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全民買單 文章列表
#
全民買單
約 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經濟
觀點投書:發電靠意識形態,補貼靠全民買單
賴清德總統才剛保證台灣2032年前不會缺電,行政院卻立刻編列千億預算補貼台電虧損。這是怎麼一回事?不缺電,卻要補貼?台電聲稱虧損是因為烏俄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但真相真是如此簡單嗎?
嚴屹諝
2025-05-12 06:00
新聞
政治
財經
「台積電對美賺的錢卻由全民買單」 蘇煥智批:川普關稅公式根本硬抝
誓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總統川普,自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對台灣的影響從GDP下滑到企業獲利下修,再到股市評價和個別產業的調整。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在臉書發文直言,川普推的不是對等關稅,而是貿易赤字關稅,對台灣而言,台積電及其他資訊電子產業對美賺的錢,卻要由全民來買單。
李孟恩
2025-04-09 21:47
新聞
政治
就安基金濫用7224萬全民買單?許銘春嗨唱會議紀錄曝光 一句話網炸裂:吟遊詩人嗎
2024年勞動部北分署公務員之死除讓公部門職場霸凌事件浮出檯面外,更衍生就業安定基金(就當基金)爭議案外案,其中時任勞動部長以該基金舉辦的音樂會活動中開唱,當時的會議紀錄也曝光。對於審計部先前認定就安基金近5年有逾7000萬元不符合支用目的,應予減列收回,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日表示,依審計結果辦理,至於活動舉辦決策責任,會配合檢調司法追究。
李瑋萱
2025-04-02 13:34
新聞
政治
準備漲電價?台電千億補貼被刪光 黃揚明揭真相喊「砍得好」:憑什麼全民買單
立法院院會日前針對中央政府總預算刪減、凍結提案進行表決大戰,藍白立委人數優勢聯手表決下,針對經濟部撥補挹注台電經費1000億2萬元全刪,台電也回應將召開電價審議會討論。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節目《大新聞大爆卦》揭真相直言,這1000億本來就該砍,且這本來就不是台電的預算,而是經濟部撥補的,砍掉才符合公平正義。
張庭維
2025-01-21 16:25
新聞
政治
財經
電價連4漲吃掉護國神山利潤?張啓楷點出2大能源黑洞:政府逼全民買單
台積電在17日召開Q3法說會,財務長黃仁昭在回應法人提問「2025年影響毛利率變數」時,提到近幾年台積電電費價格倍增,已是全球營運廠區最高,預期將影響毛利率1%。至於未來是否能有穩定電力來源,總裁魏哲家表示,政府已向台積電保證有足夠供電。
蔣帆威
2024-10-19 19:58
新聞
政治
爆料1.3億納稅錢補助《零日攻擊》 王鴻薇:全民買單民進黨的芒果乾
以台海戰爭為背景的電視劇《零日攻擊》將在明年上映,其耗資2.59億元,日前發布預告片後,引民眾質疑是「政治宣傳片」。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1)日批評,民進黨賣「芒果乾」的電視劇,其中的1.3億元卻是用納稅錢來補助,要由全民買單,「國庫直接拿來為黨認知作戰!」
張大任
2024-08-01 21:0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電價高漲不該由全民買單
2015年在野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說:十年絕不漲電價;現在,2014年還有一年才到十年,工商民生用電卻要漲價,漲幅還高達兩位數。試問:這是民進黨的蔡英文未守承諾?還是,台電公司趁著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要打臉蔡英文總統?
孫榮富
2024-03-25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二億賠償全民買單─政府先上車後買票陋習何時改?
行政院曾於2019年力推數位身分證(NeweID)政策,因資安爭議喊卡,在2021年宣佈暫緩推動,後傳出廠商向政府求償逾10億元,經過六次協調,砍到二億八千萬元。現在,這些賠償費用將由全民買單。
許哲銓
2024-03-14 05:4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數位身分證真的不好嗎?「比資安疑慮更大問題」釀全民買單2.8億元 3大缺失成喊卡關鍵
行政院推動全民換發數位身分證,然而卻因為資安及隱私權疑慮而失敗,如今更是引起承包廠商求償,調解後金額約2.8億元,是否將由全民買單?而數位身分證為什麼失敗?3大爭議一次看。
林瑩真
2024-03-06 12:28
新聞
政治
數位身分證喊卡賠2.8億 黃珊珊批「失敗政策」:高額學費全民買單
數位身分證暫緩換發,經調解後,廠商求償2.8億元。對此,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今(5)日批評,數位轉型是未來趨勢,但在沒有配套的情況下貿然推出,造成民眾反彈,如今這些錢只能當成付出了高額的學費,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政策。
