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北藝術節 文章列表
#
台北藝術節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臺北藝術節《洗頭》 透過手機探索人際交往與親密接觸
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成員張剛華,於今年臺北藝術節呈現作品《洗頭》,採線上展演方式,以一對一洗頭過程中的「暫時性親密」為出發點,結合手機觀看及不同文化語境的田野調查,探索當代的人際交往與互動。演出分為「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部分,於9月18日至26日間呈現8場。
劉曉柔
2021-09-23 18:09
新聞
國內
藝文
北藝中心提前吹響開幕號角 打造藝文產業人才創育基地
台北市民的藝文聖地又有更多選擇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明(2021)年中完工,預計於後年下半年開幕,展開一系列精采的開幕慶典。北藝中心好事多磨,雖然建造期間歷經波折,卻讓北藝中心能更充裕、完整地整備資源,在藝術人才養成與產業營運規劃上蓄積更加豐沛驚人的能量。
邢長玲
2020-10-31 14: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文化
跨越傳統與現代》來台演出20年心血巨作 泰國當代舞蹈大師的隔離14天心得很獨特
「現在演出的傳統舞蹈都不傳統了,因為用現代的概念去呈現,那就不再是傳統舞蹈」,學習傳統宮廷歌劇「箜舞」(又譯孔劇)出身的泰國當代舞蹈家皮歇,對於傳統和現代的舞蹈做出區別,而他這次為台北藝術節演出的全新作品「No.60」,更是花了近20年時間才完成。另外,皮歇也依照防疫規定隔離14天,問起這段體驗,他竟然說有點懷念。
簡恒宇
2020-08-05 07:00
風影音
國際
有人落淚、有人驚叫...... 綑綁過程是繩縛藝術的精華所在!新加坡藝術家郭奕麟綁出表演者與觀眾新關係
「繩縛表演的重點在於綑綁過程,像是茶道不單只是喝茶,而是泡茶的過程」,新加坡藝術家郭奕麟強調,繩縛表演想要呈現的不是綑綁後的樣子,而是在綑綁的過程中,與表演空間中的人事物建立一種關係,「綁人的人、被綁的人及觀看的人,每個人都會給予彼此不同的感受」,這也是郭奕麟想要進行繩縛演出的動機。他也強調,亞洲並非外界所想的保守,不少人都熟悉繩縛藝術。
簡恒宇
2019-09-13 10: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遊走慾望邊緣,劇場裡如何大玩綑綁、馴服?澳洲藝術家陸奇引領觀眾投入信任冒險
2019台北藝術節上演的話題之作《束縛》,由來自澳洲的藝術家陸奇與新加坡藝術家郭奕麟共同創作,他們用舞蹈、繩結、各種裝置與被綁縛的道具打造出「劇場空間裡的臨時社群」,以「綑綁」去「鬆綁」所有人的拘束感,帶領觀眾融進舞台,變成「被觀之眾」,堪稱一場大膽又前衛的劇場實驗。
蔡娪嫣
2019-09-13 09: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歷史
召喚舞蹈大師土方巽的魂魄,跳起痙攣扭曲的暗黑舞踏:大膽「與鬼共舞」的新加坡藝術家徐家輝
新加坡藝術家徐家輝在2019台北藝術節首度上演的舞踏表演「極黑之暗」,試圖以數位技術搭建人與另一個世界的溝通管道。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徐家輝表示,他花費2年的時間蒐集資料,透過巫女接觸日本已故舞踏大師土方巽的靈魂,邀請逝者共同編舞、上台表演。
蔡娪嫣
2019-08-28 1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文化
一個Chinese,各自解讀》華人、漢族、祖籍...... 中國藝術家小珂、子涵創作《中文名》聆聽不同聲音
Chinese這個詞是指中國人?中華民族?還是有其他意思?由於曾長時間在外國創作演出,讓中國當代藝術家小珂與子涵2人對身分認同有很大的感觸,因此開始創作《中文名》,透過訪談調研方式,共同探索關於Chinese的各類解讀。當問及中國的「狼性」,小珂與子涵接受《風傳媒》專訪時稱,「狼性」早已是過去式,直言台灣與中國似乎總是「活在對方的過去」。
簡恒宇
2019-08-28 08: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文化
