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突然宣布戒嚴,但他認為的國家緊急狀態只不過是「反對黨掣肘」,引發全國反對。南韓國會3日深夜緊急召開全體會議,並在190人出席、190人同意「解除戒嚴令」的情況下,要求總統立刻解除戒嚴。尹錫悅只得在4日凌晨親自召開國務會議,並於4時30分通過解除戒嚴。4日一早,傳出總統秘書室長及首席秘書等幕僚集體辭職,尹錫悅取消當天所有行程,最大在野勢力共同民主黨則要求尹錫悅立刻下台,否則將發起彈劾。
3日22時25分發表電視演說,表示要緊急戒嚴的尹錫悅,在媒體與朝野政黨議員的批評下,陷入「戒嚴不合憲」的批評旋渦。尹錫悅雖然立即成立戒嚴司令部,並且安排軍警進入國會大樓,引發試圖阻止國會表決的猜測,戒嚴司令部發佈的命令也「禁止一切政治活動」、「所有新聞媒體和出版物都要接受戒嚴司令部控制」、「違反戒嚴令者可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遭到逮捕」,但南韓國會仍依照憲法第77條第5項的規定,以過半數出席、出席議員全體同意的方式強力要求「解除戒嚴令」,尹錫悅4日凌晨4時27分再次發表電視演說,表示接受國會要求,將隨即召開國務會議解除戒嚴。
2024年12月4日,抗議者在南韓的國會大廈外高呼「尹錫悅下台」。(美聯社)
尹錫悅在電視演說中表示:「昨晚11時,我以拯救國家的堅定意志宣布戒嚴,打擊試圖癱瘓國家基本功能、破壞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反國家勢力」、「但在國會要求解除戒嚴下,(我)已撤回執行戒嚴事務的兵力。」尹錫悅表示,他將隨即召開國務會議解除戒嚴,不過他也再次譴責在野黨,包括單獨處理預算裁減案和不斷提出彈劾案等「不當舉動」,要求國會立刻停止以彈劾、立法、預算為手段使國家系統陷入癱瘓的行為。
尹錫悅在電視演說中表示,自他上台以來,國會已提出22個關於彈劾政府官員的議案;在國家預算方面,在野黨削減有關國家基本職能、打擊涉毒犯罪、維護治安的主要預算,導致國家未能切實履職盡責,毒品氾濫成災,民生治安出現空白。不過受到尹錫悅實施和解除緊急戒嚴的影響,總統辦公室首席秘書級別以上的高級幕僚4日已集體請辭。
韓聯社稱,總統辦公室的高級幕僚4日上午在秘書室長鄭鎮碩的主持下召開會議,包括秘書室長(幕僚長)鄭鎮碩、國家安保室長申源湜、政策室長成泰胤,以及首席秘書級別以上幕僚全體商定集體請辭。如果總統府的高級幕僚一起走人,顯然將導致總統府的運作陷入癱瘓,因此尹錫悅是否准辭尚是未知數。此外,原訂4日上午出席毒品打擊會議的尹錫悅,也因為戒嚴與解嚴風波取消當天所有活動。
2024年12月4日,韓國的戒嚴士兵離開國會大廈。(美聯社)
南韓國會議長禹元植在尹錫悅宣布解嚴後表示,這次事件見證了國會是維護韓國民主的最後堡壘,國會必將與民共同捍衛民主憲政秩序,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穩定國家混亂局面。禹元植也對軍方在此次戒嚴中的突出表現給予積極評價,他說軍方雖根據戒嚴令向國會派遣兵力,但在國會通過決議後立即撤離,展現其伴隨民主主義同步發展成熟的一面。他表示軍隊也是為民服務,希望軍方在捍衛《憲法》和國民安全方面盡職盡責。
由於南韓政局突然出現動盪,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4日指示各軍種指揮官稱,各軍應該保持高度戒備態勢,防止朝鮮誤判形勢。聯參議長金明秀4日以視訊方式緊急召開作戰指揮官會議,要求各軍專注于執行對朝監視任務並保持高度戒備,將確保國民安全放在首位。金明秀也與韓美聯軍司令部司令兼駐韓美軍司令保羅·拉卡梅拉通話,強調聯參正在正常執行作戰任務,並保持高度戒備,應對朝鮮發起挑釁的可能性。
2024年12月4日,南韓在野陣營的共同民主黨領導人李在明(中)在國會大廈發言。(美聯社)
尹錫悅在短短6小時內宣布戒嚴又解嚴後,執政的國民力量黨4日跟他劃清界線,除了對國民表示「道歉」、更開會討論要讓尹錫悅退黨;南韓在野最大勢力共同民主黨4日則發表決議文,呼籲尹錫悅立刻下台。共同民主黨強調尹錫悅宣佈緊急戒嚴之舉,除了不符合任何相關法律條件,宣佈戒嚴本身根本無效,而且還屬於嚴重的違憲及內亂行為,滿足彈劾條件。民主黨還表示,尹錫悅踐踏憲政和民主,民主黨決不會坐視不理,若尹錫悅拒絕立刻下臺,民主黨將順應民意立即啟動彈劾流程。
