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美建交 文章列表
#
中美建交
約 4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一中政策會被推翻?美24議員盼「美台建交」提案曝光!這麼挺台灣其實有更大盤算
美國24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於本(2)月6日提出決議案,要求川普政府正式廢除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並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該提案要求美國總統放棄過時政策,允許雙邊互派大使,並談判簽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
周育信
2025-02-07 13: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林基興觀點:卡特的疑問─兩岸為何不坐下來談?
古希臘神話,主神宙斯送盒子給潘朵拉,叮嚀不可開,潘朵拉不敵好奇心誘惑而偷開,頓時盒中不幸的事物飛往人間,她趕緊蓋上,盒內只剩「希望」。海內外喜歡猜測大陸武統台灣的時間,為何不將力氣花在「希望」兩岸和平呢?一步一腳印,多一分力氣即多近和平一步。
林基興
2025-01-26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他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我們對此高度評價!」卡特在美逝世,中國外交部:深切哀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美國前總統卡特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中方對其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國際中心
2024-12-30 18:41
新聞
國際
歷史
BBC看卡特:一位懷抱「中國情結」的美國總統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於當地時間週日(12月29日)下午在喬治亞州的普萊恩斯(Plains,Georgia)家中逝世,享年100歲。卡特中心(CarterCenter)宣佈了這一消息。
BBC News 中文
2024-12-30 13:30
新聞
國際
歷史
VOA專訪美國前總統卡特,親自解答「為何要與中國建交」
在美中建交四十週年之際,美國之音特約撰稿人格萊塔·范·薩斯特倫2019年1月17日在卡特中心專訪了前總統吉米·卡特。卡特回憶了他當時決心與北京建交的動機並且談到了他對已故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印象。這位前總統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還談到了對當前美中關係及兩國關係未來走向的看法。
美國之音
2024-12-30 11: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聯大2758號決議不涉台」是空話?林孝庭揭美曾數度變卦:台灣只是政治籌碼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在今天成為美、中與兩岸政治博弈的新戰場。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回應,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當時處理的是中國代表權,而非台灣問題;2758號決議案如今成為爭議,就像「台灣地位未定論」一樣,變成美國政府根據自身利益變動時,而出來運用的籌碼。
張鈞凱
2024-12-12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文化
VIP
大國博弈
中美建交竟因「台灣問題」才跨過坎 沈志華談東亞風雲:六四之後「這個國家」解救了北京
朝鮮半島風雲再起?路透社日前報導,川普(DonaldTrump)團隊有意尋求與金正恩直接對話。東亞地緣局勢一直深受中美關係變化所左右,中國大陸冷戰史權威沈志華指出,中美關係從緩和走向建交,最後一道坎是談定了台灣問題;而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中國受到許多國家制裁,唯獨得到南韓力挺,不只替北京在國際穿梭遊說,還強化了兩國的經濟關係。
張鈞凱
2024-11-29 14:52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紀念台灣自救宣言,賴總統的醉翁之意
賴清德總統9月12日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致詞時強調這項運動還未停止,「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這段說法引來北京方面強烈的反彈,國台辦痛批賴「鼓吹『台灣人民自救』,暴露謀『獨』險惡用心。」兩岸統獨政治對立再掀波瀾。
張鈞凱
2024-09-16 06: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季辛吉紀實》1994年季辛吉出新書 大談如何和毛澤東、周恩來「秘密外交」
在11月29日辭世的季辛吉(HenryKissinger),這位少數被北京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的美國人,卻可說是少數在台灣被藍綠共同討厭的美國人。
凌北望
2023-12-02 09:10
新聞
國際
歷史
美國史上最惡雙面諜:為錢叛國、害死蘇聯少將臥底!FBI前探員羅伯特・漢森在獄中死亡
美國史上最惡名昭彰的FBI雙面諜羅伯特・漢森,2002年被判處終身監禁。美國聯邦監獄局表示,這位現年79歲的叛國者,5日一早被發現死在科羅拉多州的牢房裡,但未說明死因。
李忠謙
2023-06-06 15:08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中國統一台灣令人毛骨悚然!」二十大前夕談台海危機 經濟學人:民主台灣讓美國不能不挺
「台灣戰爭將是一場災難。中國對於統一的執念讓通往和平的無痛選擇日益減少。70多年來,台灣的命運一直是亞洲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自由主義的政治秩序也岌岌可危。」
