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美軍購 文章列表
#
台美軍購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向川普獻上大禮?外媒曝台灣將採購百億美元軍武 計畫清單曝光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獨家報導,台灣正考慮向美國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的軍武,期盼在中國持續對台施加軍事壓力之際贏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支持。
中央社
2025-02-18 10:13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國防預算遭立院凍結,美專家籲川普政府:促台盡快解決,私下溝通更有效
台灣立法院凍結大筆國防預算引國際關注。華府智庫專家華克11日表示,川普政府應鼓勵迅速解決台灣遭凍結的軍費,及聚焦處理美國武器交付落後的情形。華克並提醒,川普政府私下溝通將比公開施壓有效。
中央社
2025-02-12 08:07
新聞
政治
對美採購F-16 Block70戰機交付又延宕? 顧立雄透露最新進度
國防部去年第三季指出,我國向美採購66架F-16Block70戰機,產線上已有19架飛機正在生產,去年底將交付首架測試。不過目前傳出我國首架機疑似又延宕,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16)日表示,首架已經組裝完成,目前在進行測試,希望能在3月完成。
張曜麟
2025-01-16 10:01
新聞
政治
增購愛三增程型飛彈部署花東?國防部透露武器採購4重點
空軍今(8)日進行春節加強戰備操演,執行愛國者系統裝備靜態、動態演練,日前則有傳出國防部將增購愛國者三型增程型飛彈,對此,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國軍採購武器置重4個重點,在國家財力許可狀況下,也會持續增購所需要的裝備。
張曜麟
2025-01-08 12:51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台商會會長預測:賴清德總統將向川普提交「雄心勃勃的安全計劃」
中國政府22日抗議美國總統拜登批准5.7億美元的對台軍援,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警告「美方以武助獨只會引火燒身」。不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Hammond-Chambers)預測,賴清德政府可能會向川普提出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計劃。
國際中心
2024-12-23 10:13
新聞
政治
軍事
地表最強戰車要來了!知情人士曝:首批M1A2T戰車預計12月中抵台
台灣對美採購108輛「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戰車,知情人士今天表示,首批戰車預計今年12月中旬抵台;根據規劃,由於赴美接裝訓練的官兵已在上月底前全數返台,預計在民國114年農曆年後換裝訓練。
中央社
2024-12-02 16:28
風生活
國際
軍事
即時
可能是要給台灣的?美軍316億元下訂「彈簧刀」無人機 20公里內反裝甲車、堅固掩體
美國國防部27日宣布,已向無人機製造商AeroVironment簽訂一份價值高達9.9億美元(約新台幣316億元)的合約,欲採購為步兵提供防區外打擊,足以摧毀戰車、輕型裝甲車、堅固掩體等目標的無人機。由於今年6月美方才同意出售台灣「彈簧刀」無人機,因此專家推測,這批無人機中,很可能包含要交付台灣的數量。
網路新聞中心
2024-08-30 11:08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軍售交貨超慢》學者籲善用總統撥款權 有助促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
為了解決美國延遲交付台灣軍購項目的問題,美國4月生效的印太安全援助法案,提到以總統撥款權來加速交貨。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葛梅茲直言,美國還可藉此促使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策略,只是總統撥款權僅限現有庫存項目,所以美國政策制定者仍須尋找其他方案,解決台灣長時間等待交貨的情況。
簡恒宇
2024-06-15 17:00
新聞
政治
軍事
軍權交接!賴清德、蕭美琴赴國防部聽取機密簡報 首度未就任就進衡指所
準總統賴清德、準副總統蕭美琴今(2)日一同前往國防部聽取機密簡報,約莫下午2時,蕭美琴率先抵達,賴清德則是在下午2時10分許抵達,同時國防部也降下部長旗及統帥旗以表尊重,賴清德、蕭美琴2人預計下午3時35分離開。
張曜麟
2024-04-02 15:23
風生活
國際
軍事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6千億軍購訂單無法交貨,美方已讀不回!WSJ:台灣國防恐出現大漏洞
台灣與美國在川普和拜登政府任內,簽署的大多數軍購合約,近來因為美國拖延和製造商的產能限制,停滯不前,造成了190億美元的未完成訂單。《華爾街日報》對此提出警告,軍購補不齊,台灣國防恐會出現大漏洞。
金牛幫幫忙
2024-01-19 12:30
政治
「蔡英文是對美最百依百順的總統」 郭正亮:美插手讓台灣軍備烏克蘭化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於網路節目《觀點│亮劍台灣》中談及總統蔡英文,稱其為歷屆總統中對美國最百依百順的總統,非常罕見。
陳嬿婷
2023-01-06 16:20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兩黨議員再推《加速軍備轉讓台灣法》:要求拜登政府加快對台軍售、在台設置美軍戰備儲存
