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反華 文章列表
#
反華
約 7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推動美國各州反華立法的遊說者是何許人也
最近一天的上午,邁克爾·魯奇(MichaelLucci)現身位於鳳凰城的亞利桑那州議會大廈(ArizonaStateCapitol),以支持他參與起草的三項旨在削弱中國影響力的法案,其中一項法案將要求該州退休基金出售數以十億美元計的中國證券投資。
James T. Areddy
2025-04-09 12:15
新聞
國際
華裔終身職教授不明原因被解聘,FBI同日突擊搜索住所!南華早報:「中國行動計劃」恐死灰復燃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3月28日突擊搜查印第安納大學華裔教授王曉峰(XiaofengWang)位於印州的住所,並「拒絕透露」搜查理由。香港《南華早報》指出,這起突擊行動令人想起川普第一任期的「中國行動計畫」,打擊涉嫌間諜行為的在美華人。然而,對華裔美國學者大刀闊斧的「抄家」行動,恐怕已經威脅到學術自由。
吳辰君
2025-04-01 1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為何說美國駐華大使「友台反華」?珀杜對「川普2.0」的美中關係有何影響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提名共和黨前參議員戴維·珀杜(DavidPerdue,蒲度)為下一任駐華大使。
BBC News 中文
2024-12-11 09:25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人物》「中共同路人」還是「中國老司機」?賀錦麗欽點的「老白男」搭檔,如何挑動美國敏感的反中神經?
打從拜登(JoeBiden)宣布退選,交棒賀錦麗(KamalaHarris)接班以來,誰會成為其副手搭檔,成為了近期美國大選的熱門話題。賀錦麗緊鑼密鼓在華府官邸展開面試,當地時間8月6日人選「千呼萬喚始出來」,由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Walz)雀屏中選。這位現年60歲的「老白男」出線,令眾人跌破眼鏡。而華茲在當前美國政壇擁有極其特殊又難得的「中國經驗」,讓美國總統大選快速升溫,就華茲的中國背景針鋒相對。
張鈞凱
2024-08-10 08:00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商業
世界
美國禁止進口「5家中國公司」產品!涉強迫維吾爾族勞動…陸方急發聲:反華勢力的惡劣謊言
中國2014年開始設立新疆再教育營,雖據官方描述稱該機構為「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讓境內受極端思想影響的少數民族學習通用語言、職業技能及去極端化,好讓未來正常回歸社會生活,但中國此舉也掀起外界關注與批評,新疆再教育營更被稱為「集中營」,認為其侵犯少蘇民族人權。對此,美國政府日前更直接點名5家中國公司涉嫌侵犯維吾爾人人權,為此也將禁止進口相關公司的產品。
古靜兒
2024-08-09 11:06
VIP
國際
國內
大國博弈
籲各國阻止習近平動武 IPAC歐洲議會重量級議員:台灣有事,全球都有事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30日在台北舉行,討論聚焦台海和平。作為歐洲議會裡最懂中國的議員,歐洲議會重量級議員包瑞翰指出,若台灣有事,將不僅僅是台灣有事,而是全世界都有事。
蔡娪嫣
2024-07-31 08: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IPAC場內熱鬧「反華」 場外群眾抗議西方政客製造兩岸對立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前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第4屆年會30日在台北登場,大會通過決議指出,聯大第2758號決議沒有提及台灣、沒有處理台灣的政治地位,也沒有主張中國對台主權;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LukedePulford)在會後國際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台灣加入IPAC。場外則有民間團體「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發動群眾抗議,反對民進黨政府與IPAC破壞台海和平穩定。
兩岸中心
2024-07-30 17:32
新聞
國際
兩岸
所有入境中國者,都會被查手機?中國國安部:這是反華敵對勢力的「造謠抹黑」
中國國安部4月底發布新規,允許執法人員有權「檢查」民眾的電子設備;隨後有媒體消息指出,在新規7月正式上路之前,深圳、上海等地的海關便已提前開始行動,查驗入境者的手機和電腦。不過,中國國安部週二(5月28日)公開反駁此事。
德國之聲
2024-05-28 16:35
風生活
國際
財經
商業
熱議華爾街
經濟
國際熱議》「中國電池廠,NO!」,綠色「反華風暴」在全美暴發,中國新能源全球霸主地位恐將不保?
