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積電美國廠 文章列表
#
台積電美國廠
約 5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三星快被打趴了?傳4奈米製程慘被AMD棄單 外媒:全轉單給台積電美國廠
三星的晶圓代工一直面臨良率挑戰,近日再被外媒《wccftech》報導指出,傳科技大廠超微(AMD)已經棄單三星的4奈米製程,很可能將其轉由委託台積電代工,且AMD有意與台積電美國廠合作,也可能是導致AMD取消與三星訂單的原因之一。
張大任
2025-05-06 23:12
風生活
商業
經濟
台積電美國廠撐得住嗎?川普喊製造業回流,專家揭3致命問題:根本沒人願意做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吹響「製造業回流」戰鼓,以高關稅作為核心手段,聲稱要「讓美國製造業重返榮耀」。但這一政策真的可行嗎?投資達人「股人阿勳」直言,美國製造根本是一句政治口號,不但無法實現產業回流,反而可能引發通膨與訂單外流潮,最終「傷人七分、傷己三分」,甚至讓中國成最大受益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5 10:53
新聞
政治
財經
台積電美國新廠動工,為何川普刻意神隱?郭正亮揭他真正目的:我心又涼了
台積電美國第3座晶圓廠日前正式動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親赴現場,不過卻未見一向將台積電赴美投資作為政績宣傳的美國總統川普本人,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大大平評理》直言,川普沒到台積電現場其實相當詭異,而他對此分析「這表示川普想要更多」,遠遠不止現在台積電承諾的投資。
張大任
2025-05-05 08:50
風生活
即時
職場
週薪5.8萬起!他45歲跑去台積電美國廠包商「不會英文也行」 福利超香做10年可退休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設廠計劃為台灣專業人才開啟了赴美工作的新大門。近日PTT的TechJob看板上,一位在台積電鳳凰城廠區工作的台灣籍包商員工分享了他的經歷,揭露了這波「台美科技人才移動潮」的薪資待遇、生活環境與職場文化。
龔渝婷
2025-04-25 14:54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挖東牆補西牆?蔡正元曝美國廠虧逾百億:中國賺大錢填美國大賠錢
台積電日前舉行法說會,雖在第一季財報繳出亮眼成績,但市場仍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台積電股價跌勢持續。而前立委蔡正元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積電的虧損,直言「台積電在中國大陸賺大錢,去彌補在美國的大賠錢。」
張大任
2025-04-21 21:48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不是合資,英特爾要併購台積電?企業家曝陳立武商戰絕活:用到你跌再買
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Tan)正式上任,由於英特爾近年面臨經營挑戰,因此這項人事在半導體業引起廣泛關注。對此,擁10年矽谷創投經驗、冠遠科技公司創辦人張紹堯在網路節目《論政天下》上指出,陳立武會被英特爾董事會選中,就是借重他併購的本領,而併購的標的是台積電,但並非包括台灣的整個台積電,而是亞利桑那州廠。
陳明遠
2025-03-21 08:50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AI
輝達被揪救英特爾?黃仁勳GTC記者親吐真相 曝已託台積電美國廠代工晶片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月初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引發市場憂慮之際,台積電再傳揪團包括輝達(Nvidia)在內等美國晶片大廠,共同合資並參與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9日對此做出回應,並提到,輝達已委託台積電,在其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生產晶片。
李瑋萱
2025-03-20 11:30
新聞
國內
財經
盤點台積電救英特爾3劇本 陳鳳馨揭最慘下場:不只技術,連客戶都送給它
台積電傳出盼輝達(NVIDIA)、AMD、Broadcom等公司入股與英特爾(Intel)合資運營的晶圓廠,另外,英特爾日前也正式任命去年8月卸任的前董事會成員、晶片設計軟體公司益華電腦(CadenceDesignSystems)前執行長陳立武為執行長。對此,媒體人陳鳳馨在網路節目《財經起床號》上指出,她判斷台積電以合資企業的型態來經營英特爾的消息,「不是空穴來風的機率極高」,主要原因就是英特爾宣布任命陳立武為新執行長。
陳明遠
2025-03-18 09: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曝張忠謀曾直言「美國蓋6個廠,台積電就倒了!」陳文茜:他現在可能會修正
台積電日前宣布擴大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1個研發中心。對此,媒體人陳文茜在節目《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上表示,當時台積電說可以蓋6個工廠時,創辦人張忠謀私下表示「蓋6個工廠台積電就倒了」,但張忠謀可能現在會修正說法,因為他認為現在局勢是改變的。
陳明遠
2025-03-11 10:2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魏哲家稱赴美全是為客戶 陳文茜直言「這不是理由」:張忠謀就曾拒絕蘋果
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1000億美元,增建封裝測試及研發設施等,外界預估相關供應商也會將部分資源遷往美國。對此,媒體人陳文茜在節目《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上指出,台積電赴美的說法是為了客戶,也就是客戶施壓,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去就曾頂住壓力,拒絕過蘋果(Apple)的擴廠要求,「所以客戶施壓是一個理由嗎?當然不是。」
