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劉曉波 文章列表
#
劉曉波
約 29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呂恒君觀點:浮士德的悲歌—記李克強總理二三事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驟然離世,可謂象徵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一代知識菁英社會理想的黯然收場。並且,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也是秉持「太初有為」、努力改變社會,卻最終理想未竟的浮士德式悲劇。
德國之聲
2023-11-06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專欄
廖亦武觀點:無處話淒涼—「劉曉波在福爾摩沙」
以中國大陸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為主題的「劉曉波在福爾摩沙」紀錄片將於6月4日在台北首映,並於7月13日劉曉波逝世6周年紀念日在紐約首映。全片起源於鄭南榕紀念碑的雕塑家林文德遺孀鄭愛華應六四學運領袖吾爾開希之請,為劉曉波雕塑了一座紀念碑後,即使是自由台灣也無處可安置的故事開始。
廖亦武
2023-05-07 15: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專欄
廖亦武觀點:酒徒隨想─差點被遺忘的出版人
瓦豪河谷是奧地利葡萄酒的主要產區。我做夢都沒想到,我會成為這兒「美酒與文學」活動的主賓。
廖亦武
2023-05-02 13:40
國際
兩岸
尋名千里路》從一場離家8868公里的「國籍正名運動」,看挪威台灣人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2日旋風訪台後,中共旋即展開全方位的政治報復,不但禁止進口多項台灣農產品,更祭出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的首次軍事實彈演習。然而,另一場中共對台灣的無聲壓制,其實早在12年前就開打,而且戰場還是在距離台灣8868公里遠的挪威。
陳艾伶
2022-08-13 23:00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孫慶餘專欄:中共「鞏固極權蔑視人權」!
以「煽動顛覆罪」被中共判刑五年的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四月刑滿出獄返台,近日特地召開記者會,指出他在中國做的只是援助孤立無援的政治犯及其家屬,並在網路上分享台灣人過去追求民主人權的血涙史,「這些行動都是單純的人道關懷,在民主社會是正常不過的事」,沒想到對他行動過程清楚無比的中共,竟將之當成顛覆政權論處,「這就是獨裁政權的本質」。以上「獨裁政權本質」的說法固然正確,但更詳細的說,這是中共「為了鞏固極權而蔑視人權」。
孫慶餘
2022-05-16 15:1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陳昭南專欄:清大教授勞東燕的悲鳴—中國需要一場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這是金曲歌王謝銘祐先生獲獎歌曲《路》的其中一句歌詞,曾因蔡英文總統在2020年雙十日的演說中被引用而廣為周知。當時謝銘祐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即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台灣今天的民主,是許多前輩爭取來的。」
陳昭南
2022-02-12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諾貝爾和平獎知多少》甘地與桂冠擦肩而過、劉曉波空椅子成絕響、翁山蘇姬獲獎卻引爆爭議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將於台灣時間10月8日下午5時正式宣布,去年的和平獎由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獲得殊榮,得獎理由是該組織「在對抗饑餓的努力,在戰爭區域努力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並積極成為驅動和平的力量,避免飢餓成為戰爭與衝突的武器」。
陳鈺臻
2021-10-08 09: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廖亦武專文:人終歸塵土,書終將傳世
《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與死》終極版問世,這是2021年7月。100年前的7月,一幫匪徒成立了他們的黨,從此,人類的災難像雪球越滾越大,逐漸鋪天蓋地,看似不可收拾。終於,他們用烈性病毒挾持了全人類。
廖亦武
2021-07-25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尷尬與悲哀:因為「缺少紅色基因」,在中國遭到圍剿的莫言
中國作家協會舉辦評點百年名作家活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不在名家之列。官媒文章指出,凡是抹黑新中國,詆毀社會主義的作品都缺少「紅色基因」,都違背主流民意,最終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美國之音
