濟
這次俄國受到以前想象不到的,來自國際社會,諸多強烈的制裁措施,切斷俄羅斯與世界金融、貿易往來,中斷了部分能源出口,外資也全部撤離。有著強勢的能源資源,這2年俄羅斯還有3%以上經濟成長。但長期而言,則導致其經濟在險境邊緣徘徊。
更加依靠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維繫經濟的中國,若因發起台海戰爭,受到全球性制裁,其結局會為無法承受的慘重。
四,台灣在全球經濟的關鍵角色
台灣高科技產業,在科技產業鏈的關鍵角色,讓台灣與全球經濟,和多國經貿利益的連接關係,數十倍於主要以農產品出口的烏克蘭。
不像俄羅斯的能源,還有替代的管道,台灣有些科技產品,根本沒有其它可以取代的選項。一旦中共開戰,等於向全球對台灣科技產品,有需求國家的經濟利益直接開戰。中國要直接向全世界開戰嗎?
五,自傷大陸經濟
即使對台灣動武的範圍和力度非常克制,只針對軍事設施,不直接打擊影響台灣的經濟活動。
六,中國會被加速被孤立和圍堵
美國當前用科技戰,貿易戰等手段,防堵中國的崛起,也在大陸組團結夥,推動西方國家加入圍堵同盟。因與中國經濟利益的瓜葛,目前一些歐洲國家,還不願與美國同步。
但一旦對台動武,則會讓美國有理由把「捍衛民主價值」,置放在各國的經貿利益之上,讓他們忍受痛苦的經濟代價,也要減少與大陸的經貿往來,甚至最後不得不完全切斷多遍經濟關係。
七,大陸民意劇變風險
如果現在問,是否「以武統台」?一定會得到大陸,絕對多數民意的支持。不過一旦開戰,不計軍事代價和戰爭結局為何,但因被國際制裁,及自我切斷來自台灣科技產品零組件供應鏈,所導致經濟下滑、產業停擺,可能數千萬人的就業受到直接影響。
其他十多億中國人,則受到間接,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
人民很快就會從為「統一」的歡欣鼓舞,轉變為因現實生活付出慘重代價,而憤怒和不滿。中共政權統治的正當性,就在於能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當因戰爭影響,導致中國數千萬人失業,和生活失去保障,產生的民怨,將威脅中共統治的正當性。
八,北京無法承擔高昂對台統治成本
武力攻台,就算以極少的代價獲取成功,如何統治原本,在自由民主政治體制下,生活慣了的2300萬台灣人民,也是個大難題。台灣不是香港、西藏、新疆,不可能變成血腥高壓管制的大型集中營。
就算沒有暴力抗爭,但要應付每天和平示威,柔性不服從抵抗運動,國際社會的制裁干預,就會讓新統治者疲於奔命。
到時候,沒有經濟自足能力的台灣,人民又有較高生活水平要求,除非把人都餓死,中共要維持台灣社會運轉和台灣人的基本生活,必須投入大量,且長期的財務支援。
「統一」實現了,中國大陸整個國力和所謂民族振興大業,都因此可能會被拖垮,成為幻影
有以上「8個關鍵因素」,雖然讓中共全面武力攻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局部、短暫的兩岸軍事衝突,如文章最前面揭示的,還是存在著高度風險。
之前,1996年台海危機,飛彈演習,以及2022年8月,美國會議長佩洛西訪台,引發中共圍台飛彈射擊軍演。內外因素導致中共軍事施壓,未來還是會不斷發生。
即使,近年來中共對台軍事舉動不斷升級,海峽中線被打破,軍機不時擾台。不過,這些都是向外界宣誓對台灣的主權,對台灣人施加心理壓力,而非真的是為,大舉攻台戰爭做準備的前奏。
中共為了各種現實利益和政治穩定,更有理由避免台海全面開戰。其維護當下和平的願望,遠比其它任何國家都強烈。因為台海若爆發戰事,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受害方,顯然非中國和中共政權莫屬。
不過,雖然台灣人已養成了韌性,麻木無感於中共不斷的軍演,和逐漸升高強度的文攻武嚇。但長期下去,外國人就沒有台灣人一樣勇敢。人員、投資和資金,都有可能四散而去,遠離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