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文章列表
#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拉法葉艦案是勳章?還是污點?
賴清德總統重新提名包括司法院正副院長在內的七位大法官人事,相對於第一次提名的爭議備出,法、學界的批評聲浪降低許多,意外的是,對檢察官出身且無法官經驗的蔡秋明被提名為院長,藍綠白朝野三黨第一時間的反應難得一致,民進黨總召柯建銘脫口而出「檢察官當司法院長,當然不妥」,為何不妥?藍白立委黃國昌,翁曉玲一句話解答:「難道要走回審檢一家親的老路嗎?」
主筆室
2025-03-27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民進黨的腦袋都被驢踢了?
111司法節,民眾黨號召「釘孤枝」,既為司法不公,更為聲援因京華城案在押的前主席柯文哲;民進黨支持者聲援柯文哲不讓人意外,讓人傻眼的是民進黨立委為了「反制」,立法院司法委員會召委鍾佳濱臨時安排,要求法務部長專案報告「號召民眾上街為妨害司法之現行犯」;這場志在「修理」民眾黨或聲援之藍白立委的專案報告,却成了鞭斥法務部長大會;看鄭銘謙無奈的面孔,只能說,有民進黨立委這樣的豬隊友,政務官「官不僚生」也在所難免。
主筆室
2025-01-14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鷹犬」的心聲─誰是檢方的「歷史罪人」?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被羈押,偵查訊息透過特定媒體不斷流出,有真有假有渲染,引爆各界對「偵查不公開」的強烈質疑,北檢分案調查三天後結案,直接定論消息並非來自北檢、廉政署或法院等相關公務單位,甩鍋段數之高,不當米其林主廚都可惜了這身功夫。
夏珍
2024-09-20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陳菊與邢泰釗
立院即將行使檢察總長人事同意權,被提名人邢泰釗赴立法院接受審查備詢時,拿出一把跟了他十多年的木尺,表示自己不忘初心,有論者以尺為秤,調侃邢泰釗的檢察獨立性,邢泰釗面對朝野立委諸多「個案質疑」,表現得並不離譜,這把木尺當然不是秤,倒是擺平他桌上資料秩序的鎮紙功能更大;而這些立委關切的「個案」,毫無疑問政治性都遠高過檢察偵查的通則,簡單講,就是(在野)立委不相信他不可能不受政治干擾,就像當時立委質疑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的公正獨立性一般。
主筆室
2022-04-18 15:2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觀點
許玉秀專文:唯一符合正義的方案-參審與陪審一併試行
上個星期四(2020年4月23日),應邀參加一場立法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召委李貴敏立委召開的公聽會,這是在2017年8月12日召開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之後,再度有機會參與國家權力機關針對陪審制與參審制如何選擇的討論,而這一次也是以司改國是會議第四組召集人的身分參加。
許玉秀
2020-05-01 07:10
新聞
政治
調查
罷韓團體斷炊「台灣基進」帳戶專款解套 綠委聲援擬修《政治獻金法》
公民團體發起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行動持續進行,進入第二階段的連署書數已突破50萬份,但由於接下來行動還將維持數月,財源也成為一大問題。罷韓團體受限《政治獻金法》不准罷免領銜人接受政治獻金,因此大多以販售文創小物支撐日常開銷,現階段則是採取以台灣基進政治獻金帳戶為募款帳戶,專款專用的方式,盼為罷韓經費缺口解套。對此,也有立委預計提案修法,來解決此問題。
黃信維
2020-02-29 09:10
新聞
政治
調查
下班還是要追垃圾車!從「小燈泡媽媽」到立委 王婉諭:多了份責任感
「小燈泡媽媽」王婉諭承載著時代力量超過百萬票的民意,進入立法院成為不分區立委。提到當立委的感覺,王婉諭說,除了每次進入立法院時,對駐衛警的問候感到很不習慣外,就是在「心情上多了一份責任感」。王婉諭思考了一下也說,她沒有刻意改變,下了班回家,同時還是媽媽、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角色,甚至還是要每天買菜、倒垃圾。
黃信維
2020-02-09 08: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震華觀點:司法改革落空,是壓倒民進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著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檢討聲音多數圍繞在改革對民生經濟的影響問題,但大家都忘了小英政府曾經召開過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一句「有錢判生、無錢判死」扭曲不公的司法,原本正是蔡總統當選致詞時,獲得最多最響亮掌聲的改革事項!未料,司改國是會議開完後,一切回復原狀,法務部祇把檢察署的招牌名稱改了,司法院也祇修了一條人民可以抄閱刑事審判筆錄,人民參與司法,也在支持陪審團群眾的抗議風風雨雨中辦了幾場國民法官參審試驗中悄悄落幕,一點像樣的改革也沒有!
李震華
2018-12-10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法官總統任命─是司法院拍馬屁?還是蔡英文想集權?