羅立邦
2024-03-05 13:46
新聞
政治
全民買單2.8億!數位身分證因資安疑慮喊卡 廠商求償結果出爐
行政院曾於2019年力推數位身分證,但因資安爭議喊卡,在2021年宣布暫緩推動,傳出廠商向政府求償逾10億元。對此工程會主委吳澤成今(4)日在立院答詢時表示,在今年1月,與廠商經過6次調解後已達共識,整體調解金額將在2.8億元以下,後續應由主管機關處置,政府體系會有檢討。
張庭維
2024-03-04 16:36
新聞
政治
「銷毀的蛋比上架的多一倍!」游淑慧批陳吉仲荒唐:損失逾5.3億全民買單
巴西進口蛋風波持續延燒,農業部長陳吉仲日前公布進口蛋流向,其中因耗損、到期,必須拿去銷毀或堆肥的進口蛋,總數量高達5402萬顆。對此,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台北市議員游淑慧16日在臉書上指出,要銷毀或堆肥的蛋數量,是上架殼蛋總數的2.16倍,最後的損失金額恐高達5.33億元由全民買單。
許詠晴
2023-09-17 11:17
風生活
即時
台電虧損「恐全民買單」!政府出手「增資1000億」救破產 電價10月擬不漲
台電預估累積至今年底恐虧損4000億元,讓全民擔心電價恐調漲。對此,行政院24日拍板,中央政府明年度總預算案將編列1000億元增資台電,因此預估今年底電價不會調漲。
林瑩真
2023-08-27 09:26
新聞
政治
台電破產全民買單?邱臣遠細數虧損錢坑:燃料價格不是能源政策錯誤的藉口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燃料價格飆漲,台電2年預估累計虧損將超過4000億元,幾乎等同資本總額,引發外界擔憂。對此,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質疑,台電的負債比高達逾95%,經濟部對此明年計畫再增資1000億元,「虧損的大洞似乎補不完!」而屆時若破產,恐將由全民買單。
李瑋萱
2023-08-10 17:12
新聞
政治
國內
經濟部電價調漲策略錯誤?學者揭關鍵:民生用電虧損最後仍由全民買單
經濟部27日召開電價審議會,確定7月起平均電價調高8.4%,其中高壓以上產業用電大戶電價調漲15%,但扣除受疫情衝擊的6大產業,小商店及住宅用電1000度以下也不調漲。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於節目《有話好說》中指出,目前電價調漲的結果不太理想,應重新思考電價調漲初衷為何,任何透過人為手段影響,只會造成資源的錯置和扭曲。
鍾秉哲
2022-06-29 1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風評:游錫堃的民主蘭姆酒,全民買單?
立陶宛因同意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遭到北京嚴厲的外交和貿易制裁,2萬多瓶立陶宛「黑螺旋槳蘭姆酒」被砍單拒收,立法院長游錫堃訂購了一批「民主蘭姆酒」,台灣菸酒公司也收購了,還特別選在農曆大年初一(2月1日)開賣。不料,這批蘭姆酒在台售價600元,是淘寶網上價格的4倍,網友怒批,這是把台灣人當「盤仔」(台語:傻子)。
主筆室
2022-01-27 15:20
新聞
政治
林右昌轟柯文哲「基捷經費不是你出」 陳佩琪嘆:最終還不是全民買單
台北市長柯文哲近來為基隆捷運議題,與基隆市長林右昌槓上,雙方砲火猛烈。林右昌日前在議會中直言,基隆捷運經費又不是柯文哲要出,如果捷運蓋不成,是不是由柯文哲負起最大責任?對此,柯文哲妻子陳佩琪2日在臉書發文感嘆,撒錢人人滿意,但台灣防疫、軍購、勞健保等,下一代負擔得起嗎?
蔡佩珈
2021-11-02 21:52
評論
國內
專欄
陳德正觀點:鮭魚之亂換發身分證—廠商行銷全民買單,政府如何因應?
據報載,近來共有331名國民為了吃免費壽司改名換發身分證,此一「鮭魚之亂」不但引發國內熱議,也登上國際媒體版面。縱然社會正反評價均存,但政府跟風貼文梗圖「實至名鮭」,雖以「僅能改名三次、珍惜戶政資源等」勸導,但仍難以達到效果,反而造成更大風潮,因應似有未妥。
陳德正
2021-03-23 06:40
新聞
政治
中國封殺台鳳梨,政府又要全民買單?名嘴狠譏:沒別招了
中國日前以台灣鳳梨有介殼蟲害為由,宣布今(1)日起禁止進口台灣鳳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已拿出數據打臉中國政府,總統蔡英文則宣布投入10億經費緩解衝擊,並呼籲國人一起挺農民、吃鳳梨。對此,名嘴羅友志2月28日狠酸,一年要被這樣的「社會風潮」(ㄓㄥˋㄈㄨˇㄒㄧˇㄋㄠ)搞幾次?每次農產品出狀況,除了全民買單、軍人吃光之外,「執政黨妳有沒有第二招?」
陳煜
2021-03-01 10:07
新聞
政治
國內
旅美夫妻治療費全民買單 蔡正元酸「台灣人分高低階級」:到中國賺錢的就要像黑奴註記
日前一對長居美國30多年的夫婦返台確診,隔離與治療費用全由全民買單,引發社會關注。對於行政院長蘇貞昌稱「終究都是台灣人,希望國人別太計較」的說法,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在臉書開酸,認為台灣人分成高級和低級2種,前者可以隱瞞不必處罰,後者則還要像黑奴一樣註記,而這正是「綠色造神運動」所創造的台灣式種姓制度。
朱冠諭
2020-04-15 17:0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