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兒少節目 文章列表
#
兒少節目
約 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文化部砸6億支持兒少節目製播能抗抖音?動畫業界曝最痛苦問題
文化部日前拍板擴大黑潮計畫6億元經費,支持公共電視製播兒少節目,引起關注。不過,數位領域電影文化公司製片人劉燕玲點出對於業者來說最痛苦的問題,表示應透過更多國際合資等方式,才能達到正向循環。
羅立邦
2023-10-31 18:34
地方新聞
台北
打開兒少全新跨平台 九大類節目厚實臺灣兒少原生內容產製
公視25年以來不斷推動專頻分眾服務,並規劃以兒少為主體的網路平台與電視頻道,於今年6月21日《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公布施行,解開政府捐贈預算限制,明年起文化部將擴大預算規模以支持兒少節目製播;公視也將規劃出以兒少為主體的網路平台與電視頻道。
陳逸群
2023-10-25 18:31
新聞
國內
調查
藝文
「孩子一點都不笨!」從慕尼黑經驗一探如何用影像談性別、種族與霸凌
談到「兒童節目」,你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根據研究,台灣兒少節目高達87.9%為動畫,且超過9成節目為外國製作,其背後的隱憂之一,便是對於兒童節目想像的缺乏。世新大學媒體識讀中心研究員黃聿清便呼籲,透過影像,其實可以讓孩子學習面對霸凌、歧視、性別、身份認同等議題,「孩子真的一點都不笨,問題是爸爸、媽媽不相信他們可以,還相信他們住在無菌室裡。」
吳尚軒
2020-01-15 08:20
新聞
國內
調查
藝文
本土兒少節目怎跟《鬼滅之刃》搶眼球?業界編劇點出破題關鍵
台灣兒少節目匱乏,自製比例不足10%,這個現象背後隱藏的,除了是對於兒少節目的忽視以外,也包含投資、製作端對此缺乏信心,尤其在手機、網路時代,如何跟直播網紅、韓國偶像,或者如《鬼滅之刃》等日本動畫競爭,也成為相關人員的考驗,編劇林孟寰便表示,製作兒少節目的困難,在於「認識真的小朋友」,而不是作品中重現大人想像的小朋友,要意識到兒童是主體,確實關心他們的身心發展。
吳尚軒
2020-01-15 08:10
風影音
風生活
網路恐怖「MOMO挑戰」誘童自殘!如同藍鯨遊戲、艾莎門事件翻版,兒少節目主持人籲家長關心防範【影音】
恐怖自殺遊戲「MOMO挑戰」在網路上流傳,有心人士以兒童及少年為目標,透過在卡通、通訊軟體或手機APP中插入的恐怖圖片、影片,指示孩子們完成危險的任務,並揚言若不照做將傷害他們及家人。
風影音編輯
2019-03-14 20:56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媒觀:公共媒體法修法之後,台灣兒少節目何去何從?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基金會)每年都會公布優質兒少電視節目名單,媒觀基金會長期關心台灣兒少的收視權益,我們觀察到台灣兒少的收視習慣已逐漸在改變,兒少節目產業卻不見得跟得上兒少收視習慣的變遷。然而,台灣的政府與公民社會在宣稱尊重兒少視聽傳播權益的同時,是否更應透過強化公廣集團與官股主導的收視平台,積極推動兒少專屬電視頻道與兒少專屬OTT平台的成立,提升兒少節目多元的需求,促使產業培力相關人才,創造兒少節目產業活化機會?
陳亭妘
2019-03-07 05: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媒觀:台灣兒少節目產業萎縮,兒少收視權益怎麼救?
關心台灣兒少的收視權益,觀察台灣兒少節目的產業變化,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基金會)重要工作項目之一,每年媒觀基金會公布的優質兒少電視節目名單,更是兒少閱聽眾及家長們的重要參考。如果認真地比較每年評選結果,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台灣兒少節目相當長青,但內容品質變化不大,同時台灣自製兒少節目數量可能正大幅減少。這樣牛步前進的兒少節目產業,真的能帶領台灣兒少認識如今變化快速的世界嗎?
陳亭妘
2019-03-05 05:20
評論
國內
觀點
台灣媒觀》被集體忽略的兒少傳播權
兒童及少年在成長環境中汲取養分,透過這些養分進行自我探索、獨立思考,並建構自身之知識系統及對世界的認知,更進一步積極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發表意見。而成長環境除了學校教育與生活中所接觸的人事物外,最常被忽略的是----「媒體」。
陳亭妘
2017-08-26 05: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台灣媒觀》數位時代下的台灣兒少收視權益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主人翁,他們在成長環境中汲取養分,用以自我探索、獨立思考,並建構自身之知識系統及對世界的認知。成長環境包括學校教育、生活中所接觸的人事物……等等,其中最常被忽略的是----「媒體」。
陳亭妘
2017-07-01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