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中美關係 文章列表
#
台中美關係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重磅專訪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2.0時代,中東恐再掀波瀾?耶路撒冷郵報前總編預言2大進展
「川普2.0」時代正式來臨,中東局將出現什麼變化?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前總編輯雅科夫.卡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預言,「川普不僅想徹底終止以哈戰爭,還想推動更大規模的《亞伯拉罕協議》,讓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這不僅將徹底改變中東局勢,還將為以色列打開伊斯蘭世界的大門。」
王秋燕
2025-01-24 09:00
風生活
科技
世界
美管制「晶片必要工具」EDA出口!中國半導體工廠恐陷入災難
美國商務部宣布管制開發3奈米以下的EDA軟體出口,產業專家表示,EDA是半導體開發晶片的必要工具,美國禁令將影響中國先進製程推進,未來是否擴大管制值得關注。
中央社
2022-08-16 01:30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史上唯一訪台美國總統!艾森豪62年前「高規格禮遇」行程曝光,大批熱情群眾夾道歡迎
多間媒體盛傳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Pelosi)會在8月份率領代表團訪問台灣,事件引起中國政府不滿,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美國國會要嚴格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又聲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其實,即使是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前,該國也甚少高級官員到訪台灣,其中一個經典時刻是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D.Eisenhower)訪台。
*CUP
2022-08-03 01:23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拜登和習近平會把台灣當交易籌碼?
中國外交事務負責人楊潔篪在美國領土阿拉斯加上表演了一場驚動全球的戰狼外交戲碼,接下來美中外交怎麼演下去?最近傳出北京與華府將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合作,而且可能把台灣當交易籌碼,有可能嗎?
主筆室
2021-03-24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鳳梨之禍─兩岸的危機或轉機
中國大陸的海關總署於2月26日突然發布暫停台灣鳳梨的輸入,其理由為曾多次從台灣進口的鳳梨中檢驗出介殼蟲,為防範大陸自身植物疫情的風險,故停止台灣鳳梨的進口,這看起來貌似合理的一紙行政文書,背後是否藏著兩岸關係的波濤洶湧,值得我們關注。
周皜臣
2021-03-04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經濟
美中衝突的「最大受益者」、還是兩強對峙的「拳擊沙包」?BBC這麼看「護國神山」台積電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春節前夕首次前往台灣證券交易所賀其成立60週年。蔡英文在當日強調台灣的「牛市」已到來。
BBC News 中文
2021-02-26 12: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卸任前抗中升級!中國視為「最後的瘋狂」,拜登政府是否會改弦易轍?
部分中國學者將之形容為川普(DonaldTrump)總統「最後的瘋狂」,試圖留給新任總統「負面的政治遺產」,無法逆轉其抗中的基調。他們認為,美中關係未來要改善,拜登要先對中國釋出橄欖枝;或者兩國都要「雙擱置」彼此的挑釁政策,才能在未來的競爭關係中找出合作的空間。屆時,中國也會對拜登釋出善意,送給拜登的「見面禮」可能包括新冠疫苗、如期履行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甚至南海等熱點區域的戰略和軍事收縮等。
美國之音
2020-11-26 1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拜登當選兩岸軍備競賽將暫緩」學者建議:蔡英文須調整親美仇中路線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有望入主白宮,對此成大政治系教授周志杰認為,若拜登當選,兩岸軍備競賽會稍歇。
方莉婷
2020-11-07 08:40
新聞
政治
「川普若連任,兩岸會出大事!」蘇起:美國沒辦法保護台灣
美國總統大選從11月4日陸續開票,開了2天都還沒有結果,截至今日上午為止,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以264張選舉人票領先現任總統川普的214張,拜登入主白宮機會大。而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在5日論壇指出,川普假如當選,兩岸可能會出大事,很多人以為美國會保護台灣,但川普根本沒辦法做這樣的統帥。
方莉婷
2020-11-06 19:04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台灣與美國的「十月驚奇」
時至今日距美國大選僅剩不到三十天的時間,而10月這個在大選結果揭曉前的最後一個月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素來研究國際事務學者也把這關鍵的一個月所發生的有可能改變選舉結果的事件稱之為「十月驚奇」。
丁翊凱
2020-10-08 06: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多維觀點》兩岸關係,不是只有看向北京
拜前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一路綿延到科技戰、軍事緊張,以及伴隨美國大選緊迫倒數,選情堪憂卻忘情「反中」的川普(DonaldTrump)頻藉「台灣牌」向北京示威所賜,這一兩年來,台灣的新聞畫面似乎也某種程度上擺脫了過去行車記錄器式的報導內容,對於中美對抗的國際大勢投以一定關注。台灣的輿論也同樣在這一兩年間,視野霎時變得很「國際」,看向太平洋兩端的同時,反身自信了台灣自己其實「也很國際」,不再是那個困於兩岸,曾經風雨飄搖、亞細亞的孤兒。
陳鄭為
2020-09-22 06: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弘安觀點:台海風雲急中美演戲,台灣搶戲準備好了嗎?