陳明遠
2025-03-11 08: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研發中心搬到美國?魏哲家曝:與台灣「真正的研發中心」大不同
總統賴清德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今(6)日一同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針對台積電赴美投資案向外界說明。現場媒體提問,關於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高喊要廢除晶片法案,且台積電這次承諾了1000億美元這麼大的投資金額,是否有獲得美國承諾給予租稅優惠或其他補助?魏哲家對此直言,台積電「不要補助也不怕」,也提到外界對美國「研發中心」的認知有點誤差,解釋台積電「真正的研發中心」與「生產線研發」的差異。
張大任
2025-03-06 19:08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揭台積電對美投資額「超過總資產一半」 蔡正元:最標準的企業出走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將對美擴大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引起國內擔憂台積電出走美國,變成「美積電」。對此,前立委蔡正元表示,台積電將舉債1000億美元赴美投資,因此總資產會變為3000億美元,不過當中有1650億美元都投資在美國,這就是企業出走的標準現象。
許詠晴
2025-03-06 08: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做錯了!」台灣王牌沒換到任何好處 經濟學家直言:魏哲家有欠考慮
美國總統川普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至少1000億美元,再建造3座晶圓廠與設立研發中心。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對此分析,直言「台積電做錯了決定」,不是讓台灣政府與經濟部去談判,而是自己去被川普單獨擊破,導致台灣失去了一張最強王牌,卻沒換到任何實質利益。
張大任
2025-03-05 00: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死守1000元防衛線!宣布砸上兆投資美國 千元大關一度被摜破
台積電今(4)日股價持續走跌,開盤跳空摜破1000元大關,達996元,下跌24元,市值滑落至新台幣25.82兆元,影響大盤193元。
中央社
2025-03-04 13: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砸千億美元讓川普「刀下留人」 分析師:至少比接管英特爾好
台積電將在美國加碼千億美元擴大投資,投顧分析師認為,此舉至少緩解美國擬對台灣半導體祭關稅的危機,且比接管英特爾的方案好,但在美建廠成本恐高4倍,台積電如何嚴控建廠成本,以及美國大擴產是否波及供需,都會是考驗。
中央社
2025-03-04 13:1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美國董事會12日首登場 聚焦川普「對等關稅」、美國廠正式量產
隨著亞利桑那州第1座晶圓廠開始量產,台積電12日將在美國召開董事會。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日表示,本週可能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市場預測可能目標包括台灣等貿易夥伴,使得台積電在美國布局及亞利桑那州廠進展格外受到矚目。
中央社
2025-02-09 17:31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台積電每年被海外廠稀釋3%毛利 魏哲家曝「這招」減少成本
台積電為因應地緣政治壓力,近年積極在美國、日本等地建立據點。然而財務長黃仁昭多次在法說會中提到,近5年海外廠都會稀釋掉2到3%的毛利率。台積電如何解這題?
張薰云
2025-01-16 21:18
新聞
國內
財經
傳台積電美國廠進入「最終驗證」 最快本季量產蘋果A16晶片
「日經亞洲」(NikkeiAsia)今(15)日報導,蘋果公司針對在亞利桑那州生產的首批「美國製」台積電先進製程晶片展開品質驗證,相關工作已經來到最後階段。
中央社
2025-01-15 09:27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積電美國廠惹議 2200名員工有1000名台灣人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台積電廠區的營運狀況近期引發關注。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該廠區2200名員工中,約有一半來自台灣。台積電表示,為確保專案如期完成並控制預算,需從台灣派遣超過1000名技術人員,此舉卻在當地引發爭議。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1-02 15:18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2.0》將提三大極限要求「要台灣減少中國進口」最麻煩 學者:台灣要勇敢提出符合利益需求,「不講一定沒效」
川普將再度重掌白宮,會給台灣帶來多大的變局,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預期,「經貿方面,川普新政府會可能會提出極限要求,最麻煩的是,要台灣減少中國進口。」其他與會學者建議,先弄懂川普政治思維,也必須勇敢提出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不講一定沒效」。
王秋燕
2024-12-29 0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