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華仔)2024年開始舉辦各地巡迴演唱會,而劉德華也睽違11年來到台灣,將於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一連四天在台北小巨蛋開唱,吸引不少粉絲爭相搶票,期待一賭天王魅力。劉德華無論在歌唱或演員領域,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不只如此,他的做人處世、蘊含人生智慧的金句也成為佳話。他也曾遭受質疑與挑戰,而他的3個的「人生觀」,更讓他奠定跨世紀天王的不敗地位。
劉德華曾被批不會演戲的「偶像派」
回首劉德華的演藝生涯,62歲的劉德華至今出道43年,在1990年代香港被譽為「四大天王」之一,是香港知名的演員、歌手、電影監製。橫跨「影、視、歌」三個領域,拍過超過170部電影,累積有110多張唱片與600多首歌曲,獲得3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奬,2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奬。
劉德華在1981年剛出道時,人氣不比當時同時出道的梁朝偉、黃日華等人,一開始,劉德華的演技中也多半和其他同輩起家的香港演員一樣,是來自科班的表現派技法,但劉德華更加勇於嘗試拍攝許多電影、戲劇,在出演《神鵰俠侶》、以及三部曲之首《法外情》上映後,口碑票房賣座,甚至成功引領以法庭辯論為題材的港片風行一時。
從「偶像派」成功轉型為「實力派」
1990年《天若有情》上演,英雄遭遇末路的港式悲情戲逐漸在香港風靡,「華仔」這個稱呼也從戲裡流傳到戲外,使他也逐漸被大家熟知。
劉德華從偶像轉型成演技派,他的演藝路上也曾備受質疑。最初劉德華是以「演員」身分出道,在因緣際會下,受到好友鼓勵才進軍樂壇,當時即使已出道多年,劉德華在香港樂壇已佔有一席之位,可說是天王級人物,但在他本業「演戲」上,因為他出色的外表,他始終被歸類為「偶像派」而非「實力派」,演技在當時仍備受質疑。即使拍攝了近百部叫好叫座的電影,又幾次入圍電影獎項,卻被認為不會演戲。對此,劉德華回應,「實力派本身就是偶像,你對梁朝偉的演技有信心,他就是偶像;你對我的長相有信心,我就是偶像」。
劉德華直到入行近20年後,在1999年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直到2004年登上金馬影帝寶座,獲得他人生首座影帝獎座,正式擺脫他人眼中的偶像派形象,成為「真正」的實力派演員。
25年後才被發現會演戲,自認演技不如梁朝偉
劉德華也曾接受過《魯豫有約》的訪問,他說,「在與梁朝偉合作的《無間道》中,自己的演技是潮流,但只存於特定時期,反觀梁朝偉的演技是經典,且不受時間和影片限製,是永遠存在的境界,自認演技能力仍不如梁朝偉。」儘管如此,劉德華始終對於自己的演藝事業相當重視,不斷地精進自己的演技。
在劉德華歌唱事業中,唱功一度受到質疑
在2010年,在劉德華入行30年時,他正為宣傳最新國粵語專輯《UNFORGETTABLE忘不了的》而奔波,在發布會中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劉德華透露自己曾因唱功問題遭到前輩譚詠麟「勸退」,他表示「有一次譚詠麟跟我說,你可以不唱嗎?你演戲非常好,但唱歌就不怎麼樣。我們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他說話)很直接,那我就說我練幾年再唱,一直到1986年在唱給他聽,唱完後她說不錯,就主動寫歌給我」。
劉德華憑藉自己的堅持,打破了演藝圈前輩的質疑,在音樂的道路上,無論是《忘情水》、還是《今天》等歌曲,也都為人傳唱至今。至2000年代,劉德華的唱片銷量在各地累計超過4千8百萬張,獲得的流行歌曲獎項已超過400個,是至今華語樂壇獲獎最多的流行歌手。
劉德華的3個人生哲學
劉德華在能取得天王地位成就,除了每一次演出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成為全方位藝人,同時提攜演藝後進,奠定他在香港歌壇及演員中不可動搖的地位。而他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他曾提及的3個重要的人生觀。
