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刑事訴訟法 文章列表
#
刑事訴訟法
約 5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打詐四法三讀 行政院:院際合作建立打詐里程碑
立法院今(16)日三讀通過《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及《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完善打詐執法工具,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表示,包括立法院12日三讀通過的《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是由行政院、司法院以及立法院院際合作所完成的法案,也代表政府重視人民真正關切的打擊詐欺犯罪議題,共同為國家打詐法制建立新里程碑,有效防制及打擊詐騙危害,建立民眾免於遭詐騙的安全社會。
羅立邦
2024-07-16 22:36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解析》中共「懲治台獨」威力比《港版國安法》更強?最殺之處在「這2字」
中國大陸「兩高三部」6月21日與國台辦聯合舉辦專題發布會,推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在兩岸都引起熱議。賴清德總統24日回應,指「不管是台灣派、中華民國派、中華民國台灣派,在中國眼中都是台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
張鈞凱
2024-06-24 14:47
新聞
政治
科技偵查回歸刑訴法?綠營內部有雜音 朝野有共識留待韓國瑜協商
行政院力推的「打詐四法」近期陸續在立法院各委員會展開審查,但針對科技偵查應採訂定特別法或在《刑事訴訟法》增訂專章,朝野立委、法務部與司法院各有想定。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12)日初審完竣朝野3黨擬具的《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有關科技偵查的相關條文全數保留,預定將在2周後召集朝野協商,而後再與「科技偵查及保障法」併案協商抉擇立法體例。
鍾秉哲
2024-06-12 18:11
新聞
政治
等了近10年!科偵專法初審完竣 吳宗憲憂特別法肥大症:司法院在混什麼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5)日審查「科技偵查及保障法」草案,經詢答、大體及逐條討論後,全案雖照行政院版本初審完竣,但院會處理前須交付黨團協商。特別的是,由於民進黨籍召委鍾佳濱、國民黨籍召委吳宗憲及民眾黨團均已就相似內容提案,擬在《刑事訴訟法》中增訂專章,下周吳宗憲輪值召委也已預定將排審立委提案,因此未來將採專法或專章,有待後續黨團協商抉擇。
鍾秉哲
2024-06-05 1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陳述恩觀點:我們不該活在用公審平息民怨的年代
日前檢警因認為某社工的訪視紀錄登載不實,與幼童死亡案有關聯,於上週大陣仗持法院搜索票搜索社工所屬之機構、提示檢察官簽發之拘票後將涉案的社工上手銬帶回,並交檢察官複訊,最後該名社工以30萬元交保。全案過程新聞記者如影隨形,先是在警察局門口「堵麥」追問「到底是不是造假」,抵達臺北地檢署後記者們再繼續貼身搶拍照。
陳述恩
2024-03-19 06: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俊億觀點:國民法官法上路前要補的功課
國民法官法即將於明(2023)年上路,距今僅剩3個月,有關該制度之運作流程,已有許多模擬法庭積極演練中。然而,有關審判核心的定罪關鍵之科學證據規範,亦即刑事訴訟法有關鑑定制度之修正草案,目前還躺在立法院。此案若未能及時通過,則期待國民法官法所進行的司法改革,可能淪為新瓶裝舊酒的遊戲。
李俊億
2022-10-03 14:50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偵辦國安案件地檢不行、高檢上?王炳忠判無罪,引爆一二審輪調制問題
「王炳忠案」是檢調近年偵辦中國在台發展組織的指標案件。可是,一審法院去年4月判下來,法官完全不吃檢調主張的國家安全這一套,認定是《憲法》的結社、言論權利,一干人等全部無罪,給專辦國安案件的檢調狠狠地當頭一棒。國安高層關注,法務部長蔡清祥打算將國安案件交給二審檢察官辦。但問題來了,檢察官「一二審輪調」的檢察人事制度還沒有解決,依現時狀況,二審檢察官即有可能辦不到3年又要回一審了。
林益民
2022-02-09 17:00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電子腳鐐有用嗎?50位性侵害刑後治療者將返社會 官員憂:他們比狼還狼
去年底,針對爭議多時的性侵犯刑後強制治療的人權問題,大法官會議做出「釋字第799號解釋」,指《刑法》第91條之1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2條之1有關強制治療規定大致合憲,但未讓當事人陳述意見的程序保障部分違憲;不過,大法官認為,在監獄內執行強制治療與刑罰沒什麼兩樣,不符《憲法》要求,限期有關機關在3年內調整改善。
林益民
2021-09-21 17:00
新聞
政治
李明哲還關在中國!囚4年逢疫情音訊全無 妻淚求:讓他跟我說說話……
「不能去探監我可以理解,但最少讓李明哲跟我說說話,透過他的聲音、頻率、他告訴我一句『我很好』,我也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好……」2017年3月19日,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於澳門入境中國時被捕失蹤,11月份因在網路分享人權相關言論、被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如今已失蹤屆滿4年。
謝孟穎
2021-03-19 12:49
VIP
國內
新新聞
科技
《科偵法》急喊卡,辦案效率與人權如何平衡?
