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臺灣社會流行著一句口號:臺灣前途由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這口號以其「住民自決」的內涵強烈暗示「臺灣獨立」,早成為臺獨運動最喜歡的口號之一,這是臺灣社會的常態與常識,應該無需多做解釋。
「臺灣前途臺人決定」雖然聽來「政治正確」,激勵人心,卻是個一廂情願脫離現實的憧憬觀念迷思,否則,如果臺灣人真能決定臺灣命運,臺灣早就獨立了。本文標題因此直稱此口號為「痼疾迷思」。
俗話說,當局者迷,「臺灣前途臺人決定」亦然。所謂「住民自決」,這並非只是一小片土地上一小群族人的「自家小事」,它很可能牽涉到周邊,甚至遠方的多個國家,是「地緣政治」的大事,決不能以「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般的態度,憑藉各種,包括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而任性「自決」。為釐清這些,不妨分析一個相近案例,以便臺灣人能「旁觀者清」地通過他人案例理解自身處境。這個案例,就是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獨立(加獨)。
「不識相」的「加獨」
起源與過程省略,只談結局。加泰羅尼亞在2014年和2017年各有過一次獨立公投。雖然兩次公投的投票率都偏低(40%出頭),但投票者中贊成獨立的比率卻奇高,分別是>80%和>90%。2017年是「加獨」運動的巔峰,公投勝出後,加泰羅尼亞議會即於10月27日正式宣布獨立,成立「加泰羅尼亞共和國」。然而,「加獨」可能會攪起的地緣政經風波為「加獨」招來一連串致命的反對。首先是彷如「超級歐洲大國」的歐盟明表反對;其次是四個歐洲大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都反對;最後,與歐洲關係密切的兩個最重要非歐盟國的美國、加拿大也明確反對。於是,沒有外界的有力支持,只有強烈反對,沒多久,這個陷入「反加獨」歐美諸國重重包圍中的「加獨」,就被西班牙政府取締了。
為什麼幾乎是整個「歐美西方」都反對「加獨」?理由很簡單:歐盟╱歐洲的政經大趨勢是「合」,但「加獨」不但是「分」,更是一旦成功,必然激發歐洲╱歐盟範圍的其他獨立,如英國的蘇格蘭、法國的科西嘉島、法國和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義大利北部的帕達尼亞地區、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地區、羅馬尼亞的塞凱伊地區、丹麥的法羅群島等的獨立運動。用當時的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的話來說,他不希望加泰隆尼亞獨立,因為這會鼓勵其他地區仿傚,導致歐盟成員國分裂,「我不希望將來歐盟成員國變成95個。」為防止加獨的「連鎖反應」分裂歐盟,加獨必須封殺。事實上,按容克說法,一個加獨覆滅,意味著六十多個可能的「獨立」希望也被掐滅(95 ─ 近30個歐盟成員國),夠狠的!
在歐洲「合」遠大於「分」的政治環境裡,一個小小的,沒什麼「王牌」在手可與歐盟對抗的加泰羅尼亞,其獨立前景自然渺茫無望。不理解「加獨」為何全然不顧他所處在的歐洲「趨合」政經環境,一意孤行地自討沒趣?是整個「加獨」運動都不具備這個「常識」,蠻幹硬幹,如此白痴嗎?