2021-07-22 19:10
評論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昭南專欄:習近平瘋了?整死劉曉波再清洗莫言,還不惜用核武對日開戰
繼2010年劉曉波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之後,2012年,莫言成為首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PeterEnglund)在頒獎典禮上讚美莫言說:「以幻覺般的敏銳筆觸融合了傳奇、歷史與當代。」但,這樣一位獲致如此殊榮的知名人物在今天卻正在被中共藝文界清洗中。
陳昭南
2021-07-17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楊渡觀點:看不見的江湖──北京的地下書商
2001年和作家野夫相識於北京,那時他正和一群也是六四受難被關過的詩人、作家們,在搞出版,也就是地下書商。
楊渡
2021-01-09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孫慶餘專欄:追求台灣正名不是「頑固台獨」
港媒報導中共正研擬一份清單,要對「涉獨言論囂張、謀獨行徑惡劣的頑固份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依法嚴厲制裁及終身追責。三天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重述此事,並稱「絕不容忍台獨頑固份子公然挑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要依法打擊。中共官媒更直接點名閣揆蘇貞昌「惡劣台獨表現」,說他破壞兩岸關係、炒作恐中仇中氣氛、離間兩岸骨肉天親、勾結外部勢力謀獨,是「惡貫滿盈,難逃歷史審判」。
孫慶餘
2020-11-23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川普又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上次「促成兩韓和解」摃龜,挪威極右派議員再接再厲
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不到兩個月,川普(DonaldTrump)總統似乎有件值得慶祝的事情發生:他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NobelPeacePrize)。
BBC News 中文
2020-09-11 12:22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張倩燁專欄:對岸眼中的李登輝
部分中國民主人士認為李登輝對中國民主有重要貢獻,但或許李登輝不會感激這些讚譽,畢竟他已越過「中國」的民族和文化概念,全部的關注只有台灣。
張倩燁
2020-08-07 0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耿爽談台灣:全球華人民主實驗場
民進黨二○一六年重返執政後,動輒觸及美中台三方關係的敏感議題,這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很多機會嗆美批台,幾乎取代國台辦發言人角色,成了台灣網友最熟悉的中國官方發言人。
林庭瑤
2020-07-17 10:30
評論
兩岸
專欄
蘇曉康專文:我與曉波失之交臂
我和劉曉波,是八十年代的兩個「激進之徒」,卻在國內未曾謀面。因為八九年晚春他飛蛾撲火似的從紐約趕回北京,一頭紮進天安門廣場之際,我在北京卻已經琢磨躲藏、逃亡了。
蘇曉康
2020-07-14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劉曉波逝世3周年》「他站在對抗專制極權這一方」 異議作家廖亦武:沒想到梅克爾在走反方向
7月13日是中國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逝世三周年,長年關注中國人權發展的香港支聯會預計在當天晚間8時舉辦「劉曉波逝世三周年悼念會——我們都是幸存者,在2020年的香港紀念劉曉波」的活動,透過演講丶音樂與詩歌朗誦來悼念劉曉波。
德國之聲
2020-07-13 20:31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文化
余杰專欄:他已經踏著波浪而去
一團被惡魔撲滅的火
余杰
2020-07-12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白色恐怖籠罩香江》劉曉波詩集、六四書籍還能賣嗎?香港書展開幕在即 出版商憂面臨政治審查
備受爭議的香港版《國安法》很有可能在6月底出台,將於7月15日開幕的香港書展可能成為該法案生效後香港的第一個大型文化展覽。本次展出的書籍是否會受到《國安法》影響而遭到審查成為關注焦點。
BBC News 中文
2020-06-29 07:30
評論
兩岸
專欄
文化
廖亦武專文:一個人的朗讀課
6月20日下午,羅蘭牧師和他的一個同事,從杜塞爾多夫驅車500公里,抵達柏林,之後馬不停蹄,來我家拜訪。奉上一大捧鮮花,懇請我參加明天的朗讀,並詢問是否已收到他專門托人譯成中文的《劉曉波紀念朗讀》文告?我回答:早已張貼臉書,並轉發給幾百個熟人,許多中文媒體也發表了。羅蘭說:我希望在柏林的中國、香港、台灣的人都能參加,我說好吧。就分別給一個香港、一個台灣的年輕朋友寫信。
廖亦武
2020-06-25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