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9)日指控,大同醫院換手案又出現黑箱新證據!她說,近期衛生局對外辯稱,疫情後考量防疫、急重症緊急醫療等,認為應強化公權力實質介入管理,所以把委外經營改為醫療服務合作。然而去年3月早已遠離疫情,聯合醫院去年也已採用醫療服務合作案,衛生局若要採同一模式,大可直接改辦服務合作標案,衛生局卻硬要浪費725萬找台灣促參顧問公司做ROT案評估,動機令人費解。陳麗娜強調,從最有利標得標狀況充滿詭異,到評審委員狀況連連,再再都令人感到疑惑!
陳麗娜指出,衛生局去年3月仍決定採用ROT將大同醫院繼續委外經營,為此成立包含衛生局官員3人、外聘委員4人在內的7人評選委員會,負責評選促參公司來執行「大同醫院ROT優先定約前置作業計畫顧問服務案」。詭異的是,4四位外聘委員裡有醫療專業背景的竟然只有一位,其他都是建築、財務方面專家學者。而且最後決標時,那位醫療外聘委員并未出席,以至整場評選簡直就是由衛生局3位做決定,這樣的操作真是離譜到極點。
陳麗娜從政府採購網查到的資料顯示,這項標案有兩家公司投標,最後由臺灣促參公司以725萬得標。問題是,這家以公共工程促參為主的公司絕大部分在做運動中心案,沒有任何醫療背景,也沒有任何醫療院所促參顧問的實績,而且725萬的服務費還比另一家公司高出許多,最後卻脫穎而出,讓人感到十分困惑。
陳麗娜認為,衛生局去年3月成立沒有醫療外聘委員的評選委員會,選出沒有醫療專業的促參顧問公司,據此否決高醫的ROT議約案,接著以防疫等理由將標案改為服務合作案,讓原先不具委外經營資格的長庚獲投標資格,最後透過有爭議的評選過程換手經營,衛生局長達一年半的布局實在用心良苦。但最後到底是圖利了市民,還是某些特定人士?還有待釐清。
既然要改為服務合作,為何還要浪費725萬公帑做ROT評估?去年3月評選委員會醫療外聘委員為何只有一位?此標案採最有利標!到底哪些條件最有利?為何毫無醫療專業的促參顧問公司可以在報價較高的情況下得標?陳麗娜認為衛生局有義務回答相關問題,不容再以現在是議約期間、外力不予介入等莫名其妙的理由,轉移焦點,逃避監督。
衛生局嚴正駁斥有關陳麗娜議員錯置混淆,以正視聽
衛生局強調:本案「大同醫院前置作業計畫顧問服務案」是在進行促參執行成果評估,並不是進行優先議約的審議。與113年3月28日進行優先議約審議的「市立大同醫院優先定約考評委員會」,根本是兩件事,陳麗娜議員是故意混淆誤導,干擾議約進行。
1. 市立大同醫院委託高醫大法人經營於今(113)屆期,於中央支持下,衛生局依據政府採購法最有利標方式評選「促參顧問公司」進行「促參案成果評估」,相關經費由中央及地方分攤,其目的在於「評估市立大同醫院於委託高醫大經營期間之硬體設置、營運管理、財務結構、經營績效、財產盤點等事宜」,規劃優先定約營運條件等條件。本案由「台灣促參顧問有限公司」獲選。 (相關報導: 長庚接手大同醫院經營權!高醫工會:不明白輸在哪…已號召26日上街抗議 | 更多文章 )
2. 112年「促參案成果評估」評選外聘委員為「政府採購網」及「財政部促參系統」推薦之專家學者,是日出席委員亦不乏熟悉市立醫院運作與督導考核經驗者,在此次會議中,專家、學者之出席數及表決權數均已符合「政府採購法」規定,其中部分委員未能出席,不影響採購決標,一切依法合規。並且因之後「市立大同醫院」評選結果「不予續約」,自無後續需求,依合約需減價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