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幫派永遠不缺人?他們「上岸」10年笑談關鍵:有錢人不懂的平行世界

逆風劇團立志要當個「做好事的幫派」,盼打破社會「平行世界」的隔閡,讓兩端都能有不同的選擇。(謝孟穎攝)

「很多孩子會加入幫派,我覺得不是『身不由己』,是沒能看見不同的『選擇』,他原本生活的世界就視野有限、選擇有限……一開始就不被期待出生,家裡已經有一堆哥哥姐姐、沒有人會去愛他,哭鬧的時候沒有任何人知道要怎麼教小孩,爸媽不會唱搖籃曲唸繪本,而是哭的時候就被打……」

家庭暴力、辱罵施虐、一哭就被施打毒品、雙親犯罪、貧窮、被全班同學霸凌、各種原因被送去安置機構或矯正學校──這些青少年的狀況,對成立於2015年的「逆風劇團」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然而3位創辦人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也是在這9年慢慢發現,原來這一切對有錢、有資源、有健全家庭的人來說,是一個近乎陌生的「平行世界」。

為什麼生下孩子以後要虐待?什麼是安置機構?為什麼要為了區區5000元、3萬元去做那些?加入幫派不是犯罪嗎?為什麼人會賺不到錢?這是中產階級以上,難以理解的問題──為什麼努力讀書找好工作才算「脫貧」,加入幫派賺錢開名車不能算「脫貧」?這是被幫派拉攏的弱勢青少年,難以理解的問題。

誰都知道加入幫派不好,但台灣的幫派卻也從來沒「缺人」過,總有年輕的孩子願意為錢為朋友鋌而走險,為什麼?

原先身處「平行世界」兩端的人往往難以看見彼此,然而成立近10年的逆風劇團最想努力的,是把原先陌生而隔絕的世界們牽在一起,彼此之間都能有更多不同的「選擇」。

嬰兒一哭就被揍、父母用藥雙亡、心智障礙 身不由己的「平行世界」家庭

成瑋盛、陳韋志、邱奕醇從前也曾經「混」過,後來在社工陪伴下洗心革面,起心動念想陪伴其他一樣走入幫派、犯錯、碰上困難的孩子,在2015年正式成立「逆風劇團」,立志當個「做好事的幫派」。

這個幫派不犯罪,他們帶孩子去籌備公演、訓練舞台燈光技術、陪孩子找一技之長找工作、一直協助社區清掃,甚至走入長照機構陪伴老人家、走入矯正學校分享自己「過來人」心聲,很多孩子確實因此慢慢改變原有的生活。

問起這幾位過來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真的嗎?成瑋盛無情吐槽「是漿糊吧」,看過無數大人「江湖」狀態的邱奕醇也很直接說:「哪有那麼多『身不由己』?套句以前老大講的,你混不好包一包回家,沒有人會管你啦、大家還會祝福你,哪來那麼多英雄情節?」

20200326-逆風劇團(謝孟穎攝)
在2015年成立的逆風劇團,3個創辦人也曾經「混過」。(資料照,謝孟穎攝)

但也確實,逆風劇團依然有看到許多「身不由己」,是家庭。

真的能算『身不由己』的事,是出身,你無法決定你生在怎樣的家庭……」陳韋志說,這些年逆風劇團巡迴全台灣矯正學校、安置機構,確實看見更多難以選擇的家庭──貧困、雙親失能、孩子一出生就被用藥的父母施打毒品、家庭暴力,這些事情不能抗辯孩子走上歪路、傷害其他人的事實,但這些事情確實造成孩子的選擇有限、對未來的想像有限。 (相關報導: 一做酒店就很難離開?她們也常月入4萬 資深經紀人10年浮沉,道出貧困八大潛規則 更多文章

例如貧窮,邱奕醇直言,貧窮的問題從來不是在「錢」,是選擇的空間──一樣都是碰到錢的問題,有些人會為了眼前的這筆錢賭一把、甚至把自己逼上死路,有些人覺得人平安就好、事情能解決就好,這些觀念早於原生家庭就開始成形。況且,如果貧窮的問題只是因為「沒錢」,混幫派難道不能算「脫貧」嗎?顯然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