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威脅 文章列表
#
中國威脅
約 15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日本
話題
新知
日天團「嵐」櫻井翔專訪賴清德!街訪台灣兵役制度,年輕人曝真實心聲
日本天團「嵐」(ARASHI)成員櫻井翔近日前往台灣,專訪總統賴清德、參與賴清德就職週年談話,並在台北街頭訪問年輕人,詢問他們對台灣兵役制度的看法。「嵐」櫻井翔探討台灣兵役制度,台年輕人回應曝光日本電視台規劃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專題「勿使現在變戰前」,5月18日起的一週以「日本周邊有事」為題,探討地區局勢。櫻井翔身為日本電視台新聞節目「news zero......
中央社
2025-05-21 10:33
VIP
國際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文化
大國博弈
兩岸
台海解碼》亞亞案外案!日本媒體激辯「武統陸配」事件,誰壟斷了對台灣強加個人政治欲望的話語權?
網紅陸配「亞亞」(劉振亞),由於被我方政府認定「鼓吹武統」,遭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限期離境,於3月25日晚間搭機離台。當「亞亞事件」逐漸淡出媒體螢光幕時,其衍生出來的效應並未停歇,子彈還在飛。特別是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6名各界人士於3月26日發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指出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受到壓縮,「亞亞事件」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檢視指標。跳脫......
張鈞凱
2025-05-21 09:00
新聞
政治
川普關稅只是前菜?明居正分析「MAGA」關鍵第2隻腳:中國威脅大過他想像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祭出關稅政策希望製造業回流。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有代價卻仍施行,原因在於川普認為中國威脅大於他的想像。
周幸容
2025-04-20 20: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經濟
觀點投書:外有中國威脅,內有非核家園,沒有抗中保台,只有狼狽為奸
最近,中國圍台軍演再次成為新聞焦點,而其中令人注目兩個的演習項目,就是封鎖台灣周邊海域阻擋船隻進出、以及遠程攻擊如天然氣接收站等能源設施,這兩點對台灣的國安威脅可謂極為重大,因為他面對的就是我國能源供應最大軟肋:占比幾乎過半且只能維持一星期的天然氣。
林琬寧
2025-04-17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玉山論壇》立陶宛外交部前次長譴責中俄伊威脅,呼籲「民主國家合作決定未來世界秩序」
第八屆「玉山論壇」今(18)日展開第二天議程,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在午宴致詞時表示,中國對台灣威脅加劇,而中國正深化與威權政權的合作,突顯台灣在區域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必要性與迫切性。立陶宛外交部前政務次長阿頓梅納斯則譴責,來自中國、俄羅斯及伊朗的威權威脅,並強調「唯有民主國家攜手合作,才能決定未來世界秩序的走向」。
王秋燕
2025-03-18 17:48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灣戰略地位降級?郭正亮曝美國第一島鏈布局生變:台灣已跟軍事平衡無關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二度上任,引發全球局勢大洗牌,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亮劍台灣》上表示,台灣引以為豪的第一島鏈位置正在改變,未來恐將著重於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台灣將不再是「島鏈優先」。
傅乙珮
2025-03-14 08: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胡又天專欄:暴論2025中國趨勢─性別戰爭全民化,利己主義光棍化
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我對2025年及之後的中國大陸所作出的第三個預言,性別戰爭會愈演愈烈,導致不婚、不育、去責任化的風氣愈來愈強,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陰霾。這其實也不算預言了,因為已經進行了好幾年。
胡又天
2025-01-12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胡又天專欄:暴論2025中國趨勢─「如學」大興,疊加態裡打太極
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2025年到來了,本節目也到了第三季尾聲,應該要來總結一下。那麼,就來談一個大家應該會有興趣的大題目吧:2025年及之後的中國大陸發展趨勢。
胡又天
2025-01-05 05:45
新聞
政治
「台日關係最佳時代!」日媒專訪駐日代表李逸洋 談中國威脅、台積電
今年9月抵任履新的台灣駐日代表李逸洋,日前接受日媒《產經新聞》專訪,他強調台日關係「處於史上最佳的時代」,並主張共享價值觀的台日與美國等合作,擴大「民主保護傘」,為守護台海和平穩定與國際社會利益的最好方法。
黃信維
2024-11-11 20:3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過度「中國威脅論」?學者:美國認定習近平有野心,更需評估習的能力和限制