李忠謙
2022-10-13 03:30
國際
兩岸
裴洛西訪台有讓美國選民更知道台灣嗎? 美國民調:這個方案竟是嚇阻中國攻台首選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團訪問台灣,加上中國之後在台灣周邊進行實彈軍演進行報復,使得台灣的國際曝光度竄升。美國民調機構「晨間諮詢」10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認為台灣與美國結盟的美國選民增至57%,而能在地圖上指出台灣位置的美國選民約占34%,與能指出烏克蘭位置的比例相同。
簡恒宇
2022-08-11 22:0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李忠謙專欄:美軍撤出阿富汗之後,美國協防台灣的「戰略模糊」立場變了嗎?從拜登20年前的一篇華郵投書談起
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決策,讓阿富汗政府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神學士在喀布爾宣布「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復辟,讓美國過去20年在這個中亞國家的經營與努力化為烏有,也讓其他需要美軍協防的國家有所疑懼。在飽受政敵批評之際,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媒體專訪中談到阿富汗的情況與台灣、南韓、北約存在根本差異,拜登強調美國與北約結下《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集體防衛)的神聖承諾,有任何敵人入侵北約盟邦,美軍勢必有所回應,日本、南韓與台灣的情況也是一樣。
李忠謙
2021-08-23 14:10
新聞
政治
台美斷交因國民黨獨裁又不受歡迎?趙少康嗆美國:現在就跟中共斷交
美國國會關係前助理國務卿的阿特伍德(J.BrianAtwood)日前投書媒體《TheHill》投書,提到台美斷交的背景除了中國崛起、美國欲借之對抗蘇聯共產政權外,國民黨獨裁不受歡迎也是其中一項因素。對此,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反嗆,台灣現在這麼好,美國不就應該跟中華民國復交、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再立個《中國PRC關係法》,嗆阿特伍德大可不必為美國的戰略考量擦脂抹粉。
郭怜妤
2021-04-18 16:48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馬英九與呂秀蓮的哈佛老師,關注中國長達六十年 孔傑榮:習近平正播下反對他的種子
年逾九旬的美國著名中國法律專家孔傑榮(JeromeCohen)教授,一生三分之二時間專注於中國,幫助中國建立與世界接軌的法律體系,也嚴厲批評中國政府對人權的侵犯。他對中國至今未能實現法治反而進入專制獨裁痛心疾首,不過孔傑榮說,習近平正在播下反對他的種子,習獨裁終會像毛獨裁一樣成為過去。
美國之音
2021-02-23 10:11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深入報導》AIT與台灣總統們的恩怨情仇
美國在台協會(AIT)在台灣逾四十年,過去對多數台灣民眾而言,它只是個要赴美國得去辦簽證的「美國衙門」;近幾年來它主動出擊,與一般民眾互動增多。從二○一九年AIT在台四十周年活動,到二○年美豬進口議題,AIT能見度大增。
顧爾德
2021-01-01 09: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蘇曉康專文:台美復交是引信,戰幔必開?
國民黨日前提出兩項決議案,要求美國軍援以對付中國武力犯台,以及台美復交,輿論稱「前所未有」,雖然江啟臣此舉,被譏為「對內意義大於對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但是在龐畢吸引人剛剛赴東京組建「印太聯盟」的架構下,國民黨為防止被邊緣化而出此計,實有其始料未及的深遠戰略意義。
蘇曉康
2020-10-16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國台灣」會不會是「十月驚奇」的主角?
隨著美國大選投票日逼近,國際媒體正繞著「十月驚奇」主題七嘴八舌,「十月驚奇」白話說,就是為勝選作弊搞事。在若干搞事議題裡,美國之音(VOA)選擇了中國議題進行分析,台媒則集中關注中國議題裡的台海危機。
雁默
2020-09-27 05:30
新聞
國際
「美國跟誰交朋友,不需要中共同意!」美眾議員提案美台建交、終止「一中幻想」:台灣就是自由民主的獨立國家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帝芬尼(TomTiffany)17日正式提案,要求美國恢復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停止過時且適得其反的「一個中國」政策,肯認台灣就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獨立國家。蒂芬尼也在這份決議案中要求行政部門,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啟動與美台自由貿易協定的雙邊談判。這是美國國會議員力挺台灣的最新行動,不過帝芬尼所提出的共同決議案(ConcurrentResolution)僅須國會兩院通過、無須總統簽名生效,對於政府部門也不具拘束力。
李忠謙
2020-09-18 11:18
風影音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李忠謙專欄:半世紀來「最友台首相」辭職,日本還會繼續跟台灣麻吉嗎?從安倍家「一門三相」與台灣的交情談起
日本正當多事之秋,安倍晉三日前卻因病宣布辭職,原本明年才會啟動的「後安倍時代」於是提前到來,下一任日本首相也將在14日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後誕生。由於自民黨多個重要派閥領袖已表態支持官房長官菅義偉,不少分析認為他幾乎可以篤定勝出。作為安倍的老搭檔,「菅義偉內閣」如果真的成立,安倍時代的諸多政策應該不會出現大幅調整。不過對台灣來說最重視的「台日關係」,在「後安倍時代」是否還能保持原先的熱烈互動,也引發不少討論。
李忠謙
2020-09-07 06: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