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學史上第一個匯集甲骨,加以拓印,著錄成書的是《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他在一九〇三年編纂出版了《鐵雲藏龜》一書,蒐集有字甲骨拓片共一〇五八片,距今已經有一百一十二年之久。劉鶚知道他手上是珍貴的殷商遺物,是他的前輩學人從未目睹的上古文字,所以他努力蒐集整理成書,同時他也努力希望辨認這些古文字到底寫了些什麼。最早認出的是卜辭結構的第一部分,後來甲骨學者通稱為「前辭」的範圍。前辭很短,通常由五個字組成:前三個字是日期,以「天干地支」+「卜」字組合而成,例如甲子卜、丙寅卜等(是的,華夏文化用干支記日已經有超過三千三百年的歷史了)。因為每一則卜辭一開頭一定會註明貞卜時間,所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字是最早認出來的一批字(第三個字的「卜」字則可能是最早認出來的第一字,因為這個字三千年來絲毫未變,連發音都沒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