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併校 文章列表
#
併校
約 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高雄
我獨自升旗!高雄1學校去年新生掛零,百年歷史拚轉型「難逃併校命運」
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校園,高雄六龜區的新威國小去年新生掛零,只剩5班級,全校共29名學生,因人數不足40人面臨併校問題。教育局表示少於40人的學校將會展開3年輔導期,六龜區新威國小將成美濃區廣興國小分校。
龔渝婷
2025-04-30 16:36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高雄
2所國立知名大學要併了!超過7成學生不甘願「全因這些事」…唯一談妥的竟然只有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高雄大學近期研議併校事宜,引發兩校學生激烈反應。根據雙方學生會27日共同公布的意見調查結果,兩校學生對於合校態度分歧明顯——中山大學有近77%學生表示反對,高雄大學則有超過86%學生表態支持。不過,兩校學生對於合併後的校名選擇,則不約而同傾向保留「國立中山大學」。
張啟敏
2025-03-28 15:25
風生活
教育
高雄
台灣2國立大學擬併校!頂大學生反彈:影響學歷信譽,合併後首選校名曝光
受少子化影響,國內許多大學為生存陸續傳出併校計畫,近日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合併議題再度引起關注。對此,兩校學生會日前舉辦全校投票,並公布結果,中山大學有76.9%的學生反對併校,高雄大學則有86.1%支持併校,因此兩校學生會也藉此提出3點呼籲,期盼合校議題能理性討論,尊重學生間不同立場,避免衝突發生。此外,雙方對於合併後的校名也有初步共識。
吳欣蓉
2025-03-28 12:33
風生活
教育
台灣2所老牌大學有望合併!這間45年頂尖大學證實了,後續規劃曝光
國立中山大學昨(19)日邀請國立高雄大學校長、副校長及其他一級主管,進行關於合校議題的交流。中山大學指出,學校行政會議已於3月5日通過支持探討與高雄大學合校的可能性,但是否合校仍需兩校進一步討論。
中央社
2025-03-20 11:13
風生活
即時
「創校35年」慈科大將與慈濟大學合併!花蓮還有科大可以讀嗎?學校這樣說
花蓮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獲教育部同意,將於8月1日合併為「慈濟大學」,慈科大也將更名為「建國校區」。未料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大漢技術學院也於2月提交停辦計畫草案,各界好奇花蓮113學年是否還有科大可以就讀,對此慈科大也回應了。
柯家媛
2024-07-31 17:49
風生活
國內
教育
台南
台灣4所學校確定8月退場!學生剩不到50人,創校100年也撐不住熄燈了
受台灣少子化問題衝擊,學生不到百人的小校越來越多,面臨退場危機,而台南市就有4所國小分校將在113學年度停辦,包括北門國小玉湖分校、六甲國小湖東分校、龍崎國小龍船分校、西港區後營國小金砂分校,另外南化區西埔國小明年也將停辦,併入南化國小。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6-23 11:40
風生活
不敵少子化!全台11大專院校停辦,新北這間58年老校撐不住了
台灣生育率低,許多學校接連停招,從國小到大專院校都受到衝擊,其中大專院校更有多達11間因少子化關門。全台第一間因少子化退場的大專院校為苗栗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由校方自行宣布107學年度起停招。後續從2021年起,關門的大專院校數逐年上升。根據維基百科報導,共有20餘所大專院校因為多元的原因退場,其中有11間因少子化關門。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4-04 11: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私校轉型之路─為何亞洲大學逐年整併校系?
近期亞洲大學研擬將外文系併入幼教系,此舉引起輿論譁然。這次「整併」與「停招」的討論,不僅關係到科系的未來和教學資源分配,更涉及了在籍學生的畢業資格及未來就業方向。
賴宥澄
2024-01-15 06:00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陽明交大「獨厚明星學校」?竹女校友拒當「陽交附女」急連署:望母校三思!