「大家都想要統一!」南韓編舞教母安銀美首度來台灣演出 最大心願是「北韓跳,南韓舞」
頂著光頭、穿著俏皮的南韓編舞家安銀美,在南韓舞蹈界有著崇高地位,被譽為「編舞教母」的她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充滿年輕朝氣、平易近人。已是第2次來到台灣的安銀美,卻是首度在台灣表演作品,由南韓人呈現北韓舞蹈,「當時把作品命名《南韓跳,北韓舞》還有點擔心引發爭議,但之後豁出去了」,她用堅定的語氣說,因為大家都想要統一,而舞蹈是共通的語言。
簡恒宇
2019-08-24 15:30
新聞
國內
藝文
Together Create!一起寫劇本、做節目 台北藝術節盼打開藝術與社會對話
除了坐在台下看表演,台灣近年也吹起參與式、沉浸式劇場風潮,邀請觀眾加入的演出形式逐漸蔚為風潮。今年度台北藝術節,則更加擴張參與的概念,透過opensource模式,除了重新詮釋經典舞碼、劇作外,還要邀請觀眾一起參與製作、寫劇本,策展人鄧富權表示,「不只是邀請觀眾join,是togethercreate。」
吳尚軒
2019-05-22 20: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文化
「灣生」阿嬤島、黃金島、越南神話島、菲律賓移工島... 用一杯酒體驗人生酸甜苦辣,歡迎來到「島嶼酒吧」
國家二級古蹟裡面竟然有間酒吧!走到中山堂3樓,眼前首先看到的是投影在牆面上的酒吧「選單」,上面列著每位「島主」會為客人特調的雞尾酒,這個結合台灣與外國11位藝術家共同呈現的表演藝術作品「島嶼酒吧」,藉由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的酒吧,傳遞灣生、移工、被殖民者等少數群體的記憶與歷史,不過特別的是這個作品的靈感來源,竟是台灣台北市林森北路上的酒吧。
魏嘉瑀
2018-09-22 12:0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藝文
咀嚼聲、跳蛋震動都能作為素材!台北藝術節《噪集》即興撞擊出音樂的各式可能
若說廟會南管、大自然的蟲鳴鳥叫都可以融合成全新的音樂,一般人或許還能想像,但若是連咀嚼聲、跳蛋震動都能作為素材,是否就有點跳脫一般對音樂想像的框架了?本次台北藝術節《噪集》節目,將邀請18位國內外聲響藝術家,以生活周遭各式大大小小的聲音,探索音樂更多前衛的潛力。
吳尚軒
2018-09-08 15:20
新聞
國際
藝文
文化
從金融危機看到西方白人的推卸責任 新加坡藝術家何銳安用影像「拷問」當代經濟殖民主義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重創東亞,也讓曾被稱為「亞洲奇蹟」的日本、南韓、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國,數十年快速經濟成長時代畫下終點,此後十年東亞各國的經濟及社會仍活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中。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亞洲市場也未能倖免於難。新加坡藝術家何銳安觀察,兩次金融危機後,他觀察到西方白人都將責任推卸到其他族群身上,也啟發他透過影像,反思全球金融體系中存在的種族歧視。
魏嘉瑀
2018-08-25 14:20
新聞
國際
藝文
借投影機給勞團就是反政府行為!南韓藝術家揭開朴槿惠「荒謬至極」的藝文黑名單
「有人只是因為出借投影機給勞工團體,就被列入黑名單。」南韓獨立製作人、首爾限界劇場節藝術總監林仁子表示,2016年南韓「藝文黑名單」被媒體踢爆時,她在廣播聽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時間覺得震驚、難以置信,至今依然不敢置信自己被列入黑名單的林仁子說:「都已經什麼時代了,竟然還有這種事,我不敢相信」,而她來到台灣,在台北藝術節活動中,訴說這段南韓藝文界的「黑歷史」。
魏嘉瑀
2018-08-25 14:1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文化
台北藝術節首位外籍策展人視角》打破藝術是「高級享受」迷思 鄧富權讓表演走進日常生活
