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大公衛 文章列表
#
台大公衛
約 1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4助理中「唯一不認罪」!台大公衛文「6次強調沒有參與浮報」…高虹安回應了
新竹市長高虹安遭控任職立委期間涉嫌詐領、浮報助理加班費共計46萬餘元,台北地院今(2)日傳喚時任高虹安辦公室公關主任台大「公衛文」王郁文出庭說明。王郁文以一身全白套裝趕抵北院時,對於媒體追問不發一語,而庭訊時,她強調自己有加班,依法可領取加班費,但否認同盟犯罪,且多達6次強調自己並無參與浮報行為。
周育信
2023-10-02 12:17
新聞
國內
台灣仍未走出疫情陰霾?公衛專家曝數據示警:新冠會是今年的第六大死因
根據數據顯示,台灣新冠肺炎在2023年1月到6月期間累積死亡人數達5962人,新冠疫情仍未消散。對此,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在臉書指出,這個數字很接近2022年1月到6月累積的6625人,顯示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地方化流行後的2023年仍然嚴重,目前是世界上少數新冠疫情嚴重的國家之一。今年下半年如果台灣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維持在上半年的數量不降,全年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1萬人,這個狀況如果沒有改善的話,新冠肺炎會是2023年的第六大死因,可以預期今年仍然會是台灣新冠肺炎以高死亡數流行的一年。
張庭維
2023-07-11 11:36
新聞
政治
室內戴口罩將解禁 台大公衛教授:「口罩像疫苗」一樣在保護我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室內口罩將在2月20日有條件放寬、解禁。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今(10)日於臉書發文表示,「戴口罩」是很重要的一個有效的公共衛生防疫方法,在2020年新冠大流行開始沒有疫苗的時候「口罩像疫苗」一樣在保護我們,有疫苗後,「口罩像加強針」在給打過疫苗的人多一層保護。
邱珮畇
2023-02-11 16:00
風生活
健康
今新增22980例本土確診、45人死亡!台大公衛學者見連假1數據驚:很不OK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國內新增23,39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980例本土個案及414例境外移入。另外,確診個案中新增45例死亡,為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9例具慢性病史、30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2-07 22:11
新聞
國內
確診死亡數被蓋牌?台大公衛專家推測數字落差原因
台北市議員鍾小平18日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5月1日至16日間,全台共有232例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但雙北確診火化數卻有347人,質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蓋牌。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於節目《少康戰情室》中表示,很可能是死者生前住院時被醫護感染,而確診新冠肺炎,後續又因為各種原因而未通報確診。
蔡佩珈
2022-05-19 08:32
新聞
國內
群體免疫近了?指揮中心5月將迎疫情高峰 台大公衛教授揭1關鍵時間點
國內單日確診人數突破2萬大關,指揮中心推估,5月中下旬將迎來疫情高峰,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更表示,單日可能上看20萬例。針對國內疫情狀況,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台灣正往群體免疫的方向邁進,預估不會超過1個半月,大流行的狀況就可以結束了。
李瑋萱
2022-05-04 19:13
新聞
國內
桃機染疫案再增1人 台大公衛團隊提阻擋「Omicron社區流行」3條件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5)日表示,COVID-19變異株Omicron使各國疫情都明顯提升,台灣要擋住Omicron社區流行,須符合3個條件,包括2劑疫苗施打率要達到9成、維持基本的NPI措施。
中央社
2022-01-05 18:52
新聞
國內
春節返鄉大軍「10+4」檢疫撐得住嗎?台大公衛專家提「漸進式方案」
現行邊境檢疫政策規定,入境後須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住滿14天;為因應春節返台人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10+4」新方案,自12月14日至2022年2月14日期間,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民眾,前10天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期滿檢驗陰性,後4天可在家檢疫。對此,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應先提高第2劑覆蓋率,再改變檢疫天數及場所措施,才能彈性應對下一波新冠肺炎疫情。
蔡佩珈
2021-11-10 08: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彰化血清抗體案周年》昔嗆罰今借鏡 陳時中欠詹長權葉彥伯一個道歉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際上許多國家、城市透過血清抗體檢測,以利掌握社區感染情況;如英國在7月19日完全解封後,本周二(8月24日)起就啟動全國抗體監測計畫。而在台灣,為防堵Delta變異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周一(23日)宣布將展開社區加強監測方案,包括社區定點加強監測、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調查等措施;但諷刺的是,當彰化縣去年率先展開社區血清抗體調查,衛福部卻揚言開罰。
謝錦芳
2021-08-25 17:10
新聞
國內
牛津研究:AZ兩劑間隔越久「抗體濃度越好」 張上淳最新說明
台大公衛學者11日上午召開新冠肺炎科學線上討論會,引述國外研究指出,AZ疫苗兩劑接種間隔越長、抗體濃度會越高,而間隔44到45周明顯高於其他周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回應,疫苗接種間隔超過12周再補打第二劑,也不會有問題,對於免疫反應、預防效果還是很好。