對於尹錫悅的戒嚴令,韓聯社稱憲法專家普遍認為可能違憲,甚至構成尹錫悅被彈劾的理由。高麗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永洙指出,緊急戒嚴在國家即將進入緊急狀況時實施,譬如北韓發起嚴重挑釁,在沒有類似情況下卻發佈戒嚴令,可被視為濫權之舉;慶星大學法律系教授孫炯燮認為,尹錫悅以預算案未獲國會通過、監查院院長和檢察官被提起彈劾為由宣佈實施緊急戒嚴,此舉本身就是破壞憲法秩序的行為,更可成為被彈劾的理由。
2024年12月4日,抗議者在韓國國會大廈外舉牌,要求總統尹錫悅下台。(美聯社)
對於尹錫悅突然宣布戒嚴,白宮雖然只說「密切關注」,美國副國務卿坎博(Kurt Campbell)表示「我們期待任何政治爭議都能依照法治和平解決」,但《紐約時報》指出,這是美韓同盟數十年來最嚴酷的考驗,對於在全球反民主浪潮下推動民主外交的拜登政府來說更是諷刺。尤其拜登今年曾在首爾召開「全球民主峰會」,尹錫悅卻想要開民主倒車。
《紐時》指出,尹錫悅2022年以微弱優勢贏得總統選舉後,一上任就訴諸法律手段、國家監管和刑事調查來打擊他所謂的「假消息」,檢警更多次突擊搜查記者住處和新聞媒體的編輯部,總統辦公室指控他們傳播「假新聞」。今年4月,尹錫悅領導的國民力量黨在國會大選中慘敗,反對黨獲得絕對多數席位,尹錫悅也成爲在任期間一直與反對黨控制的國會抗衡的少數總統。
2024年12月4日,大批南韓民眾上街抗議,要求總統尹錫悅下台。(美聯社)
2024年12月4日,抗議民眾聚集在南韓國會大廈前,要求總統尹錫悅下台。(美聯社)
《紐時》分析,支持率暴跌的尹錫悅,這次將反對黨扣上「與北韓共謀」的帽子宣布戒嚴,讓美國感到非常驚訝。尹錫悅誓言就職總統時,曾表示要捍衛自由民主;拜登去年在大衛營與日韓領導人會面時,尹錫悅當時也表示,美日韓3國是最自由民主,擁有先進科技與創新的經濟體。拜登的外交政策基調是「民主對抗極權」,在朝鮮半島選擇與保守派領袖尹錫悅合作,沒想到尹錫悅刻意選在美國進行政權交接、拜登訪問非洲之際竟宣布戒嚴。尹錫悅一度宣布戒嚴後,五角大廈如何決定3萬駐韓美軍的動向也引起關注。
尹錫悅試圖用戒嚴令統治國家、壓制反對黨的舉動失敗後,《韓民族日報》稱「照這樣下去,尹錫悅的未來只剩下植物總統、自行辭職或遭到彈劾」。《韓民族日報》指出,如果尹錫悅試圖進行補救或者以拖待變,那麼他將注定成為「植物總統」,總統將淪為笑柄,執政的動力也將消失。如果民眾的耐心達到極限,尹錫悅可能會在任期結束前被迫辭職,如果尹錫悅連辭職都做不到,憤怒的民意可能會將他推向彈劾的道路。
2024年12月4日,大批南韓民眾上街抗議,要求總統尹錫悅下台。(美聯社)
《韓民族日報》說,在目前的局勢下,尹錫悅與第一夫人金建希的道歉只是基本回應,他們更應該積極配合調查澄清所有疑雲,在總統和第一夫人身邊只知享樂的公職也該撤換,「兩年半(尹錫悅的所餘任期)不是忍忍就能過去的時間,現在重新開始還不算太晚」。《韓民族日報》還指出,根據國防部的說法,建議建議尹錫悅實施戒嚴的人,就是國防部長金龍顯,他在解除戒嚴命令後,還對部屬宣稱「辛苦了,寡不敵眾」。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勳4日表示,總統應該親自詳細說明情況,並立即罷免國防部長。
(相關報導:
鬧劇一場!尹錫悅戒嚴只持續了150分鐘:南韓國會午夜緊急動員,190票對0票通過「解除戒嚴令」
|
更多文章
)
《華爾街日報》則指出,尹錫悅的支持率最近已跌至20%以下,三分之二的韓國民眾對他的治國能力抱持負面看法。布魯塞爾治理學院(Brussels School of Governance)的韓國政治專家Ramon Pacheco Pardo認為,尹錫悅宣布戒嚴犯了一個巨大的政治錯誤,接下來他要如何撐完剩下不到兩年半的總統任期,也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韓國問題專家Troy Stangarone則說,尹錫悅有必要儘快對他採取的行動給出更詳細的解釋,否則他將會被認為通過戒嚴令來解決國內的政治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