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得獎名單揭曉,並於111年12月22日下午假中油大樓國光廳舉辦頒獎典禮,雲林縣政府得獎3案,分別為「斗六市水資源回收中心維護保養委託專業服務案」-公共設施維護管理類優等獎,「雲林縣斗六市圓環設施改善工程」-設施類佳作及「新街大排北港滯洪池抽水站新建工程」-設施類佳作。張麗善縣長108年上任起雲林縣政府連續四年榮獲國家級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其中工務處獲1優等2佳作、水利處1優等3佳作;今年2022年第22屆金質獎雲林縣政府工務處丶水利處再創佳績共獲1優等、2佳作等3項獎座,為地方政府非6都第二;僅次於宜蘭縣政府4項。「雲林縣斗六市圓環設施改善工程」-斗六門圓環位於斗六火車站東南方,工務處處長汪令堯表示,本次主要改善內容包含:圓環設施整修、水舞設施更新、數位水幕設備、音響燈光設備及機電設備等項目更新,讓斗六圓環從蛻變→形變→質變,融合時空記憶、節能環保、沉浸體驗及永續經營為主要目標,同時以融合文化、創意、科技之水景設計,為斗六圓環水舞注入藝術美感。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斗六市水資源回收中心」除歷年2次評鑑(內、外部評鑑)均獲得優等外,也獲得雲林縣政府長官一致肯定推薦,尤其在節能減碳及環境維護上更是盡心盡力。為因應環保法規,整體提前部屬強化污水處理效能,除了放流口增設自動監測系統(CWMS),以利隨時監測放流水水質,達到環境永續循環,結合導入遠端遙控,大幅提升污水廠操作維護效能。廠內更利用空閒廠域種植大量樹種,提升整體固碳量,改善環境品質,吸引多種鳥類棲息,營造豐富生態兼環境保育,建立與自然環境生態共生、共存地。除水質及生態方面的貢獻,斗六水資源回收中心也主動無償回饋鄉里,提供長青食堂食材、協助鄉里及弱勢團體進行環境整理等,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之決心,並落實對員工、社會及環境的關懷與責任。「新街大排北港滯洪池抽水站」主要功能為排空北港滯洪池呆水位,增加滯洪空間,使滯洪效益最大化。除此之外,透過科技導入智慧控制,執行「三監二控一告警」的模式以降低人為操作風險,提昇防洪可靠性。此外也將朝天宮等北港地方意象融入抽水站體,使生硬的建築更佳活潑及美觀。張麗善也期許,透過參加國家級獎項評比,除能激勵廠商對於公共工程品質追求,也能讓民眾看見本縣公共建設及民眾生活環境品質亦逐漸提升,而污水處理廠營運期間團隊間相互配合及溝通也格外重要,才能更有效提升維護管理品質,解決開發造成水環境污染的困難,未來本縣也會持續要求相關維護管理品質,讓民眾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