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反核 文章列表
#
反核
約 5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苗博雅質疑「曾反核卻推核三延役公投」 黃國昌正面回擊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日前表態將推出核三延役公投,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質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2018年反核。對此,黃國昌今(14)日回應,他不是從2018反核,他從2014就開始了,但是這1、2年看下來,看到台灣整個能源的路徑,真的讓大家覺得非常的心痛,必須要誠實的面對問題,負責任而理性的提出解決問題方案。
羅立邦
2025-05-14 16:42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民進黨反核神主牌踢到鐵板
5月17日(本週五)核三廠二號機將正式停機,這是臺灣歷史上一個黑暗的日子。回顧核一廠一號機於1978年正式完工商轉時,臺灣成為日本、印度之後,亞洲第三個邁進核電時代的國家,沒想到在47年後,臺灣竟成為亞洲第一個廢核國家。
陳立誠
2025-05-12 06:30
新聞
政治
AIT「一舉動」打臉綠營反核神主牌 藍議員轟:證明核廢料無解純屬藉口
民進黨長期以「核廢料無法處理」作為反核主軸,堅持「非核家園」路線,導致核電逐步除役,能源結構嚴重失衡。近期,美國明確表態願協助台灣引進新興核能技術與核廢料處理方案,戳破民進黨「核廢無解」的神話;對此,由泛藍議員組成的新藍圖連線嚴正批評,經濟部長郭智輝持續以各種藉口抗拒核電,展現政策僵化與對國際趨勢的背離。
戴祺修
2025-05-05 21:18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蔡世杰觀點:從一封信到一面旗,教宗辭世遮不住賴清德的六重謊言
「自由之樹必須不時以愛國者與暴君的鮮血來滋養。這是它天然的肥料。」──傑弗遜致史密斯信(1787年)
蔡世杰
2025-04-28 06:50
新聞
政治
美國開口非核政策該轉彎了?馬英九籲賴清德接納核電:是時候放棄神主牌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美國可以幫台灣解決「可靠能源供應問題」,包括核電,此番話讓外界好奇是否在暗示賴政府接受核能?對此,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威脅世界人類最大的環境災難,早已不是核能污染,而是碳排放污染,呼籲總統賴清德等民進黨政府高層掌握世界能源發展的最新趨勢,不要再昧於形勢,直至今日還在莫名其妙地反核,林義雄當年反核的主張已經過時。
張庭維
2025-03-12 13:05
新聞
政治
直言全世界只剩台灣在廢核!李鴻源示警:戰時敵人做這事台灣就掛了
台灣核電廠因運轉執照到期停運,各界憂心電力供給不足問題,也關注核電是否會延役,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中天新聞》節目表示,台灣大概是全世界唯二在終極廢核的國家,不應該把核能妖魔化。
周幸容
2025-03-10 08:10
新聞
政治
軍事
兵推曝台灣能源風險達「緊急狀態」 AIT前處長司徒文不解:缺電為何反核?
屏東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停機,等同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而繼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疑台電劃裁撤「核能發電處」後,今(6)日核三廠又驚傳冷卻水塔火警,讓核能議題再度引發關注。另外,在TTX區域安全兵推「能源穩定」動次中,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現場一句,「為什麼台灣政府要反對核能?」的疑問,亦引發討論。
李瑋萱
2025-03-06 15:5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社運人入閣 反挫責任內閣憲政原理
環保立委洪申翰接任勞長。台灣民主憲政運作非常稚嫩,去年大選後,錯失聯合政府的契機。如今不夠政治的社運人任閣,權充救火隊,讓以政黨政治、責任內閣的憲政原理,更難實踐。
邱子安
2024-12-14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日相石破茂致電恭賀「被團協」:廢除核武,需有現實的因應作為
日本首相石破茂12日致電「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簡稱被團協)代表委員祝賀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並表達「雖然最終是要廢除核武器,但必須採取現實的因應作為」的看法。
中央社
2024-10-12 1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日本被團協」為何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朝日新聞》專訪諾獎委員會主席弗里德尼斯
202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由「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日本原子彈與氫彈受害者協會,簡稱「被團協」)獲得殊榮,日媒也稱「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令全世界感到驚訝」。《朝日新聞》專訪諾獎委員會主席約爾根・弗里德尼斯(JørgenFridnes),並稱其中關係到這為史上最年輕主席的決斷。
國際中心
2024-10-12 11:00
新聞
國際
歷史
2024諾貝爾和平獎:表彰追求「無核武世界」的努力,原爆倖存者「日本被團協」獲殊榮
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1日揭曉,由「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NihonHidankyo,即日本原子彈與氫彈受害者協會,以下簡稱「被團協」)獲得殊榮。諾貝爾獎官網的聲明指出,這個由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組成的草根運動,因其追求無核武器世界所做的努力,以及透過見證人來表明絕對不能再使用核武而獲獎。
國際中心
2024-10-11 17:5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卡住總預算的高金素梅 20年前從立委明星飛快轉型為明星立委
立法院第二會期剛開議,就發生總預算案遭退回的激烈朝野攻防,還讓總統兼執政黨主席的賴清德要求黨籍立委總動員。而中央政府總預算未依法增編原住民禁伐補償,遭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提案退回總預算,正是引燃這波朝野攻防的導火線。
陳芝萱
2024-09-28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基興觀點:經濟部長為烏紗帽而放棄專業
三個月前,經濟部長郭智輝說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立委反問,難道企業界會覺得電價越貴越好嗎?