中共於近期大動作軍演,八月(一個月內)在四個海域,渤海灣、東海、南海、黃海等區域進行九場大型軍演;為牽制大陸,美國和10國盟軍的環太平洋同步軍演也如火如荼,並於8月31日結束。雙邊出動最精良的陸海空武器、飛機船艦精銳盡出,互相牽制的意味相當濃厚。筆者認為,事實上大陸和美國軍方仍維持雙邊溝通管道,目前解放軍也沒有在東南沿海進行戰爭整備的跡象,應該只是虛張聲勢,希望對台美施壓。
弘安
2020-09-04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安全也不和平
蔡英文政府邁入第二任,川普政府則要拼連任,兩岸關係的難題仍舊是:缺乏和平的保障與互信。既是兩岸之間的雙邊關係,就最好不要尋求第三方的介入。然而,自蔡英文政府第二任始,與美國川普政府不僅親近,還幾乎樣樣買單。
黑色正義
2020-09-03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民主黨黨綱「刪掉一中政策」!北京重提台灣是「中美關係最敏感問題」
美國民主黨最新黨綱在涉及台灣部分移除了「一中政策」。中國外交部今天稱,台灣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並指「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中央社
2020-08-22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李登輝遺體今火化,BBC回顧台灣首位民選總統的歷史遺產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於7月30日逝世,享年98歲。台北時間14日清晨6點30分,從台北榮民總醫院移靈到台北濟南教會,進行追思禮拜。
BBC News 中文
2020-08-14 11:4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不只艾薩要來!美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證實:華府擬派「閣員級官員」赴台弔唁李登輝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4日即將率團訪問台灣,這是自1979年美台斷交以來美國最高等級內閣官員對台灣的訪問,川普總統的決定不出所料引來北京的強烈反對,不過多位美國國會議員對美國多年來終於再度有閣員級官員訪台表示肯定與欣慰,分析人士也說,這是美國對北京發出的重要政治信號。
美國之音
2020-08-06 11: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美雙方「新冷戰」台灣應如履薄冰
中美關係近期緊張升高,再加上外交衝突加劇,川普政府在7月21日無預警要求中國,在3天內要關閉在德州休士頓的總領事館,並指控其為情報中心。中國隨後也宣佈關閉美國駐成都的總領事館,這可以說是雙方自1979年1月建交以來,外交狀況最差的時候,讓人感覺「新冷戰」來了。
艾力克斯
2020-08-03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多維觀點》台灣正成為美國抗中的「衝組」
夏日炎炎,兩岸關係卻不見回溫。7月3日,大陸東南衛視兩名駐台記者「被驅逐出境」,從通知到離境不到48小時,猶如狂風掃落葉,讓國台辦揚言「後果自負」。同時,在大學指考後,陸委會大發文宣「提醒」赴陸就學風險,也引來陸方反擊。這些事件似乎都與中美近期在媒體、人才等多領域對抗有關,難道台灣正成為美國抗中「衝組」嗎?
楊家鑫
2020-08-03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VIP
新新聞》美中擦槍走火,台海恐滑向熱戰
從《港區國安法》六月底生效以來,原本就激烈對抗的中美關係急遽惡化。七月解放軍在西沙海域軍演,美軍也罕見出動尼米茲號、雷根號雙航母進入南海大秀肌肉。十三日美國國務院發布「南海聲明」,認定中國的南海主權主張非法,更讓各方憂心中美在南海將有爆發局部戰爭的風險。
晏明強
2020-07-23 1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連任有風險,蔡英文怎麼辦?
美國輿論界「反川」媒體與「挺川」媒體各自有之,但唯一的共識與交集處,就是川普能否在年底大選順利連任,已經逐漸浮現共同的答案,那就是「難中有難」。筆者不點名「挺川」與「反川」媒體各自為何者,但觀察「福斯」媒體集團的輿情走向,參照可信民調的演變趨勢,年底大選的選舉人與直選兩者票數,恐怕會有共同的結果,不再重蹈2016年的覆轍。
林青弘
2020-07-13 06: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