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兩會」(「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是中共的年度政治大戲。在中共實施一黨專政下,「人大」雖享一般民主國家的議會之名,但被認為是「橡皮圖章」;「政協」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擁有「參政議政」之權,但也只能發揮「統戰」的功能。中共總理李克強為這次大會提出的長篇「政府工作報告」,「穩」字出現了64次,凸顯中共當局「求穩」的意圖。李克強在重點工作部分就直接點明,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但今(2021)年「兩會」是在內外形勢急遽變化下召開的,中共必須因應疫情下經歷習近平所說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必須在中共建黨百年的此刻,開啟自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所以,除了「穩中求進」,還必須「變中求穩」。今年兩會聚焦的是經濟問題,主軸是審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配合「十四五規劃」,會中的熱議焦點將包括科技、環保、農業、新基建等重大經濟課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共與美國及其它國家在科技上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中共將提撥巨額研究經費,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增長,目的是減少對高技術進口的依賴。但最具「變中求穩,穩中求進」指標性意義的,是今年中共把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以上,這個數字遠低於外界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