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大風險中心 文章列表
#
台大風險中心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台大風險中心公布2023淨零轉型民意調查數據 逾8成民眾願意接受更高電費
臺大風險中心多年來持續進行氣候與能源相關民意調查,為回應我國於2022年公布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2023年確立的2050淨零排放入法,就政府推動淨零轉型進行「2023年淨零轉型民意調查」,並於今(19)日發布記者會公布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受訪者深刻感受到氣候變遷威脅,並有逾8成民眾支持能源世代正義,也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電費,同時支持政府開徵碳稅。
駱肇樑
2023-07-19 15:31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台商回台投資,半數以上屬高耗能,會引發什麼危機?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在埃及舉行期間,來自台灣的官方代表團前往現場參加周邊會議,宣揚台灣訂定2050淨零願景。諷刺的是,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台灣高碳排業者竟然逾8成不知道政府的2050減碳規劃,這項調查顯示,政府雖然高喊2050淨零目標,但是政策溝通完全不及格,空有口號,無濟於事。
謝錦芳
2022-12-18 14:4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台海情勢緊張 薩克斯示警「現在最危險」:兩岸應建立對話機制取代戰爭
針對台海緊張情勢升高,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Sachs)29日認為,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刻,美中強權應以對話取代戰爭,美、中應緩和緊張關係;台灣與中國也應降低緊張關係,建立對話機制。「對話是合作的基礎,可以降低緊張關係,找出雙贏策略。」
謝錦芳
2022-09-30 18:5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商業
「氣候行動失敗」風險超越「極端天氣」!從改變觀念開始,富邦、台大風險中心倡議企業綠色轉型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雖然全球各國都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然而疫後所帶來的通膨危機、經濟衰退、全球供應鏈斷裂等劇變,顯然成為企業生存的一大挑戰;除了疫情,失控的碳排放量與氣候災難,更讓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一再呼籲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但根據《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顯示,全球執行力道依然不足,「氣候行動失敗」的風險超越「極端天氣」!
張小燕
2022-06-08 18: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俄烏戰爭與淨零轉型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一個多月來,西方國家對俄國祭出史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但歐盟高度依賴俄國天然氣與石油,使得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俄烏戰爭凸顯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下,各國應加速發展能源自主,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台灣的能源有97%依賴進口,任何天災或人禍,都可能導致斷氣的危機,更不必等到中共外力入侵。
謝錦芳
2022-04-03 14:4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大風險中心發布能源轉型報告 籲總統府應開氣候行動委員會、電價應一次漲足6%
氣候變遷影響進逼,台灣卻缺乏因應及調適對策。台大風險中心今(12)日發布《鉅變台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報告,提出台灣應啟動能源稅、工業節能、能源治理等六大政策組合,並由總統府召開氣候行動委員會,才能達成2050年的碳排減半目標。風險中心也建議,明年電價應一次漲足6%,才能真實反映能源轉型所需的發電成本。
尹俞歡
2019-11-12 18:47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台大風險中心對能源的誤解及誤導
本月參加了一個颇為盛大的能源論壇,不但由從史里蘭卡遠道而來的「諾貝爾獎共同得主」發表開幕致詞,主辦單位也邀請了馬前總統,呂前副總統及張前行政院長針對能源問題發表講話,下午並由産官學各界人士舉行圓桌會議各抒高見。
陳立誠
2019-11-01 06: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民眾很關心卻誤解深」台大風險中心調查:44%民眾以為目前主要發電方式是核能
公投結束後,能源政策面臨大轉彎,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5)日公布一項針對國人能源轉型感知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普遍對於能源政策高度關心,卻僅有32%的受訪者了解燃煤火力為台灣目前的主要發電方式,另外更有44%的受訪者認為目前主要發電方式是核能。
廖羿雯
2018-12-05 18: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台大風險中心的「勇氣」─核四商轉碳排更高?
台大風險中心近日試算台灣不同發電配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結果發現馬政府讓核四商轉的穩健減核,最後產生的排放量比蔡政府非核家園政策還高。這個結論的隱喻是:用核電無助減碳。而此結果也讓不少人狐疑:怎麼算出來這個結論?因為有點「違背常識」。
呂紹煒
2017-11-22 06:20
新聞
政治
財經
調查
獨家》用核電就能減碳?台大風險中心計算 馬政府核四商轉 碳排放仍高過非核家園
廢核真的會增加碳排放量?台大風險中心近日試算台灣不同發電配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發現在用電成長率估值相當時,馬政府時期偏好的「穩健減核」、也就是核四商轉、核一二三不延役的能源情境中,電力系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5年仍將比「非核家園」還要高出0.2億噸。
尹俞歡
2017-11-21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