林基興
2024-09-26 06: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李敏觀點:務實能源工作者的建言
不久前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討論能源議題,執政者口口聲聲的說核電不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而是能源選項的「多選題」。但委員會對臺灣企業購買無碳電力無門的苦難,視而不見,還是以回答是非題的態度,將核電排除在臺灣的能源選項之外。有媒體說委員會的討論是「反核」與「擁核」的論戰,更明確來說應該是「理想主義者」與「務實工作者」間的對壘。
李敏
2024-09-10 06:30
新聞
政治
揪賴清德昔「這話」不反核 黃士修揭翻轉關鍵人物:將對抗舊的利益結構
前總統蔡英文任內曾提出「2025非核家園」計畫,總統賴清德過往競選期間也承諾將延續此政策,但由賴清德親自領軍擔任召集人的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卻多次公開表示挺核立場。對此,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23日在節目《阿姊反抗軍》上指出,賴清德其實並不反核,但因身為民進黨成員,所以身上有些包袱。
陳明遠
2024-08-24 08:1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能源政策轉向?王世堅喊話約束「核能三兄弟」:別平白無故拆人神主牌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首度召開會議,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能源並非「擁核或反核」是非題,而是多元的選擇題,外界質疑民進黨非核家園立場鬆動。對此,民進黨立委王世堅9日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認同「賴清德沒有要反核,只是要結束傳統核電廠,接受新核能技術」,並認為賴清德應該要多加約束「核能三兄弟」只有知識,沒有常識的說法。
許詠晴
2024-08-11 20:1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總統心事誰人知!「要就光明正大」 童子賢測風向民進黨對賴清德疑慮深
AI(人工智慧)和半導體產業進入爆發期,台灣電力需求日益增加,隨著核三廠1號機7月27日正式除役,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日媒專訪談及能源議題,被解讀為鬆口「2030年重啟核電」,再讓核能成為輿論焦點。值得注意的是,總統賴清德近期都稱尊重多元意見、有討論空間,如此曖昧不明的說法,賴清德內心的究竟在想什麼?
賴慧津
2024-08-04 08:20
新聞
政治
卓榮泰鬆口重啟核電?李彥秀指戳破不缺電的謊言:踢翻民進黨反核神主牌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台灣核能發電量於2025年歸零,但未來是否還會重啟核電,有討論的空間。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1)日表示,卓榮泰的發言戳破了民進黨長期不缺電的天大謊言,更踢翻了民進黨過去長期「反核」的意識形態神主牌。
戴祺修
2024-08-01 10:3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基興觀點:當權者不知與時俱進而拖累國運
民進黨死抱反核神主牌,而又不知與時俱進。範例是誇稱綠電已超越核能,如去年10月28日蔡總統與12月27日賴副總統與今年7月3日鄭副院長所言。另外是擔心核安與核廢,但核能界知恥善進而早非吳下阿蒙,核廢已有芬蘭奧爾基洛托(Olkiluoto)最終處置場,於2004年動工,今年啟用,是世界上首座高階核廢料處置場。當地居民密切參與,理解科技後,信任專家與政府處理。
林基興
2024-07-23 06:30
新聞
政治
指「反核四」與「反核」是兩回事 李遠哲曝核四問題:太多利益分配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10日排審藍委擬具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修正草案,擬為核電廠延役解套,數個民團為此於9日號召民眾在立法院外集結表達反對。對此,將出任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提醒,「反核」與「反核四」是兩回事,當時因政治上的利益分配,將核四交由20年未蓋核電廠的公司承包,才讓人認為核四是拚裝車。
林湘淇
2024-07-10 08: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