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二氧化碳 文章列表
#
二氧化碳
約 1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我們是宇宙中的唯一生命嗎?劍橋科學團隊在太陽系外發現「生物活動線索」:甲烷、二氧化碳、二甲基硫
雖然人類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但實際上,人類迄今尚未對「生命」本身有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
德國之聲
2025-04-21 12:07
財經
風書房
地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人口?石油開採到何時會完全枯竭?科學家分析人類成長的極限
假如人類曾經善用智慧和機會,或許未來的世界就不會像以往那麼糟。⋯⋯但我們對未來仍然可以有合理又務實的期盼。—奧雷利歐.沛希,1981年
臉譜出版
2025-02-02 07:40
新聞
政治
「促進通風減少二氧化碳濃度可降低病毒散播」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之初,各界都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但次年美國等先進國家就發現,新冠肺炎病毒也可透過空氣傳染,傳染範圍也超過疫情流行之初估算的1、2公尺。台大醫院及台大公衛學院團隊以幼兒園為對象,以物聯網技術進行連續空氣品質監測,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的的病毒傳播風險,並提出教室應加裝空氣機等具體改善方案,以提升幼兒園室內環境健康。相關研究已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Air》。
黃天如
2024-12-12 16:32
風生活
新知
環境
農業碳權是什麼?如何將土壤碳匯轉為碳權?農民地主申請碳權「5步驟」一次看
六月,伴隨著異常悶熱的高溫、強降雨,黃仁勳旋風橫掃全台,所到之處受到社會各界熱烈歡迎,連國家提出的「雙軸轉型」口號也悄然換成「AI淨零轉型」,大街小巷人人都想擠進AI產業。
綠學院
2024-11-20 18:27
新聞
國際
為了「淨零排放」,英國拿出真金白銀:提撥重資逾9000億,發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
英國政府4日表示,將於25年內提供高達217億英鎊(約新台幣9131億)資金,在英格蘭北部發展碳捕集與封存(CCS)和氫能技術。
中央社
2024-10-04 14:49
新聞
國際
將二氧化碳永遠封存在海底!挪威創全球「商業儲存」首例,將碳排封存北海深處
挪威26日啟用通往一個巨大海底二氧化碳儲存庫的閘門,這是啟動這項設施的關鍵一步。營運商表示,這將是全球首個提供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的商業服務。
中央社
2024-09-30 13:50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能省就省!中國地方政府發公告「準備過緊日子」 公務車想換新「只能選這一種」
中國地方政府近期面臨巨大財政壓力,全國多地相繼發布了黨政機關「過緊日子」的要求。除了要求延長公務車的使用年限與里程外,還明確規定更新公務車時需選用更節能的新能源汽車,或者設定新能源汽車的配備比例。
蔡華洲
2024-09-11 12:51
新聞
政治
國內
彰濱離岸風電工地驚傳二氧化碳外洩 14人送醫、其中3人無呼吸心跳
彰濱工業區鹿港區1處離岸風電工地今天上午發生工安意外,消防局指出,工地內二氧化碳鋼瓶氣體外洩,造成多名工人昏迷,已有10人送醫,3人狀況危急,消防隊員仍在處理中。截至上午,傳出已有共計14人送醫。
中央社
2024-08-20 12:07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二氧化碳增1倍,暖化程度只會增2%!真正的溫室氣體是水蒸氣,減碳反而對生態不好
全球暖化的問題重點在於二氧化碳嗎?「錯!」伍德說。
時報出版
2024-08-02 12:40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商業
即時
「二氧化碳合成奶油」好吃還能拯救世界!連比爾蓋茲都看上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畜牧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為全球溫室效應的重要負面推手之一,同時聯合國也在此前頒布了2030年碳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43%的目標,如何減少碳排放甚至是回收二氧化碳成為各國重點課題。
蔡華洲
2024-07-31 17:32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即時
把二氧化碳變石頭?全新「碳封存技術」10個月完成大自然數十年效果 微軟、亞馬遜搶投資
碳消除新創公司「44.01」近期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其主要開發技術為將二氧化碳經由岩層人工礦化後,封存於地表下,達成碳消除的成效。該公司近期已完成3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募集,主要投資者包含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風險投資部門。
蔡華洲
2024-07-29 1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支持碳循環經濟創造減碳商機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挑戰,使各國日益關注減碳議題,而碳循環經濟已被視為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其中的關鍵在於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傳統經濟活動中,難以避免使用化石燃料或碳原料製造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的概念就是將原本要排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捕捉,並將捕捉的二氧化碳轉化成具有再利用價值的物質,除可降低碳排至大氣中,透過碳高值化再利用方式,同時為減碳開闢新商機。
Bryant
2024-06-01 05:30
財經
「把二氧化碳封起來就好,哪有這麼簡單!」氣候專家示警:碳封存絕對不夠
儘管目前已在測試量能增為10倍的新技術,氣候專家仍表示從大氣中捕捉二氧化碳並將其封存在地下的科技「聽起來好到難以置信,但哪有那麼好的事」。
中央社
2024-05-15 1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我國工程推動減碳的決心為何?
