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國安 文章列表
#
中國國安
約 5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軍事
北京觀察》陸罕見發布「國安白皮書」劍指台灣,兩岸政策將更強硬?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12日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北京在執政治理上更多強調「泛國家安全化」,涉及社會維穩、兩岸關係和對外關係等層面,昨日發佈的白皮書,官方稱旨在增進國際社會對大陸國家安全的認知和理解。這也是中共首次對外發佈該類型的白皮書,引發兩岸關注。
田暢
2025-05-13 15: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科技
反制賴17條?北京公布台灣4名「網攻分子」,強調「這件事情」死路一條
日前總統賴清德舉行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指稱中共對我內部進行分化、破壞、顛覆等活動。中國大陸國安部17日上午,公布4名我方資通電軍「網攻分子」的基本資料,包括照片、身分證字號與職稱等,強調「『倚網謀獨』終是死路一條」。
兩岸中心
2025-03-17 10:02
風生活
即時
中國國安部公布「4台灣網軍頭目」個資全公開!資通電軍「1舉動」打臉:指鹿為馬、無端拼湊
中國國家安全部繼去(2024)年9月聲稱對台灣國防部資通電軍3名現役人員立案偵查後,又在今(17)日透過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台灣資通電軍是「台獨分裂勢力的爪牙」,並對中國展開網路攻擊滲透活動,國安部強調已鎖定多名參與策劃、指揮及實施人員的身分訊息,並公布其中4名「資通電軍網路戰聯隊網路環境研析中心」現役人員的照片、姓名等個資,表示已查獲資通電軍在用的數十個網攻平台。
古靜兒
2025-03-17 09:40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一場在中國南方的35人死亡車禍,為何驚動北方的中南海?讓習近平寢食難安?
中國警方周二表示,一名男子駕車衝撞中國南方一座體育中心內的人群,造成3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此事竟然震驚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公開敦促有關部門管控「矛盾糾紛」。
金牛幫幫忙
2024-11-15 12: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共刻正以「國安權」對抗世界各國
2024年8月13日,中共國家安全部對外宣稱:「連續破獲千餘起台灣間諜竊密案」。9月20日,媒體報導指出:「台塑集團乙名臺籍高層管理幹部自9月1日於上海機場入境時,遭海關人員盤查,雖順利入境,惟遭「邊境控制」。台塑集團對外表示:「目前該員身體平安,行動自由,正配合中共官方調查中,台塑也將持續關心並提供必要的協助」。9月23日,中共國家安全部發布1篇標題為:「起底台獨網軍匿名者64」的文章,聲稱鎖定3名國軍資通電軍的幹部進行「立案偵查」。
楊太源
2024-09-26 06:00
新聞
政治
中國國安部控「養駭客攻陸」 資通電軍指揮部澄清:並非事實
中國官媒《央視》及中國國家安全部指控,我國軍「養駭客攻陸」,還公布3名現役軍人的姓名及照片,引起關注。對此,資通電軍今(23)日表示,資通電軍網路戰聯隊負責執行國防資訊及網路安全維護等任務,陸方指控內容並非事實。
羅立邦
2024-09-23 12:20
新聞
政治
兩岸
軍事
科技
懲獨第一槍!中共國安部揭台灣網軍:對台資通電軍3現役軍人立案偵查
中共國安部23日以對中國大陸發動網路攻擊為名,對台灣國防部下屬資通電軍三名現役軍人「立案偵查」,並公布三人姓名與相片。這也是中共今(2024)年6月21日公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後,首批遭中共依據該「意見」立案偵查的國人。
兩岸中心
2024-09-23 09:09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幕後》懲獨過頭?北京揪「雙面人」誤傷友軍,親藍學者登陸也被請進小房間
後疫情時代,兩岸學術交流逐漸恢復昔日熱絡景象,大陸各地涉台研究機構,紛紛舉行主題不一的研討會,邀請台灣學者登陸研商議題。不過,有對話也會有火花,曾經吃過「雙面人」大虧的北京,有意從「交朋友」的多重步伐中,篩選出真正有助於兩岸關係進展的交往對象。近期大陸國安部發布連續破獲千餘起台灣間諜竊密案件的消息,即為一例,在國安的最高前提下,如何對台做到「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成為了中國大陸對台工作的一大難題。
張鈞凱
2024-08-17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政府部分職位進行政治審查 在國外待超過半年不錄取
中國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公開招聘40名勤務輔警,列明曾連續6個月以上在國(境)外留學或工作等,在國(境)外的經歷和政治表現難以考察的,不會獲聘。今年4月國家移民管理局招聘時,有同樣情況者不得報考。
中央社
2024-06-07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所有入境中國者,都會被查手機?中國國安部:這是反華敵對勢力的「造謠抹黑」
中國國安部4月底發布新規,允許執法人員有權「檢查」民眾的電子設備;隨後有媒體消息指出,在新規7月正式上路之前,深圳、上海等地的海關便已提前開始行動,查驗入境者的手機和電腦。不過,中國國安部週二(5月28日)公開反駁此事。
德國之聲