盧逸峰
2021-08-11 15:43
新聞
國內
死亡率達4.81%!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於全球平均 台大公衛教授揭3大主因
截至9日為止,台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死亡人數累計730例,死亡率達4.81%,高於全球平均值。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8日於臉書發文,透過比較日本、台灣年齡別新冠肺炎致死率指出,年齡並非台灣新冠肺炎高致死率原因,而是有症狀才篩檢的指引、醫療機構重症醫療量能不足、低估確診個案數等原因所致。
蔡佩珈
2021-07-11 08:30
新聞
國內
陳秀熙喊「已達降級條件」!3大數據指關鍵:解封日更近了
台灣三級警戒將延續至7月12日,儘管近日疫情明顯趨緩、也開始出現期盼解封的聲音,但近日屏東傳出印度Delta變異株群聚,再次引起恐慌。對此,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原本預估屏東群聚恐造成全村75人染疫,但政府迅速隔離、篩檢,結果已大不相同;他還指出,國內確診者康復率達7成5,RT值連續3周小於1,本周解封指數來到0.4,「已達解封條件」。
陳煜
2021-07-01 11:05
風生活
疫情趨緩,台大公衛專家籲警戒降為2.5級!陳時中語帶玄機回應了
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今天表示,疫情警戒由3級降到2級前,建議有過渡2.5版措施,完成老人疫苗接種,並用一、兩週觀察人流移動,如未造成更多小型群聚感染,才可降到2級警戒。
中央社
2021-06-16 16:28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政經解密
台大公衛從「逆時中」變地方光明燈 陳秀熙疾呼:萬華趕快做血清抗體調查
國內日前爆發本土疫情,身處「疫情重災區」的台北市與新北市,不約而同找上國內公衛界龍頭台大公衛學院學者參贊。但這一批學者,其實是在2020年「逆時中」,與彰化衛生局合作做彰化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血清抗體研究,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不對盤的人。
楊舒媚
2021-06-14 16:50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侯友宜親求助壓下確診數 公衛大老剖析雙北防疫:柯P搶病房很厲害,擠出榮總100張病床
本土疫情爆發後,新北市確診個案長期高居第一,總統蔡英文為此「心驚肉跳」,親自致電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全力支援新北」。據了解,因防疫涉及高度專業,侯為此親自向台灣公衛界龍頭台大公衛學院求助,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出任侯參贊機;陳秀熙接受《風傳媒》訪問時證實此事,他說,某些防疫動作上新北市看起來慢了一點,但那是因為新北的疫情比台北市晚爆發,事實上,侯友宜該做的防疫措施都做了,「他其實還不錯」。
楊舒媚
2021-06-14 16:40
評論
國內
專欄
蘇偉碩觀點:各縣市政府應即進行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制定防疫新戰略
隨著雙北疫情無法迅速壓制,深深陷入三級警戒而阻斷小民生路的各縣市首長也隨之陷入兩難。一來是台灣怕死的民情雖然自動響應封城,雙鐵的退票率已經高達98%,但是疫情相對穩定的縣市,求生與貪財的民情一樣對遙遙無期的解封感到不耐。現實上,即使全島封鎖3週,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消極應對,我們也拿不到足夠供一半人口施打的疫苗。因此,各縣市政府必須緊急進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境內的變種病毒流行率,作為防疫戰略制定的依據,否則疫情未變,民情先變。
蘇偉碩
2021-06-12 06:30
新聞
國內
詳解新冠疫苗開發流程 台大公衛教授:經過這階段才知保護力及安全性
本土疫情未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成為國人關注焦點,連帶讓開發流程也備受討論。對此,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在臉書發文釋疑,並表示只有經過完整的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肺炎疫苗,才能知道「疫苗的保護效力」有多少。
羅立邦
2021-06-03 08: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我單日檢驗破2萬件!當南韓靠著PCR技術賺外匯 台灣才急買儀器「救國」
本土疫情爆發近2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神來一筆的「校正回歸」,引發爭議。雖指揮官陳時中第一時間強調,校正回歸是因行政程序造成的系統問題,國內檢驗量是夠的;但次日,指揮中心便宣布延長補助檢驗機構500萬元上限採購PCR高通量儀器,無疑透露出篩檢量能已然亮起紅燈。專家強調,相較於表面數據的各自解讀,持續擴充篩檢能量,同時配合建立收治陽性個案的SOP及配套措施,更是當務之急。
黃天如
2021-05-26 17: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財經
台灣五月底會封城嗎?台大公衛前院長詹長權:未來10天的大量檢測是關鍵
台灣的新冠疫情急速增溫,短短幾天內的本土新增確診人數已快速逼近千例。然而,因為採檢量能的不足,週二(5月18日)的本土確診數雖已從單日300多例的高峰下降至240例,但仍無法斷言疫情是否已經走緩。專家說,台灣民眾所展現的防疫水準普遍仍高,未來10天內若能透過大量檢測找出感染者,阻斷傳播鏈,應不至於走上武漢式的「剛性封城」。因為一旦封城,台灣將付出很高的經濟代價,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恐難保五(5%)。
美國之音
2021-05-19 18:34
新聞
國內
部桃院內感染事件延燒 台大公衛陳秀熙揭群聚流行結束時間點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27)日指出,桃園醫院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群聚感染,使民眾警覺性提高,只要堅持現行防疫措施,這波群聚流行應會在1、2周內結束。
中央社
2021-01-27 12:5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