中國在綠能發展上領先全球,近年在全美各地也加快投資步調,但卻遭遇逆風,有些在美的中國公司現在正遭遇一場反華情緒風暴。
金牛幫幫忙
2023-04-18 19:07
國際
兩岸
歷史
在不信任外界的中國,如何報導真相?CNN首任北京分社社長:這是駐華記者的共同挑戰
曾在1987年至1995年擔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任北京分社社長的齊邁可(MikeChinoy)日前出版新書《報導中國:在人民共和國的美國記者口述歷史》(AssignmentChina:AnOralHistoryofAmericanJournalistsinthePeople'sRepublic)。該書通過對100多位曾報導過中國的美國新聞記者的採訪,講述自1945年中國國共內戰直到當下這70多年來美國媒體對中國報導的變遷。
美國之音
2023-03-20 17:59
評論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白紙運動後的省思—全面清零與解除封控
當大陸當局從善如流全面解除封控後,拆除各地方艙醫院,果然大陸各地疫情陸續出現爆增情況,清冠藥與快篩等醫藥物資缺乏下,世界各國和蔡政府以看好戲的心態,非但沒有防疫物資提供的人道援助的意思表示及實際動作,反而還責怪大陸遽然解除封控,大陸不管怎麼做,受到責駡與譴責聲言未曾停過。
劉性仁
2022-12-24 15: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國疫情政治化造成的亞裔歧視至今難以消除
美國涉亞裔不當言論一段時間以來甚囂塵上。近日,一些亞裔美國政治家發聲,反對政界在中期選舉期間繼續以此大做文章。根據美國「停止對亞裔仇恨組織」(StopAAPIHate)上月早些時候發佈的一份名為《指責遊戲》的報告,在這類不當言論的煽動下,亞裔人士被當成新冠疫情和美國經濟、國家安全問題的罪魁禍首。該報告分析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間發生的11467起仇恨亞太裔人士事件。結果發現,2255起事件(約20%)與諉過亞裔的煽動性言論有關,而且其中96%與將新冠疫情歸咎於亞裔有關。
馬瑞
2022-12-13 13:30
國際
兩岸
比北韓還討人厭!中國與南韓建交30周年,南韓人反中程度卻來到「史上新高」
1992年8月24日,南韓與中國建立邦交,而2022年適逢雙方建交30周年,但《韓國先驅報》22日表示,根據南韓民調公司「韓國研究」調查結果,南韓人對中國的好感度比對北韓還低,而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更稱,南韓對中國的不喜歡程度來到「史上最高」。
簡恒宇
2022-08-25 03: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烏克蘭第八課 —安倍:台灣不是國家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台灣與烏克蘭不同,因為台美間有「台灣關係法」。不過我們知道「台灣關係法」是刻意模糊的政治文本,並未說清一旦兩岸開打,美國要做什麼。對於此,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再一次呼籲美國對台政策改為戰略清晰。
雁默
2022-04-22 14:00
新聞
政治
遭點名「暗獨」 陳以信稱支持中華民國非反華、林為洲:台灣人都是台獨?
陸媒「人民政協報」14日稱,台獨不是只有一股勢力,包括「明獨」的民進黨和「暗獨」的國民黨少數派。還指後者對兩岸關係破壞力比綠營「明獨」更大;並點名藍委陳以信、林為洲是「暗獨人士」。陳以信今(15)日回應,自己最支持中華民國,而支持中華民國絕不是反華,他最反對的是台獨;林為洲則指中華民國就是主權獨立國家,「若這樣是台獨,台灣大部分人都是台獨。」
潘維庭
2022-02-15 21:08
新聞
國際
兩岸
把外媒打為「境外反華媒體」?西方記者在中國採訪遭檢舉,舉報者獲當局獎勵
在中國境內採訪的外國媒體,飽受由政府與民族主義者促成的騷擾與恐嚇,繼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叫罵「無國界記者」組織是「擋路的野狗」,近日地方政府的一項新聞稿更透露──外媒與受訪者恐遭到官員「舉報」。
蔡娪嫣
2021-10-11 17:10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全裸登上《PlayBoy》、自爆和88位異性交往!白靈演好萊塢反華電影被禁播,20年後竟能參演央視紀錄片
2016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中國中央電視臺軍事節目中心推出8集大型文獻紀錄片《震撼世界的長征》。然而,一個華人女星的出現,卻讓這部作品播出後,掀起巨大的爭議。有網友起底,這位女演員不僅經常在美國一些B級片裡扮演醜化華人的銀幕形象,更重要的是,1997年,她還曾與美國男星、狂熱的藏獨支持者理查·基爾(RichardGere)等人一起出演《紅色角落》,而這是一部「借虛構的美國商人在華投資時遭到迫害和不公平待遇,來汙衊中國國家幹部,歪曲中國現行司法制度」的反華電影,上映不久在中國大陸就被禁映。
多維新聞
2021-08-13 16:18
新聞
國際
兩岸
對台灣情義相挺,讓北京氣炸!中國政府召回大使,警告立陶宛別做「反華炮灰」
東歐國家立陶宛近來與中國交惡、並與台灣往來密切。今年5月,立陶宛外長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6月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新冠疫苗,7月台灣更破天荒在立陶宛開設「台灣代表處」。北京當局對此多次抗議,10日更決定召回駐立陶宛大使,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中國外交部聲稱,立陶宛政府不顧「不顧中方反覆交涉、曉以利害」,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違背雙方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李忠謙
2021-08-10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的「疫苗外交」失敗了嗎?泰國與印尼轉向「非中國疫苗」,帶有「反華情緒」的反疫苗訊息正在蔓延
在亞洲各地,中國疫苗在為人們防禦新冠病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百萬人正在接種中國的科興(Sinovac)或國藥(Sinopharm)疫苗。
BBC News 中文
2021-07-20 1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倫敦「人民法庭」審判中國踐踏新疆維吾爾人權!北京斥為「反華鬧劇」
一個審議中國政府據稱在新疆踐踏人權的行為是否構成種族滅絕的民間法庭星期五(6月4日)在倫敦開庭。證人聲稱拘留營內的維吾爾經常受到羞辱、酷刑和虐待。
美國之音
2021-06-06 15: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