法務部九月初推出《科技偵查法》(《科偵法》)草案後,慘遭輿論窮追猛打,近日不但悄悄踩煞車,還將草案公告期一口氣延長到十一月二十五日,宣告本會期不可能送入立法院。
侯柏青
2020-10-17 10:30
新聞
政治
《科技偵查法》有侵害隱私疑慮?前監委:草案多處不符合法官保留原則
外界關注《科技偵查法》草案可能造成的侵害人權爭議,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8)日上午召開「科技偵查手段引發人權爭議」公聽會,由召委、國民黨立委李貴敏主持,法務部、司法院、國安局、調查局、警政署、政院資通安全處均派出代表出席,還有律師、學者等各界人員提出意見。前監委高鳳仙認為,此次草案多處不符「法官保留原則」;台灣台北地方地檢署檢察官林達則提到,應該清楚介定不同科技程度,做出「層級化的保留」。
潘維庭
2020-10-08 12:35
新聞
政治
調查
《科技偵查法》草案嚴重侵犯隱私權 律師提醒有違憲疑慮
法務部研擬「科技偵查法」草案,但因涉及人權爭議,公告期限結束後將再研議,並暫緩送行政院。據悉,上屆立委的最後一個會期,法務部就曾嘗試想要推動,但是因為距離總統、立委大選的時間過近,民進黨團內部也有不少意見,並且表達疑慮,當時就暫緩。
黃信維
2020-09-21 08:2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調查
看光你的LINE對話卻無罪 南韓想切斷濫權,在台以科技偵查法醞釀回魂
法務部研擬《科技偵查法》草案,賦予檢警調法源依據,若修法通過後,將可針對通訊軟體施以監聽聲音、監看文字。法務部認為,因科技日新月異,必須在修法上有所進步,未來包括空拍機、GPS跟監、手機與通訊軟體監看都預計將入法。不過法條有嚴重侵犯人權疑慮,也引發各界質疑,法務部對此在草案公告結束後,向外說明將暫緩送交行政院。
黃信維
2020-09-21 08:10
新聞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VIP
新新聞》美國搶台積電,日本向聯電招手
六月十二日,台中地方法院依違反《營業秘密法》等罪判處跳槽聯電的前台灣美光公司何姓、王姓員工五年六月、四年六月徒刑,併科罰金五百萬元、四百萬元;聯電協理戎樂天判刑六年六月,併科罰金六百萬元;聯電則被判處罰金一億元。全案可上訴智慧財產法院。
林哲良
2020-06-19 11:00
評論
國內
專欄
王宗偉觀點:通姦除罪化後對婚姻本質的劇烈觸動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在3月間開庭進行辯論,在聽完專家鑑定人及聲請人與相關機關意見後,認為現行《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的通姦罪相關規定,不符合《憲法》中男女平權保障及比例原則等意旨,5月29日宣告以繫爭規定已違反憲法22條性自主權而違憲。
王宗偉
2020-06-01 07:0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科技監控上路要等明年,但可先借鏡超狂韓國經驗
立法院去年七月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增訂科技監控等羈押替代措施。司法院和法務部交涉八個月後達成共同建置設備等共識,但如何建置等技術性問題則還是沒進度。
侯柏青
2020-04-05 12: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電子腳鐐科技防逃大躍進,跨院檢第三方執行成共識
立法院在今年七月初通過《刑事訴訟法》的科技監控條文,只待司法院頒布執行辦法後就可上路。據悉,司法院和法務部經過兩個月磋商,儘管仍未談攏細節,但為了避免重複消耗院檢預算及人力,雙方除了達成設置「跨院檢獨立機構」的共識,也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採購的前置作業,陸續至少諮詢超過六家國內外廠商,往科技防逃邁進一大步。
侯柏青
2019-09-11 16:5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科技監控防逃新里程,誰來扛責院檢還得喬
立法院在七月初的臨時會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增訂多項羈押替代處分,授權院檢可以命被告居家監禁、交付護照、禁止處分特定財產或接受科技設備監控(例如電子腳鐐)等。其實大部分的條文都能馬上執行,唯獨「科技監控」部分必須另訂執行辦法才能上路。出現這樣的轉折,據悉是因為司法院和法務部對於執行細節仍有歧見,未來院檢會如何交鋒備受法界矚目。
侯柏青
2019-07-11 15:00
風生活
為什麼告人一定要到地檢署「按鈴」?法律人解釋它的神秘由來:沒事千萬別亂按啊!
編按:在看社會新聞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被害人一定要到地檢署「按鈴」才能控告呢?難道不按不行嗎?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9-01-30 10:45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以後打官司「使用者付費」,挑戰被告口袋深度
刑事官司免錢的舊思維可能出現重大變革!司法院研擬《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中,設計擴大施行「強制辯護」制度,斥鉅資保障被告防禦權;司法院也同時研究「刑事訴訟有償制」做為配套,讓有罪刑案被告分攤訴訟費。法務部則主張收費範圍擴大到檢方偵查階段,希望藉由收取告訴(發)人訴訟費,遏止濫訴歪風。
侯柏青
2018-12-22 14: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