「這次藝術節活動不是給大眾娛樂性質太重的東西,內容並非純享樂,而是希望帶動反思」,台北藝術節舉辦20年來首位外籍策展人鄧富權,努力讓台灣民眾看見藝術不一樣的一面,打破過去認為藝術是「高檔娛樂」的錯誤觀念,因此這次邀集眾多東南亞和台灣本土藝術家演出,帶領觀眾一起反思社會議題,同時與表演者互動;此外,鄧富權期許售票系統對外籍人士更友善。
魏嘉瑀
2018-08-25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相隔80年的歷史交錯》當圍棋世紀對決遇上社會運動 杜詠琪導演藉《手談坐隱》反思社運、探索身分
1933年,當時年僅19歲的中國棋士吳清源,從16名日本頂尖圍棋高手脫穎而出,獲得與日本圍棋名人「本因坊秀哉」對弈的機會,展開「世紀之決戰」。2013年,一群澳門民眾首度要求澳門特區高官下台,發起「六三O運動」,前往達官貴人居住的主教山「散步」,與嚴陣以待的警方爆發衝突。這兩起相隔80年的歷史事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在澳門新銳導演杜詠琪的巧手之下,兩者幻化為澳門罕見,以社運為主題的舞台劇《手談坐隱》,交互辯證,探索身分、權力關係與社運價值。
蔡亦寧
2018-08-25 14:0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藝文
文化
同性藝文劇場在家鄉被列18禁,新加坡導演陳立婷:台灣是LGBT天堂,能自信表達我是「T」
「來台灣之前,覺得這裡是LGBT天堂,這邊對『T』很包容,可以很自信地說我是『T』。」受邀參與台北藝術節的新加坡導演陳立婷,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比較台灣和新加坡對LGBT包容度的差異。她指出,新加坡政府對同志議題的藝文作品審查限制較多,她自編自導的劇場作品《不男不女》有一幕女同志情侶親吻的戲,被星國審查官員詢問:「這個親是怎麼個親法呢?深吻還是蜻蜓點水?」
蔡娪嫣
2018-08-19 09:2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文化
「我用這部劇向母親出櫃」新加坡導演陳立婷以藝術對抗偏見:「T」做為一種性別,真的很美!
11日、12日受邀在台北藝術節演出的新加坡戲劇作品《不男不女》,講述不同性傾向的人們如何看待,與社會期許不符的自己,劇中角色有:一名向母親出櫃的「T」、一對想生兒育女的女同志伴侶,2名急於擺脫單身的直男,其中一人懷著羞於告人的祕密──男性女乳症。導演兼編劇陳立婷說:「我用這齣劇向母親出櫃。這裡面每個角色,都有我的影子。」
蔡娪嫣
2018-08-19 09:2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藝文
文化
清秀佳人脫衣變「舞男」!菲律賓編舞家打破性別限制 展現雄性誘惑舞蹈「猛男舞」
隨著音樂緩慢的節拍,不停擺動身體,做出挑逗、性感的姿勢,這是菲律賓本土文化的「猛男舞」,也就是由男性為主要表演者,但留著烏黑長髮,有著秀氣臉龐的伊薩,跨越生理性別的限制,成為第1位以女體呈現猛男舞的舞者,而她完全投入,把自己當作舞男,裸露上身演出,透過肢體傳達的動態語言,讓觀眾反思身體與性別的關係,只是那麼大膽的演出,她的母親至今仍沒看過。
簡恒宇
2018-08-19 08:1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藝文
文化
女權、移工、同志》「台灣習以為常的事,外國卻覺得進步」 獨立製作人藍貝芝用戲劇開啟對話大門
「社會運動這種事在台灣稀鬆平常,LGBT議題也是見怪不怪」,台北藝術節獨立製作人藍貝芝聊著這次邀集來台演出的作品《手談坐隱》和《不男不女》,這2部作品分別由澳門導演杜詠琪和新加坡導演陳立婷執導,「我們(台灣)覺得示威抗議、談論LGBT很普通,但從她們外國人的眼中看來,是很進步的一步」,藍貝芝希望藉由藝術作品,促成對話,對議題尋找差異與共鳴。
簡恒宇
2018-08-10 16:00
風影音
國際
藝文
文化
孤單到只能跟電鍋說話... 南韓藝術家用三台電子鍋「說書」剖析當代年輕人的寂寞與無助
「一句『飯煮好了』把我從強烈的沮喪中拉回現實,我竟然感覺釋懷,也誕生了這個作品。」南韓藝術家具滋昰回憶,2016年他在荷蘭聽聞高中好友自殺身亡的消息,他一個人在家煮飯,難過、不捨、疑惑...各種情緒盤踞他的腦中,突然一句來自電子鍋的機械性話語,將他拉回現實。他說:「電子鍋打破寂靜,我有種放鬆的感覺,卻又有強烈的孤獨感。」
魏嘉瑀
2018-08-10 07: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