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人權館 文章列表
#
人權館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流麻溝十五號重現女政治犯故事!政治受難者是隔70年回首:活下來真很不容易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重現台灣女性政治受難者真實故事。劇組週末到學校分享,導演周美玲透露有演員拍到一半才知道奶奶是政治受難者,過70年看到故事搬上大銀幕才敢說出口。
中央社
2022-11-03 22:37
新聞
政治
歷史
國際慰安婦日》婦援會盼軍事性奴事件納入台灣史、成立國家性別人權館
8月14日是國際慰安婦日,婦女救援基金會舉辦「超越時空的傷痛不被遺忘的真相」記者會,並提出3大訴求。婦援會表示,政府應將「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納入台灣歷史,收錄至教材與書籍中、積極在國高中、社區中推廣、成立國家級性別人權館。
蔡佩珈
2021-08-14 18:08
新聞
政治
國內
「請你跟我走一趟」 人權館盼藝術家建立媒介談不義遺址
國家人權博物館去年推出「不義遺址視覺標誌與紀念物示範設計展暨巡迴展」受到廣泛迴響,今年再以「請你跟我走一趟」為題推出推廣企劃示範展,甄選12組創作者摸索與社會溝通的可能性,今(17)日舉行展覽開幕典禮以及頒獎,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特別強調,期許這些作品未來能夠建立溝通的媒介,也希望透過藝術介入的方式來轉化為公共記憶。
蘇曉凡
2020-01-18 08:4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國家人權館導覽組專訪下篇》學生問「為什麼保留不好的記憶?」、帶陸客團能不能說「匪諜」?當訪客給他們帶來衝擊…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六都春秋》執行編輯林艾本次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5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林艾
2019-06-18 13:35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國家人權館導覽組專訪上篇》仍在對故事感到不捨中摸索 當「菜鳥」導覽員偶然遇上了受難者家屬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六都春秋電子報》執行編輯林艾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5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林艾
2019-06-16 09:2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91歲的納粹大屠殺倖存者來到台灣 荷蘭老奶奶施維雅曾與《安妮日記》作者同學!
高齡91歲、來自荷蘭的納粹大屠殺倖存者施維雅(SylviavanPraag)老奶奶,10日來到婦女救援基金會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參觀「安妮與阿嬤相遇」特展,而她就和展覽的主角安妮.法蘭克一樣,都是二戰時期遭到德國納粹迫害的猶太人。更巧的是,施維雅小時候還和安妮念過同一所學校。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9-02-10 15:00
新聞
國內
「阿嬤家」與人權館攜手簽約 婦援會:代表慰安婦成國家層級議題
婦女救援基金會(婦援會)附設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30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婦援會認為,這次簽署代表「慰安婦」議題是一個國家層級的女性人權議題,希望能消除偏見與歧視,為人權教育共同努力。
吳秉蕙
2018-10-31 18:56
新聞
國內
安妮與阿嬤相遇 婦援會盼加強推廣青少年人權教育
為加強推廣人權教育,婦女救援基金會今(7)日宣布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跟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合作展出「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特展,未來將推出為國高中生設計的青少年團體參訪方案。
趙宥寧
2018-09-07 20:06
新聞
國內
藝文
荷蘭「安妮之家」首度來台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記憶猶太大屠殺是為了記憶對人權的迫害
荷蘭「安妮之家」首度來台,與婦女救援基金會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跨國合作推出「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特展,今(6)日舉行開展記者會,包括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副代表范安治(AndréVerkade)、德國在台協會處長歐博哲(MartinEberts)、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吳淑英等人都親自出席。
朱冠諭
2018-07-07 16:15
風生活
【阿嬤的故事】被日本人騙到戰場上當慰安婦,每天接客超過12小時…蓮花阿嬤的故事令人超心碎
我出生在台北汐止,家中有祖父母、父母和七個姐妹。我在出生四個多月被送往陳姓人家中做養女。七歲那年,我進入公學校,每天用布巾包著書本,打著赤腳,走很長一段路上學,因為家貧,也因為學習成績不佳,才念二年,我就輟學在家幫忙做事。1944年,我十九歲,在南港一家草繩工廠裡做女工,用手工揉草繩,收入雖低,總還是可以貼補家用。
婦女救援基金會
2018-06-04 10:29
風生活
【阿嬤的故事】被騙到營區當慰安婦,被迫每天接客20多個軍人…大桃阿嬤的血淚故事