加獨「啟示」臺獨
首先,如前所述,「國家獨立」並非此地此人的單純自家事,它牽涉到諸多周邊國家,得充分考慮周邊國家的利益和感受。因此,別扯什麼「聯合國憲章」、「聯合國人權兩公約」保障「住民自決權」等陳意甚高但不切實際的「似是而非」理論訴求了,地緣政治經濟的利益與理想目標才高於一切,「加獨」是最佳範例。
其次,不管如何,「加獨」最後還是短暫地「成功」了一次 ── 正式宣布成立新國家。相較而言,臺獨連這種「短暫成功」的機會都沒有。臺獨比加獨更無望。
因此,那句響亮口號「臺灣命運由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根本不現實,說難聽點,是「自慰+哄人」。加泰羅尼亞的「命運」由不得七百五十萬加泰羅尼亞人民自己決定,臺灣命運也由不得兩千三百萬臺灣人民自己決定,否則,臺灣和加泰羅尼亞早已是位列聯合國的兩個新國家了。
也許臺獨人會說,臺灣的情況和加泰羅尼亞不一樣,比如,歐洲有「合」的趨勢,亞洲沒有,云云。
確實如此,臺灣和加泰羅尼亞「不一樣」,歐洲和亞洲也「不一樣」。但這「不一樣」中,卻含有一個關鍵且致命因素:戰爭。「獨裁者╱獨裁國家」夾持了他的人民,其實並不怎麼介意戰爭,只要他們認為能打贏(哪怕誤判),他們就會出兵啟戰,最新例子是普京發動烏克蘭戰爭。與此相反,不管輸贏,民主國家極為忌戰(如下例的日本)。臺灣的「好朋友」全是民主國家,這就「結構性」地決定了前述的為何臺獨連「嘗試短暫地成功一次」之機會也沒有:加獨無關戰爭,臺獨卻伴隨戰爭,臺獨比加獨更遭排斥。加獨是「可以誕生,無以生存,立即夭折」,臺獨是「永遠孕育,生不出來」。
由此,加獨只是給一心要「融合」的歐盟╱歐洲添一點「和平的地緣政經麻煩」而已,已遭一致反對。臺獨會引發戰爭,情況遠比「加獨」嚴重百倍,即便西方再同情「民主的臺灣╱臺獨」,只要可能會被迫捲入「臺獨戰爭」,或大幅受累於「臺獨戰爭」,便沒有一個國家會支持臺獨。即便是假設的、最希望臺灣「脫中入日」的日本,一遇到「戰爭」,便立即打退堂鼓。想想吧,連得到美國支持的對現有「和平憲法」進行修憲,讓日本成為可擁有正式軍隊的「正常國家」,日本主流民意也長年杯葛;為了幫助臺灣「脫中入日」,日本要和軍力強大的中共幹一仗?日本民意鐵定反對。前不久有機會聽到多位「友臺」日本政治人物(國會議員等)的「友臺」談話。私底下他們怎麼說不知道,但在公開場合,除了肯定臺灣的「民主」,沒有哪怕一位政治人物吐出過一個「臺獨概念」的詞語,諸如「臺灣主權」、「臺灣主體意識」等,更何談公開「支持臺獨」。筆者在《賴蕭配是「獨上加獨」?》一文中觀察到,「在美國國務院的外交圈,『臺獨』議題不受歡迎」、在臺灣的「外國媒體圈」公開場合,臺獨話題也一樣是禁忌。這個觀察,與上述的日本「友臺」政治人物避提任何「臺獨概念詞語」,在性質上是一致的。
賴總統,請「關臺獨門,開民主窗」
臺灣曾經有過一句風行數十年的口號「臺灣人出頭天」。這是一句種族主義口號,現在聽不到了,不管它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前景虛幻、誤己哄人的「臺灣命運由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口號,也請跟隨「臺灣人出頭天」,隨風而去吧。
上帝關一道門,就開一扇窗 ── 臺灣,請放棄臺獨,把精力轉向致力大陸民主化吧,因為只有如此,臺灣才能獲得終極的安全保障;賴總統,請別說「我們不再反攻大陸」,而是要準備以臺灣的民主化經驗改變大陸,就如同您自己曾經陳述過的,像西德改變東德一樣!
賴總統不久前諷勸中共收回被俄羅斯強佔的故土,贏得大陸民間廣泛迴響,狠將中共一軍,很好,但也僅是「民族主義」的低境界,且無助臺海和平;賴總統如能公告「擱置臺獨,民主一統兩岸」,這不但站上「普世價值」的高位,能引來大陸更洶湧的迴響反應,且即刻釜底抽薪中共打臺灣的藉口(或曰,站在中共角度,是立即卸除他們「不得不」打臺灣的壓力),兩岸和平立即實現!
(相關報導:
風評:柯文哲的「帳冊」VS.偵查不公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