台灣不少學校近年來都開始進行整併,以妥善投入資源、培育人才。陽明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近期更分別邀請新竹女中及新竹高中成為附屬高中,其中,新竹女中已在6月30日校務會議同意改隸,教育部也表示尊重學校合併規劃。不過,有多位竹女校友發起連署拒絕併校,更指新竹各所高中需要的是「資源均質化」,而非獨厚明星學校。
朱斐青
2023-07-28 11:33
風生活
國內
首例公立併私立!華夏科大、台科大併校結果將出爐,教師轉任保障條件曝光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許多學校面臨招生困境,而走向併校一途。華夏科大推動與台科大整併案,計畫書已送教育部審議,結果最快於5月出爐,華夏科大預計於112學年停招,115學年停辦。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5-10 20:55
即時
風生活
教育
卸下47年女校招牌!達人女中今年8月首招男生 北市私立純女校「僅存2所」
受到少子化影響,台灣不少學校都面臨招生困難,紛紛傳出裁併或停辦等規劃。台北市知名私立明星女中達人女子高中,創校逾40年,仍不敵少子化衝擊,宣布將於112學年度國中部開始招收男學生,同時更名為「臺北市私立達人高級中學」,又一純女校走入歷史。
朱斐青
2023-04-25 21:53
風生活
教育
公私併首例!台科大、華夏科大重啟併校,大學將再少一所
台科大、華夏科大重啟併校,全國私校工會今天說,現行法令未允許「公私併」,在保障華夏科大師生權益前提下,樂觀其成,肯定勇於嘗試突破法令限制,若順利有望成公私併典範。
中央社
2023-03-06 23:29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大學法修法論壇》校務會議可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協助治理
鑑於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台灣的國安問題,公立大學依然以校中校的方式持續擴張,與地方資本合謀,展開大學圈地運動,學生人數卻相形減少,估計未來有3分之1的學校會消失,大學數量將減至100所,超過1萬名教師、6000名職員面臨失業。但政府未重視少子化衍生的教育問題,放任中高等教育向下沉淪,未能提出任何宏觀教育願景與改革政策,因此集結有志之士,於2021年1月21日成立「守護台灣教育平台」主旨在集結社會力量推動第2波教育改革。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
2022-05-20 13:40
新聞
國內
調查
名人真心話
名人真心話》談陽明交大合併 曾志朗:大錢用在對的地方!若我還是教育部長,大學該退的就該退
同屬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下稱:台聯大系統)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併案,日前終於走上最後一哩路,就待教育部審核、行政院拍板。對此,台聯大系統校長、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接受《風傳媒》專訪時直言,外界對合併的相關疑慮都是多餘,台灣若想在世界舞台發揮,一定要把能量整合,也感嘆當年的5年500億計畫後來喊停,強調台灣能在世界開啟新局面,大錢要花在卓越的地方,不宜再用防弊概念思考。
吳尚軒
2019-09-24 08:10
新聞
國內
併校走入最後一哩路!「陽明交大」拚明年8月掛牌、30億資金待教育部補助
外界矚目的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合併案,校內程序今(18)日進入「最後一哩路」,兩校下午分別召開校務會議,並皆通過合併計畫書,後續將送教育部審查、核定,盼明年初可通過核定、進行校長遴選,希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可於明年8月正式掛牌,合併後,並有30億元資金盼教育部補助。
吳尚軒
2019-09-18 17:26
新聞
國內
陽明、交大通過合併計畫書,最快明年8月1日合併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推動合校,今天分別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陽明大學學生會和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下午在臉書宣布,兩校校務會議皆通過合校計畫書。
中央社
2019-09-18 16:16
新聞
國內
台灣高教史最大併校案!雲科入列 與台科、屏科盼合力打造「旗艦型」科技大學
正在談併校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併校計畫將加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3校校長今(18)日在屏科大宣布,今年底前拚校務會議通過,如果成功,將是台灣高教史上最大的合併案。
中央社
2019-07-18 16:46
新聞
國內
推動「公私併」!盼與高醫大結親 中山大學校長籲:政府應放寬法律限制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於今(1日)出版的《高教評鑑雙月刊》中提出國立中山大學和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公私併」,表示大學併校目標應放眼於高教創新、整合人才培育、提升高教競爭力,不能僅侷限思考「私私併」或「公公併」的大學整併方式。
吳奕柔
2019-03-01 11:57
新聞
國內
調查
陽明併校花落誰家?交大砸48億拚「智慧醫院」當聘禮 得等衛福部點頭
陽明大學26日舉行臨時校務會議,正式啟動「合校機制」。過去以來,積極爭取與陽明合併的交通大學,搶在陽明校務會議以前表態,並且亮出了併校的「嫁妝」──交大智慧醫院。據了解,儘管交大沒有醫學系所,無法成立附設醫院,但交大資通訊界的校友,包括漢民科技黃民奇、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都看準了日後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科技,運用在基因治療、分子治療等精準醫療領域,已承諾捐款48億元,成立財團法人醫院,財團法人董事會未來將由交大主導,並且邀請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代表進入董事會,一切就等衛福部點頭同意。
林上祚
2018-10-02 08:10
新聞
國內
面對少子化衝擊 真理大學、馬偕醫學院、馬偕護專3年內合併
淡水真理大學校長林文昌22日出席大學博覽會時表示,希望爭取在3年內將同為長老教會體系的3所學校,包括真理大學、馬偕醫學院及馬偕護專整合成「馬偕聯合大學」。
張志妤
2017-07-23 13:3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