大桃阿嬤-黃阿桃(1923年-2011年)──第一位公開控訴的倖存者。和所有阿嬤一樣,我們最初認識的阿桃阿嬤,有是害怕曝光羞於見人,但她卻是第一位挺身而出、公開露面代表台籍慰安婦面對國際媒體、向日本政府要求國家賠償和正式道歉的勇者。
婦女救援基金會
2018-05-29 15:04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台灣是亞洲第一個以國家之力在威權遺址上建立人權館的 鄭麗君:展示反省歷史的勇氣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7)在綠島園區舉行揭牌儀式,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時拋出5項工作,待人權館成立後,將配合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推動包括復原綠島及景美園區、串聯不義遺址、成立典藏嚴重檔案中心、協助推動人權教育以及人權國際交流等。
周思宇
2018-05-17 12:12
新聞
國內
「阿嬤家」開館周年》婦援會:慰安婦議題是團結國家的力量,不是分裂國家的工具
全台灣第一座唯一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22日舉行開館周年茶會,文化部長鄭麗君、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副司長曹翠英、蓮花阿嬤和秀妹阿嬤的家屬、多位NGO夥伴,以及一路支持「阿嬤家」的友人皆應邀出席。
風傳媒報導
2017-12-23 20: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慰安婦議題是超越黨派的人權價值」阿嬤家成立周年 鄭麗君:很敬佩這些阿嬤們的勇氣
全台灣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屆滿一周年,今(22)天舉行開館周年茶會,館方也集結5位慰安婦阿嬤的藝術創作編撰詩文新書《勇士與彩虹》,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致詞時表示,「阿嬤家」是一個重要的人權教育基地,而慰安婦議題所展現的,正是超越黨派的人權價值。
陳子萱
2017-12-22 19:40
新聞
國內
「台灣關心慰安婦議題遠不如韓國」台高中生訪韓後對教科書提出建議
為了讓學生對慰安婦議題有更深的認識,婦援會和「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韓國、台灣國際青少年大會,徵選十五名來自全台各地的高中生到韓國實際參訪,深入了解在地歷史文化與性別人權議題。15位台灣學生代表歷經這次人權之旅的洗禮後,共同修擬了一篇決議文,當中提到由於台灣在「慰安婦」議題的推廣上遠不如韓國,未來大家要透過在學校舉辦演講、製作宣傳短片等方式影響其他同學一起來關心「慰安婦」議題。
朱冠諭
2017-08-28 22:00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家人權館成立倒數 東吳大學教授陳俊宏接籌備處主任
文化部27日宣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將由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陳俊宏接任,原籌備處主任王逸群則調任為國立台灣博物館副館長。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日前已於行政院會通過,人權館將加速進入正式成立階段,陳俊宏長年投身人權研究與人權教育工作,無論在學術或實務層面,都有深厚的經驗,相信他在接任籌備處主任後,將能為人權館灌注專業能量,加速推動人權館步入下一階段的正式成立工作。
沈孟儒
2017-07-27 22:17
新聞
政治
國內
藝文
戰火下的女性悲歌 2017國際慰安婦人權影展即起售票
每年8月14日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婦女救援基金會成立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將舉辦2017國際慰安婦人權影展,挑選由台灣、韓國、中國、加拿大等不同國家導演,所拍攝的4部慰安婦紀錄片和劇情片,讓台灣觀眾透過影像,瞭解她們最真實的生命故事。
謝珮琪
2017-07-25 1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因為他才順利重建白色恐怖不義遺址,國家人權館追思受難者陳孟和
19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陳孟和於106年1月24日辭世,在辭世屆滿百日之際,人權館特別規劃舉辦陳孟和前輩追思紀念會,感念陳孟和這些年為重建白色恐怖歷史,無私無悔的付出。
風傳媒
2017-04-22 22:06
新聞
國內
走過25年 「阿嬤家」誓以慰安婦精神展現「女力」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是由婦女救援基金會獨立募資經營,在去(2016)年12月10日開幕,試營運3個月後選在2017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全面開館。婦援會執行長暨阿嬤家館長康淑華表示,「阿嬤家」除保存、展出「慰安婦」人權運動的史料,並推動「當代女力發展計畫」成為婦女創業的交流平台。
李泰誼
2017-03-08 19:20
新聞
國內
「面對歷史 化解對立」台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 世界人權日開幕
歷經十多年的努力,全台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結合女性培力與反性別暴力的社會教育基地「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AmaMuseum),終於在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這天正式開幕,館中完整紀錄下阿嬤們從慰安婦受害者,蛻變為女權行動者的歷程。婦援會並表示,雖然無法遺忘戰爭帶來的傷痛,但面對歷史,才能真正化解對立。
林鄭馨
2016-12-11 13:3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