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總統大選政治獻金假帳風暴,燒了兩周滅不了火,開了兩次中評會,不具黨籍的競選總統財務長李文宗和會計師端木正被開除黨籍,至於總幹事黃珊珊停權三年,兩年後的縣市長選舉無望,國會黨團副總召易人,唯一保留的就是她的不分區立委,但留了一個後手「繼續查帳,若有不法,會立即處置」;本來要「天天開」的記者會,也戛然而止,不知道柯文哲提出的「四大改革」,是否也如空中樓閣,虛幌一招?
柯文哲監察院四月退回申報,是誰「欺上」?
「擅自挪移」申報帳目以「平帳」的端木正,只知簽字不知單據發票與申報內容兜不攏的黃珊珊和李文宗,固然身處風暴之內,但這場風暴的核心自始自終都是柯文哲。停開記者會有其道理,畢竟黃珊珊能告訴社會大眾的,只有更多金錢數額對不上的發票和單據,而解釋不出為什麼有單據的不報,沒發票的成了報給監察院的支出。
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帳為什麼亂成一團麻,而是監察院4月就退回其申報,而柯文哲竟能大剌剌說,「我完全不知道,如果知道就不會這樣處理。」這是「柯文哲競選總統」的政治獻金收支帳,不是黃珊珊競選總統帳,更不是端木正和李文宗的競選帳;沒問題,柯文哲不知道也罷,出了問題,柯文哲還能不知道,那就不能不問:這場大選柯文哲知道什麼?套用柯文哲當年批評前市長郝龍斌的話,「什麼都不知道,都不清楚,也可以去死一死。」(註:柯文哲事後坦言是不慎脫口而出的失言,但「不用」向郝龍斌道歉)如果柯文哲真不知道,那又不能不問,為什麼黃珊珊、端木正、李文宗能摀得嚴嚴實實,不回報柯文哲?這樣的「權財核心」顯然出了大問題。
柯文哲的四大改革第一點,建立財務監督委員會,可笑的是,柯自陳是「民眾黨本來有的制度」,也有外聘委員檢查各項收支,「却沒有應用在這次總統大選。」那麼柯文哲能解釋為什麼不用嗎?柯文哲對大選財務的混亂和隨性,並非始自政治獻金申報,不要忘了「柯吳配」是三組候選人中,唯一一組財產申報「不實」的,他的副手搭檔吳欣穎漏報她的外籍配偶財產,補申報時也只加上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但法無罰則,或念在強求外籍「貴族」在台灣財產全公開「或有難處」,監察院未罰也未加追究,但「違了法」却是事實,除非民眾黨發動修改正副總統(和公職人員)選罷法,明定外籍配偶財產免申報。
簡單講,輿論或政府既有之監督機制,對柯文哲、民眾黨─第三勢力小黨其實相當寬待,或許也正因此讓柯文哲有了他做什麼、說什麼都能得到諒解的自信,直到這次踢到鐵板。

民眾黨的難題不在「繼續查帳」,在與檢調拚速度
柯文哲的改革第二箭:建立限期合作的律師團,用司法程序捍衛清白,保障同仁的訴訟權益,彷彿政治獻金申報亂帳,與他全然無干;持平而論,在台灣塙政治,尤其拚選舉,官非特多,有合作並信賴的律師團,確有必要,那又不能不問問,端木正身為稽核簽字的會計師却虛報、誤報、甚至灌報以平帳,民眾黨已由黃珊珊出面提告,那被開除黨籍的李文宗能得到民眾黨的司法協助嗎? (相關報導: 風評:揮淚斬不了黃珊珊,柯文哲繼續失血? | 更多文章 )
身為黨主席的柯文哲,兩手一攤對獻金收支一問三不知,但柯文哲台北市長任內的「圖利疑雲」,是自聘律師?還是由民眾黨合作律師為之打官司,關鍵在這筆官司支出的出帳是否也在民眾黨?柯文哲與民眾黨的關係「等號」,不用也奇怪,但柯文哲必須正視面對並公開給個說法,儘管不論怎麼說,估計都有不平之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