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志 文章列表
#
中國志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鄭培凱專文:史景遷縱橫中國,投身歷史文化的虎穴
史景遷的《中國縱橫》是一本光彩耀目的學術雜燴,經過他本人精心的排列組合,把他散在研究學報、文化刊物、為人題寫的序跋論文,以及懷念老師的紀念文章,整合成書。全書分成五個部分:中西文化交流、儒家理論和國家權力、中國的社會歷史、革命中國,以及懷念恩師的教導,可謂包羅萬象。有趣的是,從這本書不但可以窺知史景遷學術研究的方向,還可從中體會他一生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動機與旨趣。
鄭培凱
2023-10-09 07:00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諸葛亮1神發明救下10萬士兵,讓敵軍戰馬全軍覆沒!流傳至今路上隨處可見
三國時代中,蜀國的丞相諸葛亮作為一名軍事家,時常展現出足智多謀的過人長才,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等耳熟能詳的典故,皆是出自他之手,也因此發明不少軍事武器,其中一款專門用於對付騎兵的武器,不僅在蜀、魏兩國戰爭時,順利救下10萬大軍,更被沿用至今。
吳欣蓉
2023-10-07 15:48
風生活
風歷史
職場
世界
文化
赤壁之戰能打贏,最大英雄不是諸葛亮!他戰略戰技超強,卻被誤會了近兩千年
三國時代著名的赤壁大戰中,兩軍對戰,一方是挑戰方的魏軍,魏軍的領軍者A很清楚,當然是大權在握的曹操,他已經連續打了無數場勝仗,志得意滿。這次率領號稱80餘萬大軍,浩浩蕩蕩沿長江南下,想一舉消滅心頭之恨的蜀國劉備與吳國孫權。他「瀟灑臨江,橫槊賦詩」,不可一世,意氣風發。他的C正是漢獻帝,但,他根本不理C,是為史上著名的「子以令諸侯」實例。
商周出版
2023-09-22 09:30
風生活
風歷史
世界
文化
三國時期戰亂不休,為何都沒有異族入侵?專家揭秘背後真相,不是魏蜀吳將帥太強
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是一個極具獨特文化的國家,而其中許多特色都是起源於三國時代,例如紙張普及與使用。日本歷史學家川勝義雄曾將三國時代及魏晉南北朝形容為「華麗的黑暗時代」,因亂世極紛亂,使英雄豪傑得以大顯身手,文化百花齊放。在中國古代,中原邊境常有遊牧民族入侵,但到三國時卻鮮少有異族紛擾的情形,有一說法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太多,但真是如此嗎?對此中國歷史作家邙山野人解答背後真相。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6-16 14:47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不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的人是他!董卓、呂布最害怕的三國名將,卻因一場意外英年早逝
章回小說《三國演義》第五回中,各路諸侯聯軍討伐董卓,在汜水關卻收到敵軍大將華雄的挑戰,數員將領都成了他的刀下亡魂,直到關羽自請出戰,在溫酒還沒變涼之際,就帶著華雄的首級歸來。
邱劭霽
2023-04-29 16:48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關羽原本是個賣棗的平民,為何遇到劉備突然會打仗了?背後3大原因曝光,難怪功夫天下頂尖
《三國演義》是許多人家喻戶曉故事,其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劉備、關羽與張飛的「桃園三結義」,三人也經歷了無數的戰事,成為三國時期的代表人物。不過,現今讀者有沒有想過,在桃園三結義前,關羽及張飛皆不是武將,那為何結盟後,卻如此驍勇善戰呢?關羽的部分,背後推測有三大原因。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4-13 11:35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為何到死都不稱帝?揭秘背後真實原因,其實很有智慧
曹操六十四歲這一年,三十七歲的孫權寫了一封信給他。
高寶
2022-11-21 14:16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三國武將排名第三!他生涯只打過2場重大戰役,驚人戰鬥力完勝關羽、張飛
東漢末年猛將如雲,「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是民間流傳的三國武將排名,呂布、趙雲、關羽、張飛等名將,大家都很熟悉,但只是曹操貼身保鑣的典韋,為什麼能排在第三名,甚至勝過關羽、張飛呢?原來從典韋生前的兩大戰役中,可見他過人的膽識與戰力!
蘇淳閔
2022-07-19 22:35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不甩關羽、張飛反對,為何劉備執意要諸葛亮當軍師?不只是對方聰明,背後還有1關鍵原因
由於曹操在位時從未稱帝,而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按照後世一般的史家道統,漢朝正式滅亡其實應該是落曹丕迫漢獻帝禪位的,建立魏國的公元220年。了解這種情況後,我們就不難發現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其實是很特別的朝代敘事脈絡,其從東漢末期的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各種紛爭說起,中間再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經緯,最後寫到晉武帝滅吳國後,統一全國,建號太康(西元290年)為止。
方格子 Vocus
2022-03-14 19:19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諸葛亮為何不投靠曹操、孫權,而是選擇實力最弱的劉備?揭密背後3大原因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在當代曾被改編成許多動漫、遊戲和戲劇節目而為人所熟知,就連滿清王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都稱其從中學得許多戰爭謀略。
方格子 Vocus
2022-02-15 0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韓戰阻擋毛澤東統一台灣目標 中國老兵:現在打台獨不算「中國人自相殘殺」
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敗逃台灣,就在中共要一舉攻下台灣時,隔年北韓出兵南韓,原本不介入國共內戰的美國,因擔心共產勢力延伸到台灣,派出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避免國共雙方交火,把收復台灣視為最終目標的毛澤東宣布「抗美援朝」,台灣的命運從此改變。香港《南華早報》17日報導,許多當年參與韓戰的中國老兵至今仍然認為,應該解放台灣。
簡恒宇
2020-10-19 07:00
新聞
國內
新課綱三國史被消失!師憂生對歷史失去興趣,全場揭「逆轉真相」
教育部自去年推動108課綱,當時曾因新課綱從「中國史」改為「東亞史」惹議,如今中小學陸續開學,師生相繼拿到新課本,有歷史老師稱中國上古時期及中古時期內容「大縮水」,連國人熟知的三國史都被刪除,有教師擔心如此恐讓學生失去學歷史的興趣,卻有網友直言先前課本教三國「也僅一頁」。
陳煜
2020-09-08 10: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印三國志 莫迪與川普首次見面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對美國進行兩天的訪問,以強化兩國之間似乎正在鬆動的戰略夥伴關係,儘管他們在貿易、巴黎氣候變化協議以及移民問題上存在分歧。有分析認為,美印兩位領導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問題將決定美印關係今後的走向。
美國之音
2017-06-27 19:10
新聞
國際
韓中舉行中國志願軍遺骸交接儀式
韓國國防部表示,韓國和中國星期五(3月20日)上午在仁川國際機場舉行儀式,韓方向中方歸還了68具中國志願軍遺骸。
BBC News 中文
2015-03-20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