2024-05-28 16:35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520賴清德就職》中國國安部提聯合國2758號決議:批美台勾連大搞「台灣問題國際化」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之際,在北京,中國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20日發文提到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稱美國一些反華勢力妄稱決議「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身份,但是沒有涉及台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中國國安部批這是曲解聯大決議內容,更是美台勾連大搞「台灣問題國際化」鬧劇的罪證。
兩岸中心
2024-05-20 14:37
新聞
國際
兩岸
涉嫌為中國國安部效力 3名德國人被捕
德國檢方21日宣布逮捕3名德國人,他們涉嫌為中國情報機構效力,把可供軍事用途的科技交給中方。
中央社
2024-04-22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國安部活捉英國間諜?北京稱「破獲軍情六處間諜,已遭洩漏多份國家機密」
中國國家安全部周一(1月8日)表示,境外某諮詢機構一位黃姓負責人在2015年被MI6「吸收」與之建立了「情報合作關係」。黃某英方提供機密級國家秘密9份、秘密級國家秘密5份、情報3份,目前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德國之聲
2024-01-09 14: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AI
《紐時》揭秘中國國安部:善用人工智慧、積極從事跨國招募與滲透的CIA勁敵
《紐約時報》根據中國公司的內部文件與國安部的公開文件、包括20多名現任與前任美國官員的採訪,在最近的報導中揭露中方情報人員的最新利器:人工智慧。中國國安部也利用更為廣泛的人才招募(包括美國公民)、更好的培訓、更多的預算以及先進科技,讓中國成為能與美國較勁的經濟與軍事強國。
國際中心
2024-01-02 16:19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國安部大力整治網路謠言 對造謠網紅禁言、封號、建黑名單
中國今年加大力度嚴打「網路謠言」,迄今查處造謠傳謠6300餘人,關停帳號3.4萬個。中國公安部22日宣布,決定將2024年作為「打擊整治網路謠言」專項行動年,對造謠網紅大V禁言、封號,建立黑名單。
中央社
2023-12-22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比利時極右派議員被收買 聽命中國擾亂海外挺台灣會議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國家安全部官員收買一名比利時極右派議員3年多,還要求這位議員擾亂一場有關台灣的會議,這顯示北京如何發動影響力,以塑造有利於中國的政局。
中央社
2023-12-16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解析中國國安新領導階層 美國學者:這經歷成晉升重要條件
隨著中國3月舉行「兩會」後,國安領域的新領導階層也就定位,而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副教授錢喜娜撰文指出,具備國安領域經驗成為中國政治體制中升遷的重要條件,且主要職位均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密切,或在推動習近平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出任。
簡恒宇
2023-12-02 11:0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評
風評:美中緩和、拜習將會?鷹派國安部插一腳添變數
在事前未透露的情況下,中國外交最高負責人王毅和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Sullivan)9月16日至17日在馬爾他舉行了會談。這個會談一方是美國過去三個月續派出高階官員訪華、企圖改善雙邊關係的連串努力之一環;同時也被認為在為兩國領導人拜登(JoeBiden)和習近平的會面鋪路。緊接著,19日拜登在聯合國大會上演說,強調美國致力「去風險」而非要與中國脫鉤,並稱美中必須負責任地管理競爭以防止兩國衝突。
主筆室
2023-09-21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同志中心疑法外因素關閉、清華大學生發彩虹旗被懲處…… 為何中共懼怕LGBTQ+人權?
在2023年5月17日「國際反恐同日」到來2天前,已成立15年的中國LGBTQ+非營利組織「北京同志中心」(北同文化)宣布,「因不可抗力」而終止營運。《外交家》5月30日引述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高級研究員龍大瑞說法稱:「從外部來看,強迫關閉的壓力像是來自法外因素。」
簡恒宇
2023-06-01 16:3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施威全專欄:富察遭禁,要高調抗議還低調救援?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在上海被限制人身自由,家屬和出版社,與部分文化界人士有不同的態度;前者低調,後者有些主張集體高調發聲;近日類似的案子還有,派往大陸的台灣記者疑被限制工作。到底事實如何?中央社報導的內容與當事人所屬媒體的說法不一樣,或許記者當下只是工作不便、駐點時間一到便會回台,或許另有情況。真相難判別。可能本是小波折而已,多說徒增困擾,也或許與當事者希望低調有關。
施威全
2023-04-28 13: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