繼上週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表決通過《台灣政策法》後,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兩名成員接著提出一項跨黨議案,要求美國政府加快對台灣軍售程序,並授權在台灣設置戰爭儲備庫存。
美國之音
2022-09-24 01: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AI
李忠謙專欄》面對台海不對稱作戰,美軍最該援助什麼武器?由AI自主操控的「無人機大軍」,或許是個好主意
普京下令在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已經三個月,雖然烏國軍民奮勇扛住強敵,以美國與北約為首的國際社會也在加緊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不過西方輿論也紛紛反省「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伸出援手」?曾任美國參院印太事務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高級顧問的達斯丁‧沃克(DustinWalker)與艾瑞克‧塞耶斯(EricSayers),便在媒體呼籲「在為時已晚之前,美國政府該對台灣提供更多援助」。
李忠謙
2022-05-30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強化台灣不對稱戰力!《POLITICO》:美國建議買小型、具機動性的武器
我國國防部長邱國正5月5日在立法院表示,M109A6自走砲、MH-60R反潛直升機與「刺針」飛彈等軍購延宕,原因分別是「產線排擠、價格太高、烏俄戰爭」。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10日指出,面對中國進犯台灣的可能性增加,美國希望台灣改買小型、具機動性的武器來防禦。
簡恒宇
2022-05-11 22: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2021年再有對台軍售?台灣國防部否認新增軍購 美國財政年度算法不同造成資訊混淆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28日演說時,提到台灣被視為2020年美國軍售最大客戶,並稱2021年還有已知會國會的52億美元軍售案待核准,我國國防部今(29)日回應,還有2項軍購等待「知會國會」程序,而2021年無52億美元軍購規劃。據悉,會有此資訊混淆情況,主要是美台的財政年度算法不同。
簡恒宇
2020-11-29 18:30
新聞
政治
兩岸
ETtoday民調》民眾看對美關係:支持復交、美軍駐台卻反對鉅資軍購
台美關係近日不斷升溫,同時解放軍軍機也頻繁擾台。根據《ETtoday新聞雲》顯示,有60.4%民眾支持蔡政府在此時盡快促成台美恢復邦交,另有過半民眾支持美軍駐台協防,但有過半民眾不支持政府花費鉅資向美國購買武器。
李芯
2020-10-05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美國劍指北京 打造「台灣堡壘」?路透獨家:美大幅加碼對台軍售 一口氣出售7項武器!
路透16日獨家報導,據4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計畫一口氣對台灣出售7項武器,包括水雷、巡弋飛彈和無人機在內,國務卿龐畢歐預計在本週就會向總統川普進行軍售案簡報。
鍾巧庭
2020-09-16 21: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我增添66架F-16生力軍!彭博:台美敲定最新款F-16軍購案,配備AN/APG-83射控雷達
《彭博新聞網》15日報導,台灣政府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式簽署軍購協議,採購66架最新款的F-16戰機。這也是1992年老布希政府批准售150架F-16以來,台灣再次獲得美國的先進戰機。由於北京去年8月在美國宣佈對台軍售計劃後曾表示「此舉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彭博》也認為,這次的F-16軍售案可能進一步加劇近期的中美緊張。
李忠謙
2020-08-15 08:17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到底幫不幫台灣打仗,華府應該把話說清楚!」美學者呼籲川普政府別再模稜兩可,別再賣昂貴無用的軍備給台灣
隨著中美新冷戰的日益對立,美國政府與台灣的關係日益熱絡,除了美軍的神盾艦航經台灣海峽已成「新常態」,美國衛生部長艾薩日前也造訪台北、與蔡英文總統會面,台美特種部隊的訓練畫面今年6月也在臉書上流傳。不過在台美關係加溫之際,兩位美國學者投書《DefenseOne》暢談,直言美國雖然願意提供台灣訓練與武器,但也不會無條件協防台灣,華府應該表明對台灣的防衛承諾內容。台灣則該面對國防弱點切實改革,除了改善後備役令人堪憂的實力,更應停止購買昂貴又不切實際的軍備。
李忠謙
2020-08-13 18:41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遲早要考慮賣F-35給台灣!」華府智庫專家:最遲等到F-16V採購完成,華府就該考慮此事
中國軍機星期天(3月31日)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引發台灣強烈譴責,蔡英文總統並下令軍方對這種「越過中線的挑釁,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美國軍事分析人士說,解放軍這種挑戰台海中線卻還不到武力衝突的軍事施壓,正是台灣需要先進戰機的原因,美國售台F-16V戰機可以滿足台灣眼前最迫切的防衛需求。
美國之音
2019-04-02 13:3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