1.劉德華的人生觀-強大並謙虛的「大拇指哲學」
劉德華曾說,他的師父對他講,很多人想當老大,他用拇指和其他四個手指做對比,「老大就是這個,排隊排在最後,站起來最低,人家躲著的時候,它會跑出來保護所有人,它平常的任務就是要幫助所有人,沒有它,別人做不了事情」。
劉德華曾對崇拜他的演藝圈後輩柳翰雅提到這個「大拇指哲學」,「阿雅,做人就要像5根手指裡面的大拇指,也就是要做最棒的人!」劉德華也打開自己的手掌當作示範,對她說:「其他4根手指要拿東西一定要有大拇指的幫忙,所以我們要樂於助人」、「5根手指裡,大拇指是最強壯的,不過卻也是最短的,所以做人要有力量,也要謙虛」。
2.劉德華的人生觀-成就天王地位的「老二哲學」
所謂的「老二哲學」最早是從孔子所倡導的哲學模式,是一種自謙與低調,處事不一味講求鋒芒必露,不管在什麼地方,只當個位居次要的角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核心競爭力,一步一步建構自己的優勢。
四大天王巔峰時期,劉德華免不了經常被拿來與同時期的郭富城和張學友比較,他常被說「舞技不如郭富城、唱功不如張學友」,但他始終保持平和心態面對。
劉德華在許多人心中是一位全能藝人,他曾說過,「我喜歡做老二,做老二很好,前面永遠有個目標追」他以「10項全能」來解釋他的人生哲學,「我跑步100公尺不能跑第一,有時候會想想自己為什麼怎麼跑都贏不了?於是只能盡量訓練自己,但是後來我發現自己單項贏不了,卻可以在10項全能中勝出,我就知道我要選自己擅長的事來做」。
他說,「你問我電影有沒有跑到第一名?我沒有。唱歌有沒有跑到第二名?我沒有。這兩樣都是第二名,但就像10項全能賽一樣,加起來我就是第一名了」劉德華再補充,「我的水準整體上很平均,我是這種類型的藝人,我只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才能穩定自己在娛樂圈裏的成績」。
劉德華解釋自己為什麼能以「老二哲學」在娛樂圈保持地位至今,他則說,「你會發現有些人有時候在我之上,有時候在我之下,他們可能會上上下下,但我一定會讓自己保持在一個程度上,穩定地一步步向上」。
3.劉德華的人生觀-「成功真的誰說了算,沒有人知道」
劉德華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談論過自己的成功,他說1985年自己拍完《神雕俠侶》時,覺得成龍、周潤發都在電影上取得很好的成功,於是他就向公司要求「我可不可以每年拍一部電視劇,其他時間都拍電影?」公司拒絕後,劉德華並沒有放棄,他決定離開電視台轉而投向電影,後來遇到了《法外情》、《旺角卡門》這幾部捧紅他的大作,他成功了並在電影圈走紅。
當年不看好他離開電視台決定的人們,竟轉而讚美他是做出正確選擇,但劉德華說:「其實成功真的誰說了算,沒有人知道。」他更補充,「你要記得,成功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我離開電視台時,有個人留在電視台,那就是梁朝偉,今天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一定要記得,找一個最適合你們自己的,千萬不要胡亂地去複製人家成功的例子,一定要想清楚」。
劉德華也勉勵正在奮鬥的人:「這個世界成功的人,一定比失敗的人少。 要記得,只要這一群失敗的人能夠團結,一定可以跟那些成功的人比一下,但是你要先好好照顧自己,才會有好的未來」。
劉德華稱自己是「認認真真工作的普通人」
劉德華也在2021年,為紀念出道40年時,在抖音開設帳號,首次直播在影片中坦言,「我也是會哭的,我也很笨,做每一樣事情,都需要練習很久,你們看到的每一幕,都是一個叫劉德華的普通人,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成果!40年了,當然要慶祝,但不是慶祝一個人紅了40年,而是慶祝一個人,認認真真工作了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