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傳統領域劃設辦法》 文章列表
#
《傳統領域劃設辦法》
約 4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蒲忠成觀點:原民凱道抗爭持續兩年後,值得深思的問題
pasuya poiconx浦忠成
2019-03-14 07:00
新聞
政治
邵族傳統領域遭撤銷 綠委陳瑩批:原民文化歷史,豈能因開發而修改?
原住民族委員會去年公告劃設邵族傳統領域,但南投縣政府魚池鄉公所不滿並提出訴願,訴願結果確定撤銷邵族傳統領域。不過,民進黨立委陳瑩今(31)天說,縣府因「孔雀園BOT開發案」位於傳統領域而反對劃設,理由並非歷史反證;她也質疑,原住民族的文化歷史,豈能因開發行為而修改?若歷史因利益被破壞,又何來共存共榮?
周思宇
2019-01-31 10:44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為何小英、新潮流都愛Kolas Yotaka?
「請正確念出我的名字KolasYotaka。」甫上任行政院發言人的Kolas面對媒體採訪首要說的事,竟只是正確念出她的阿美族名字。她是史上第一位的原住民女性政院發言人,也是這次內閣改組中的亮點。
胡宥心
2018-07-18 18:30
風生活
風歷史
「做個堂堂正正的布農人」77年前這起慘案,日本人把他們全趕下山,今天部落耆老率眾尋根
「做個堂堂正正的布農,不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內本鹿布農族重返傳統領域,今天啟程,耆老那布勉勵年輕人,找到布農族該有的樣子。
中央社
2018-01-16 12:02
新聞
國內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268個部落申請並組成劃設小組
原住民族2017年申請劃設傳統領域的期限已到8月31日截止。原民會12日指出,全國748個原住民部落,有268個部落依據《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提出申請,已組成劃設小組,將辦理傳統領域的劃設作業,超過全國部落總數的3分之1,可見《劃設辦法》獲得原住民族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石秀娟
2017-09-12 20:23
新聞
國內
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 原民會核定5鄉69個部落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雖然引發爭議,許多原民團體為此上街抗議。但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仍發布新聞稿,公告相關申請辦法,表示目前已經核定5鄉69個部落的劃設計畫,並呼籲有意申請的部落儘速提出劃設計畫。
李泰誼
2017-08-25 13:42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原住民傳統領域納私有地 蔡英文和逾半數原轉會委員未表態
要求政府修改今年初公布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將其關於傳統領域的定義納入私有地的原住民團體,24日公布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委員對此議題的看法,有過半數委員沒表態。原住民團體質疑,總統蔡英文已講過傳統領域不分公、私有地,原轉會也達成共識,這麼多委員卻不敢公開談論。他們也多次高喊「原轉會、轉不動」的口號。
石秀娟
2017-07-24 21:53
新聞
政治
國內
「進步力量與民進黨結盟已出現決裂」吳叡人:民進黨政權將出現「正當性危機」
民進黨執政後不斷受到社運團體批判,知名政治學者吳叡人19日從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議題,分析何以「算是進步改革派」的政權會陷入這個困境?他說,很多社會力量已在重新思考與民進黨的關係,兩者的結盟已出現決裂跡象,進步路線是民進黨政權的基礎,一旦過去的盟友陸續撤回對它的支持,政權就會出現「正當性危機」。
石秀娟
2017-07-21 15:36
新聞
國內
無法源、無預算、無調查權,委員又身兼他職 原團上凱道再批原轉會「轉不動」
原住民傳統領域抗爭團體「凱道原轉小教室」2日在凱達格蘭大道召開「凱道沒有派對,只有小英一個人道歉」記者會,不但在路上以紅板凳排成「沒有派對」字樣,也是為了向政府表達對於原轉會不積極處理傳統領域問題的不滿,卑南族歌手巴奈表示,這是非常失望的「原地空轉」,布農族歌手那布也強調,這是「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抗爭。
施孝衡
2017-07-02 17:21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原轉會「原地空轉?」蔡英文:各小組幕僚每周都開會、少見的有效率
行政院2月公告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將私有地排除在傳統領域的劃設範圍,部分原住民團體在街頭抗議超過4個月,批評未回應訴求的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只是「原地空轉」。但蔡英文總統表示,原轉會各個主題小組密集運作,「幕僚幾乎每周都在開會」,她很有信心。
石秀娟
2017-07-02 13:08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曾經是「敵人」的林務局示範反省 蔡英文:各機關應配合原住民轉型正義
