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出埃及記 文章列表
#
出埃及記
約 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歷史
沙烏地阿拉伯開放觀光後,為何迎來大批西方基督徒?《紐時》:他們來找「這座山」
民風保守的穆斯林國家沙烏地阿拉伯,自2019年9月推出電子簽證,正式開放非宗教性質的外來旅客入境觀光以來,吸引了大批西方遊客前去旅遊。其中,參訪珍貴聖經景點的基督徒旅遊團尤為興盛,帶領旅客造訪據傳上帝當年向摩西頒布十誡的地點西奈山。
陳艾伶
2023-06-26 20:0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謝錦芳專欄:從苦菜與無酵餅中重生
國共內戰之後,國民黨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台灣人民在戰爭陰影下生活了70多年。然而,對於猶太人而言,3000多年來,敵人的侵略與戰爭的威脅,一直揮之不去,每年4月的逾越節,猶太人在晚宴上會吃苦菜與無酵餅,把這個苦難與重生的故事傳給年輕一代,不能遺忘。
謝錦芳
2023-04-23 14:4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外交出埃及記,從前進東非開始
台灣與索馬利蘭數月前互設代表處方滿一週年,英國日前即宣布將在包含索馬利蘭在內的非洲等國從事港口建設,以抗衡中俄在當地的勢力。此計畫若發展順利,全面升級後的柏培拉港會進一步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可能讓至今仍是「地圖上消失的國家」的索馬利蘭,增添其在「非洲之角」的戰略重要性。而台灣在近兩年來逐漸轉型的國際合作發展外交模式,也可能因索馬利蘭未來的經濟奇蹟獲得更多契機以及地區影響力。
雷希
2021-10-25 05: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李登輝1923-2020》陳舜臣一句話促成日本「李登輝熱」
在左派占優勢的日本戰後社會裡,甲午戰爭以來的侵略事實就是日本官民的原罪,但右翼勢力一直都不滿這贖罪歷史觀。日治時代的歷史觀,讓日本右翼陣營點燃了李登輝熱,終於影響到主流民意,李登輝的虛像也被放大。
甘粕代三
2020-07-30 21:10
風生活
世界
不只武漢肺炎!非洲東部驚見數十億蝗蟲襲擊糧倉,華盛頓郵報:有如聖經蝗害成真
位於東非的衣索比亞南部、肯亞部分地區正遭受蝗災入侵,蝗蟲數量龐大數十年僅見,眼見數十億蝗蟲大軍進逼當地糧倉,卻只有零星8架飛機可噴藥,讓專家急得像熱鍋上螞蟻。
中央社
2020-02-14 16:05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英國牛津大學知名教授遭控監守自盜 偷賣珍貴古聖經碎片給美國福音派家族
英國牛津大學「奧克西林庫斯莎草紙計畫」的管理機構「埃及探索協會」15日發表聲明,指出該協會從6月起展開3個月的調查,發現牛津大學知名古典學教授歐賓克在主導該計畫期間,疑似「監守自盜」,將《馬可福音》在內的11個古聖經碎片,私自賣給美國著名基督教福音派格林家族旗下的藝術和手工藝品公司「好必來」,這些古聖經碎片後來在格林家族所擁有的「聖經博物館」展出。
廖綉玉
2019-10-18 11:0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歷史
文化
你不可不知的猶太人逾越節》祖先出埃及歷史不可忘 台灣猶太社群辦盛宴同歡
當基督徒準備迎接復活節的同時,猶太人則在慶祝相當重要的節日:逾越節,該節日主要是紀念猶太人在先知摩西帶領下,離開埃及擺脫奴役身分,終能自己做主;慶祝逾越節不僅是讓猶太人記住祖先過往遭遇,同時也是與親友團聚的日子,逾越節晚餐則是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台北市可巴德猶太協會3月30日舉辦晚宴,邀請在台灣的猶太人一同過節。
簡恒宇
2018-04-01 12:0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歷史
文化
你不可不知的猶太人逾越節》無酵餅、苦菜、水煮雞蛋 每一道菜色都有歷史意義
如同猶太新年和贖罪日,逾越節對猶太人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台北市可巴德猶太協會3月30日舉辦逾越節晚餐,邀請旅居台灣的猶太人一同過節,近200人共襄盛舉;而逾越節晚餐也有不可缺少的必備食物,且每樣都深具意義,包括祖先出埃及時隨身攜帶的無酵餅、象徵祖先被奴役痛苦的苦菜,以及代表猶太人愈挫愈勇的水煮雞蛋。
簡恒宇
2018-04-01 12:00
風生活
國際
娛樂
天地王者皆白人?《出埃及記》惹爭議
英國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Scott)2014年最新作品《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GodsandKings)已於10號在台上映。美國上映時間為12日,但社群網路已掀起抵制此片的運動(#BoycottExodusMovie),認為此片對古埃及人有錯誤描繪,並強化了好萊塢以白人為中心、貶抑黑人的聖經故事觀。在美國連續引燃種族衝突時,顯得格外敏感。
傅莞淇
2014-12-11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