對於全球盛行的「中國威脅論」,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劉宗媛10月31日在《外交事務》期刊刊文指出,中國政府近期的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實現短期目標,但難以解決長期問題。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中國,美國政府制定對中策略時,除了評估習近平的野心,更需要現實地評估他的能力與限制。
兩岸中心
2024-11-04 10:45
新聞
政治
繁華街拉過客、選過日本議員 出身中國的李小牧談台、日民主與情感共鳴
廣為台灣人所熟知的「歌舞伎町案內人」李小牧,目前在新宿歌舞伎町經營「湖南菜館」,並積極投身政治運動,也時常關心台灣的民主。過去長期在新宿發展,甚至近期預計在台灣推出新書,同時非常關心台灣民主的他,也一直有關注國際政治經濟議題。目前已經歸化「日本籍」的他提到,對日本人來說,台灣的安危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個公民關心的事。日本與台灣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繫和文化相似性,這讓兩地人民之間有一種自然的共鳴和情感連結。
黃信維
2024-10-24 08: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共軍「遠海長航」結合戰備警巡 國防部批和戰兩手策略:坐實中國威脅論
中共解放軍25日發動「遠海長航」,今(26)日則再次派出大批機艦擾台,國防部痛批,中共一方面藉著軍事威脅,另一方面運用軍事會談,營造和平對話假象,是和戰兩手策略的展現,也坐實「中國威脅論」。
張曜麟
2024-09-26 15:10
新聞
國際
「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德國智庫:應對中國威脅,柏林需要明確立場
德國軍艦睽違22年穿越台灣海峽,柏林外交智庫發布印太安全戰略報告,認為德國正藉此向美中與其區域盟友傳遞「德國不受中國威脅」信號,並建議德國更積極改變過去在台海議題上相對模糊的立場。
中央社
2024-09-22 17: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提升國防預算─面對中國威脅的必要決策
隨著行政院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達到6470億新台幣,占GDP的2.45%,這一舉措無疑展現了台灣政府在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上的決心。總統賴清德肯定了行政團隊的努力,特別強調這筆預算的增幅象徵著台灣面對中國持續威脅下,堅定保衛自身安全的立場。
宮臨冬
2024-09-13 05:3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殺光他們!與「邪惡」為伍的台灣?
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合辦的「凱達格蘭論壇」日前登場,邀請多位國際政要為座上賓。其中一位乃曾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海莉(NikkiHaley),不僅在論壇發表專題演講,痛斥中國與俄羅斯等「威權主義」擴張,還不忘端上「挺台」的「標配」,老調重彈「聯大2758號決議文未提及台灣」。總統賴清德特地接見了海莉及其夫婿,盛讚她是「正義的力量」。
張鈞凱
2024-09-02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政治審查無所不在,誰讓「反中糾察隊」如此囂張?
近日政治廟堂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江湖同樣不平靜。被網友戲稱為「哈綠波特」的YouTuber「波特王」再度出手,指控有「訂閱數幾萬」的網紅被中國大陸「招安」,還刻意留下「吹捧新疆」的「線索」,讓「青鳥」們大舉出動,四處獵殺近期到中國大陸旅遊拍片的網紅,包括「阿翰」、「卡特Kart」、「欸你這週要幹嘛」、「TheDoDoMen嘟嘟人」等YouTuber紛紛「躺槍」,不得不跳出來自清。
主筆室
2024-08-30 07:2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總統別再喊中華民國了,礙虐!
8月23日賴清德總統風塵僕僕前往金門,主持其上任後首度八二三戰役追悼典禮。各家媒體報導,無不放大賴總統在典禮上高喊「捍衛中華民國」,「我們不再反攻大陸,但也不願意受共產黨統治」,同時也不忘強調「中國威脅」。從黃埔百年到八二三66周年,賴總統的講話大同小異,延續的無非是其「1624年史觀」,以及「兩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在他眼裡不過是塊用來「抗中」的盾牌。
張鈞凱
2024-08-26 06:10
VIP
國際
國內
大國博弈
「亞洲滑向戰爭的風險尤為嚴峻!」澳洲學者警告:台海衝突風險已翻倍,卻無防範手段
近年來,中國媒體對統一台灣的呼聲愈加頻繁和激烈,中共軍機擾台活動日益逼近,對台施壓持續升級,令國際社會愈發關注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蔡娪嫣
2024-08-21 19: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台灣有事,日本搞事?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句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卸任後創造出來的政治術語,在台灣社會可說是人人琅琅上口,政治人物將之做為與日本協同「抗中」的動員號召,台灣民眾則把它當作一道保平安的護身符。最近看了一位久居日本的台灣YouTuber節目,他訪問了選擇到熊本工作台積電前員工,受訪對象就說他正是受了「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之鼓舞,因此決定赴日發展。
張鈞凱
2024-07-22 06:10
新聞
國際
國內
AIT處長孫曉雅給台灣的臨別贈言:避免對中國挑釁的驚慌與麻木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Oudkirk)即將屆滿3年任期,她在卸任前建議台灣:別對中國的挑釁措辭和行動驚慌失措,但也別對這些風險麻木。
中央社
2024-06-19 09:1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