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文章列表
#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香港反送中展覽台南場 慘遭不明人士砸雞蛋恐嚇
香港邊城青年籌劃的「穿石Surmount台南篇/香港騷動年代—抗志」展覽,從9月起在台南展出,不料,竟然也遭到刻意破壞。香港邊城青年今(6)日在臉書發表聲明表示,譴責此惡意破壞及恐嚇的行為,案件現已報警交由台灣警方處理。
黃信維
2020-12-06 15:49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香港國安法》生效,台灣面臨威脅!紐約時報:中國正在加強台灣人無助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試圖說服台灣人民,統一是歷史的必然,他不時投以經濟利誘,同時警告保留攻打台灣選項,任何台獨行動都將導致局勢升級。現在《香港國安法》通過,習近平承諾可在「一國兩制」下實現自治的承諾顯得更加空洞,《紐約時報》指出這引起擔憂,中國恐怕將採取更大規模行動,使台灣也置於其控制之下。
蔡娪嫣
2020-07-02 16: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今日台灣、明日香港」?蔡英文高票贏得連任後,台灣會多幫香港一點嗎
台灣2020年總統選舉與立法委員選舉中蔡英文以超過817萬票成功連任,創台灣總統選舉史上最高得票數,分析認為「香港牌」成為蔡英文獲勝的成功因素之一,香港民主派表示希望台灣能更具體幫助香港。
BBC News 中文
2020-01-14 20: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向絕境中的香港人傳達希望
看到十一月香港街頭抗爭,很難會認為這場延續到冬天的「香港之夏」有和平落幕的機會。這已非一場偶發失控的街頭抗議,而是一場城市戰爭,愈來愈多香港市民上街與日趨殘暴的警方開戰。
新新聞
2019-11-20 15: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不可將台港做比擬」,徐國勇說了句大真話
香港情勢日趨緊張,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依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了《禁止蒙面規例》並於10月5日0時起生效。有論者對此舉大加撻伐,稱其為「戒嚴」云云,但其實臺灣的《集會遊行法》的第14條第6款,也對「關於妨害身分辨識之化裝事項」有所限制,甚至徐國勇在反年改抗爭的時候,面對群眾帶面具的作為,更曾公開指出「依法人民集會是不能戴面具、不得裝扮讓人認不出來」。
呂謦煒
2019-10-08 06:00
評論
國際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加藤嘉一專欄》美國可以讓香港再次偉大?
九月八日,星期日。抗議隊伍舉著美國國旗,沿著位於中環花園道的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遊行。他們集體喊著「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為自由而戰、站在香港這邊」,並呼籲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KongHumanRightsandDemocracyAct),請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讓香港再次偉大」。
新新聞
2019-09-22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米果專欄:可惜了!正常倫
深夜臉書動態,突然被朱立倫洗版了。以高舉「奪回香港」黃底黑字海報的反送中抗爭遊行影像為底圖,加上明顯的大字寫著:「我希望『今日台灣』不只成為『明日香港』,更能成為『明日中國』」,圖片右下角還附上朱立倫的親筆簽名圖檔。
新新聞
2019-09-15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反送中》數萬人赴美國駐港領事館,舉星條旗籲制裁香港官員:中共現在最害怕的是美國!
8日,香港中區遮打花園舉行「香港人權與民主祈禱會」。集會剛開始,人潮已幾乎站滿整個遮打花園。大會提前在2時許起步,遊行至下亞厘畢道及花園道交界停下,目的地是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部分人高舉寫著「FreeHongKong」的標語和美國國旗,亦有集會人士留在遮打花園祈禱、唱詩歌。
自由亞洲電台
2019-09-09 11:1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一圖財經》收入明明比較低,為何越來越多香港人搬來台灣?四大原因,讓他們認真想移民!
編按:來自香港的BusinessDigest,是一個發掘品牌故事及大中華區商業資訊的平台,該公司專注搜羅刺激有趣的商業故事,並提供獨到分析。有鑑於香港民眾對台灣生活興趣日益高漲,《風傳媒》特別邀請BusinessDigest分享:香港人為何熱衷移民台灣?以下為全文轉載。
Business Digest
2019-08-01 08:42
新聞
國際
兩岸
反送中運動下一步怎麼走?《美聯社》:若香港挑戰北京紅線, 恐上演「港版天安門」事件!
因爲香港政府企圖修訂《逃犯條例》而爆發的「反送中」運動從6月延燒到7月,至今還沒有熄火跡象。《美聯社》大中華區新聞總監森次(KenMoritsugu)分析,雖然中國政府不想明目張膽的介入反送中運動,但如果情況越演越烈,直接挑戰北京當局紅線,中國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管,儘管沒有人希望看到中國解放軍出動鎮壓,但森次認為,倘若衝突進一步激化,恐怕真的會出現「港版天安門事件」。
邱舒恬
2019-07-23 18: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迷思
香港「反送中」運動演變至今,利益攸關的三方都是輸家。首先,中共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對臺灣產生了錯誤的示範作用。外媒認為,中共對待香港的態度,對擁有健全民主制度、多元新聞媒體和活躍公民社會的臺灣未來至關重要。中共顯然已違反當初對香港的承諾。其次,港府誤判形勢,對抗議民眾的訴求避重就輕,治理香港的能力受到質疑;最後,香港的經濟大受影響,美國及國際社會可能取消給香港不同於中國大陸之特殊待遇,而中共也將以嚴控在港外國利益代表方,做為報復。
趙春山
2019-06-23 06:20
新聞
政治
兩岸
「香港和台灣不一樣」孫大千: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不是腦壞就是心壞
香港反送中事件近日引發國際關注,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已宣布暫緩修法,公民團體仍堅持港府須撤回《逃犯條例》,港台兩地今(16)日也將持續抗爭行動。而對於不少台灣網友發文關心這起事件,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今天在臉書指稱,「鬼扯什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人,不是腦袋壞了,就是心壞了。」
朱冠諭
2019-06-16 12:46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吳東霖
2019-06-15 06:00
新聞
兩岸
BBC:從香港立法會選舉再看「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台灣太陽花運動時廣為流傳的口號之一。在香港立法會選舉期間,台灣民主化歷程多次被提及,也有台灣學運領袖為候選人助選。香港和台灣公民社會在面對共同的「中國因素」之下,交流越來越密切。
劉子維 BBC中文網記者
2016-09-08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