立法院臨時會於今日舉行,包括軍人年金改革在內,空汙法、公司法到國家語言發展法,民進黨蔡政府排了十七個「重要法案」,這些法案到底多重要?或許見仁見智,但有兩個法案一個議題大概屬於極重要但相對少人關切,因為法條所涉人數不過屈屈數十人,但法條通過後會造成的法治與法制發展,卻可能比絕大多數人想像都來得大。這個重要「修法」就是去年國是會議即已提出的最高法院(終審)法官遴選任命方式的變更,將現行遴選方式改變後呈請總統任命,換言之,除院長本來就是特任官之外,終審法官即從簡任官搖身成為「特任官」,同時,遴選委員會增加兩名立委代表。
主筆室
2018-06-11 07: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人民參與審判法草案仍有瑕疵
司法院草擬「人民參與審判法草案」,最近公開初稿徵求意見,並大力宣傳其中的「國民法官」概念。然而,這部法案除國民法官之外,還有部分重大瑕疵值得我們加以重視。
呂啟元
2017-12-10 05:30
評論
國內
專欄
觀點
陳冠甫觀點:司改口號打假球,消失的民事裁定理由
最高法院與司法院近年來,對於言詞辯論的常態化,作為司法改革的重心方針,主要是為了藉由透明公開的程序,在法律見解有重大爭議時,讓民眾可以透過開庭陳述,更加的信任司法所為的裁判。
陳冠甫
2017-09-18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觀點
葉書弘觀點:可教化者免死,那文明的無辜大眾呢?
眾所矚目的司改國是會議日前剛熱鬧落幕,洋洋灑灑有幾項決議要推動,但奇特的是,關於死刑的存廢,卻完全不在討論之列。這有二種可能性:一是覺得並不重要,故未能列為議題;二是覺得法界已經有共識,因此不需再作討論。問題在於,這並非我們的共識,也正是當前社會大眾對司法失去信任與蓄積不滿的源頭。
葉書弘
2017-08-31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張若羌觀點:英皇之怒與柯P之罵
萬萬沒想到,法西斯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然重現江湖,而且發生在與義大利相隔十萬八千里的台灣。墨索里尼如果泉下有知,應會感動到喜極而泣,居然後繼有人。
張若羌
2017-08-24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鄧湘全觀點:司法能在外遇森林裡植出幸福的婚姻樹嗎?
喧騰半年的司改國是會議,日前經蔡英文總統主持總結會議。會中提及諸多重要司法議題,但婦女團體念茲在茲「通姦除罪化」議題,似乎未在總結會議的結論露臉。國人普遍認為外遇性行為是一種犯罪,習於傳統觀念,相關民意調查,普遍不支持通姦除罪化。藍綠政府皆知碰觸此議題很容易被叮得滿頭包,但還是要面對司法改革派的挑戰。可預見未來,本次司改關於通姦除罪的修法,至多採漸近式模式。
鄧湘全
2017-08-16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司改是大戲或兒戲?蔡英文在搞什麼?
從去年十一月下旬總統府召開第一次籌備委員會議,歷經八個多月時間,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終於在八月十二日舉行「總結會議」,蔡英文總統有始有終,全程親自出席總結會議,帶點調侃的自我表揚,「當總統很少做筆記,這次是記得最完整的一次。」不過,總結會議的幾個場景,卻無可避免地凸顯這場司改「大戲」,終究難脫「兒戲」的下場,當蔡英文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你們在搞什麼?」的時候,司改國是委員們都成了這場大戲或兒戲的龍套。
主筆室
2017-08-14 07: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玉秀專文: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拾記
司改國是會議在各方好奇和質疑聲中落幕了,第一分組王薇君委員兩度上台拿出來的布條「總統司改玩真的嗎?」收藏著一些國是會議委員和蔡總統的簽名,也收藏著對「總統玩真的」的相信。
許玉秀
2017-08-14 06:35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司改會議總結》法官毛松廷:服務越來越多,資源卻未增加,「司法也需要前瞻建設」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12日於總統府召開,有委員在會議上說,有些可以立刻做到的事情,希望不要再拖延;而有司法從業人員表示,要正視司法人員勞動正義,也應摘掉對司法的有色眼鏡,也希望政府能投資司法,「司法也需要前瞻建設」;也有委員請政府能貫徹改革決心。
方炳超
2017-08-12 14:48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司改會議總結》王婉諭:減少犯罪發生率,才能讓「小燈泡」的離開有意義
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12日於總統府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委員、「小燈泡」母親王婉諭在建言時表示,包含訴訟參與、資訊知情權、陳述意見權,應該是對被害者及家屬的尊重,王婉諭也建議,政府應針對重大犯罪進行研究,找出成因,建立資料庫,盡可能在前端對高危險的人群進行扶持,減少犯罪發生率,才能讓「小燈泡」的離開有意義。
方炳超
2017-08-12 14: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司改總結會議》防檢察官濫權提案是否過關 關鍵在這兩人算是「退席」還是「辭職」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總結會議將在12日舉行,司改委員張娟芬已要求處理與改革檢察體系相關的提案,因為這些提案在第3分組表決時,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律師陳重言先後退出國是會議,表決門檻卻未隨之調整,結果表決未過半,沒有成為分組會議結論。籌委會已同意處理張的提案,陳3日指出,他將出席總結會議,他當時是「退席」,而不是「辭職」,不影響計票方式,總結會議不應該讓不該翻案的翻案,他將會出席,盼能確保之前的議決結果。
石秀娟
2017-08-05 09:00
評論
國內
觀點
張靜觀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評司改國是會議的議事規則
(本文為分組委員張靜、陳瑤華、陳龍綺、林志忠、謝明珠、何錚錚之共同意見)
張靜
2017-08-03 07: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