掌管國有林地的農委會林務局,負責執行現代國家管理森林的法律,屢屢侵害原住民自然採集狩獵權,曾被原住民稱為「最大的山老鼠」,雙方關係向來緊張。但30日在總統府的會議上,林務局長林華慶就林務局過去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不理解提出省思,承諾落實「以部落為主體」的自主管理林產物及狩獵機制,政府的角色將只是協助動態監測。他的報告獲得多數原住民代表的肯定。
石秀娟
2017-07-02 09:44
新聞
政治
國內
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爭議 原民團體明將公布各政黨立場
《原住民族土地範圍劃設辦法》自2月18日公布以來,引發原住民族極大反彈。目前該辦法已進入審查程序,不過審查至今仍無下文。對此,明(28)日上午10時,多個原民團體將赴立法院公布上周蒐集各政黨對於修正此劃設辦法的立場,希望能在6月30日的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及轉型正義委員會議上,釐清爭議、及早解決問題。
黃麒珈
2017-06-27 18:30
新聞
國內
搭「暸望台」看照傳統領域 東華師生北上力挺凱道原民團體
為聲援原民團體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抗議傳統領域劃設的抗爭,國立東華大學原民院師生北上舉行「全原就位:再上凱道,走入部落」記者會,並在記者會現場搭建瞭望台,向所有原住民族人表達守望部落的目標。
林鄭馨
2017-06-18 17:23
新聞
國內
暴雨中遭驅離後重返凱道!原住民青年團體續為傳統領域抗爭
行政院日前公布的《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中,只有公有地的開發需要原住民族同意,等於讓原住民族傳統區域頓時短少了100萬公頃。為爭取完整傳統領域,原轉小教室召集人馬躍比吼、布農族歌手那布、卑南族歌手巴奈及部分原民團體於3月19日開始,在凱道紮營露宿抗爭,因長期違法占據一線車道,遭警方於2日強制清除。然而,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跨二東青年行動聯盟4日重返凱道召開記者會,為原住民族群權益再次抗爭。
林鄭馨
2017-06-04 16:59
新聞
政治
國內
凱道原民團體清晨再度被驅離!陳芳明:去年座上賓,今年雨中囚
警方昨(2)日在大雨中,動用優勢警力、怪手、鏟土機等工具,將在凱道抗議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原住民駐紮區全數拆除。不過事情還沒結束,馬躍・比吼3日清晨在臉書上表示,警察清晨4點多再度以「大雨要來、怕他們感冒、怕他們受傷」為由強制驅離在人行道上的原民團體。而政大教授陳芳明3日也表示,總統蔡英文派來大量警察,粗暴驅趕原住民,大嘆「權力是如此殘酷,一夜之間立刻變臉。」
高雄一
2017-06-03 10:57
新聞
政治
「裝置藝術被當垃圾丟掉」政府暴雨中拆帳篷 原民青年:留給子孫的是高樓大廈,還是農田?
警方2日強制驅離在凱道抗議的原住民,拆除他們的紮營區。警方行動前,來自花蓮瑞穗鄉瑞祥部落的阿美族青年林高捷在那舉行了記者會,抗議部落有90%的土地都被劃為都市計畫區,有8件開發案正進行。他說,現行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只規範原住民對公有地享諮商同意權,對他的部落不適用,他很擔心,以後還能留給子孫的,「是高樓大廈,還是美麗的農田?」
石秀娟
2017-06-02 21:24
新聞
政治
國內
遭「最會溝通的政府」暴雨中驅離!馬耀:我們很有韌性,不會離開
警方今(2)日在滂沱大雨中,動用優勢警力、怪手、鏟土機等工具,將在凱道抗議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原住民駐紮區拆光光,各種裝置藝術與臨時家當被凌亂的堆積在馬路上,宛如被棄置的物品,被大型清運車載走。原住民控訴總統蔡英文、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為何要這樣「冷血」地對待過去曾是夥伴的他們,「我不知道我們跟蔡英文、夷將有這麼大的深仇大恨嗎」?
石秀娟
2017-06-02 18:21
新聞
政治
國內
凱道抗爭傳統領域劃設100天,原民團體裝置藝術今遭警方拆除
在凱達格蘭大道抗議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排除私有地的原住民,抗爭進入第100天,警方今早在周邊部署大批警力、蒐證人員及車輛,在約11時左右開始拆除在車道上的物品,包括寫著「傳統領域不打折」訴求的巨幅看板、移除石頭、漂流木、畫作等各種裝置藝術,也動用怪手搬走邵族的2艘獨木舟。
石秀娟
2017-06-02 13:52
新聞
政治
國內
「法條混淆傳統領域概念」 劃設辦法將協商 原團籲退回重擬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9)日下午將針對《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召開第一次黨團協商,原住民青年陣線也舉行記者會,對長久以來爭議不休的傳統領域劃設範圍提出呼籲。
李泰誼
2017-05-09 15: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黃士修觀點:偉大領袖蔡總統 愛台十二項政績
蔡英文總統就職即將屆滿週年,循往例,官方都會端出一份粉飾太平的政績,好讓總統發表談話、接受訪問或廣宣使用。平心而論,自蔡政府上任以來,施政雖然荒腔走板,卻也達成了不少前無古人的成就。為了突顯蔡總統就職一年來的豐功偉業,本人特地精選一份「愛台十二項政績」清單,順便幫各部會官員說出一些不太方便公開講的真心話:
黃士修
2017-05-07 07: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