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UNEP)和全球建築績效網絡(GlobalAllianceforBuildingsandConstruction,GlobalABC)的報告,建築和建築運營(包括加熱、冷卻和照明等)合計貢獻了全球大約40%的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這個數字強調了減少建築產業碳排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建築產業被視為實現減排目標的關鍵領域之一。
謝彥安
2024-03-17 05:30
風生活
理財
環境
森林碳權如何計算?真的有減碳效益?一文看懂森林碳權價值,多數人都搞不清楚
過去這段時間整個社會非常忙碌,一下子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一下子關注誰當了立法院長,接著又忙過年,元宵節還要去平溪放天燈,誰管什麼碳中和。倒是綠學院統計了去年(2023)來詢問的客人後發現,有很高比例的人都是來問森林碳權是如何計算的、有減碳效益嗎,看來碳中和並不是沒人管,只是人們同時做很多事情而已。
綠學院
2024-02-29 16:14
風生活
財經
商業
經濟
為什麼澳洲人均碳排領先全世界,但是很難把數字降下來?
路透社專欄作家馬奎爾指出,雖然減少化石燃料使用搭配大力使用清潔能源,讓澳洲電業的碳排在2023年降至21世紀以來新低,但大賣化石燃料讓澳洲的全球碳足跡居高不下。
中央社
2024-02-06 16:20
財經
科技
商業
台泥綠能布局再進一步!攜手德商開發碳捕獲新技術,目標2030年每年捕獲10萬噸
台泥綠能布局又有新進展,攜手德國知名蒂森克虜伯工業集團旗下子公司tkPOL簽訂碳捕獲項目合作意向書(MOU),將以花蓮和平廠一號窯做為碳捕獲技術場域,共同開發第三代純氧燃燒製程與技術,透過水泥煅燒過程加入純氧,使製程中捕獲的二氧化碳濃度提升至90%以上,並且降低碳捕獲過程中所需能源,預計2026年完工,目標將於2030年前掌握商轉核心技術,二氧化碳捕獲量達每年10萬噸。
林彥呈
2024-02-01 17:15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環境
為何不想算產品碳足跡?揭發理工人不想說的事
最近我們開了一門證照班《ISO14067服務與產品碳足跡查證:主任查證員課程》,上完課全班只要是理工人或依賴左腦邏輯思維的會員,都不約而同表示計算組織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這套方法學是有問題的邏輯,打著科學量化的名號,實則一點也不精準。
綠學院
2023-12-13 17:34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商業
碳交所22日啟動首批碳權交易!每噸訂價5美元起跳,預估15至20家公司完成交易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
中央社
2023-12-08 14:30
新聞
國際
COP28一次看懂:增加再生能源、核電復興、甲烷減排,各國迄今承諾了什麼?
正在杜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8),各國政府紛紛做出重要承諾,以強化清潔能源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蔡娪嫣
2023-12-03 15:08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