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單邊主義 文章列表
#
單邊主義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花俊雄觀點:安理會非正式會議,見證美國在國際輿論慘敗
4月2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傅聰主持了一場名為「反對以任何方式霸凌他國行為」的安全理事會非正式會議。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吸引了8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這次會議採用阿里亞模式進行。這個進程是1992年時任安理會輪值主席的委內瑞拉大使迭戈‧阿里亞(DiegoArria)倡議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度秘密非正式會議,通常用於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並開放給聯合國大會所有成員參與。
花俊雄
2025-05-05 07:00
風生活
即時
習近平這步狠到骨!「結盟抗美」穩贏計畫曝光
在全球對美中貿易戰擴大的不安氣氛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前往馬來西亞,並在當地報紙發表長篇署名文章,不只強調中馬友誼,更喊出打造「更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再度展現中國加快整合區域盟友、圍堵美國的戰略企圖。
周育信
2025-04-15 11:33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向駿觀點:美國從善霸到惡霸
2月14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演講猛烈抨擊歐洲在基本價值觀上的倒退,導致會議主席克里斯多夫.霍伊斯根(ChristophHeusgen)在閉幕演講中落淚,對美國與歐洲的共同價值觀不斷發生分歧感到難過。
向駿
2025-03-04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凍結對外援助,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嗎?專家:軟實力被邊緣化,軍事脅迫將是美國外交主流
從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到退出國際組織,川普普推行的激進「美國優先」政策引起了一些議員和專家的擔憂–尤其是在華盛頓憂慮北京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可能損害美國利益的當下,他們擔憂美國是否正在將全球影響力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德國之聲
2025-02-23 19:2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闕志克觀點:中國突破地理枷鎖的方略
川普近日有關收回巴拿馬運河與買下格陵蘭的主張都隱指中國(編按:係指中國大陸,以下亦同)介入為動機之一,但實際上中國在這兩個地方的經營都不成氣候,因為美國政府至今仍對門羅主義奉行不輟,嚴禁其他強權勢力進入美洲西半球。反而,川普這次張牙舞爪、指點江山的霸權行徑將美式帝國主義從隱性推成顯性,其邪惡性幾乎可與普丁主政下的蘇俄列為同一個檔次。
闕志克
2025-01-20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即將上台,美國還是亞太盟國的靠山嗎?學者:頂多維持駐軍,他會重新展開談判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就職,美國的亞洲盟友對商人本色的他心生諸多疑問。專家認為,地緣政治現實將會迫使川普對亞太維持駐軍,但不無與各國重新談判的可能。
中央社
2025-01-01 11:1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當「全球化」開始反噬!川普高喊「美國優先」,中國卻積極「單邊開放」—表象之下的政治現實是什麼
川普的當選,在太平洋對岸的中國激起兩圈相互矛盾的漣漪:中文社交媒體上,有眾多川普的支持者,他們歡呼這個特立獨行者的強勢歸來;另一邊是憂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們恐於貿易戰再起,中美關係雪上加霜。
BBC News 中文
2024-12-02 13:09
VIP
國際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當「川普風險」已成現實,東北亞秩序恐急劇變化!韓媒建議「別再幫烏克蘭跟台灣」
「只要還有力氣,我就不會休息,直到創造出一個強大和繁榮的美國!」川普自行宣布當選的演說除了打破「對手承認敗選才宣告勝利」的慣例,他更重申「美國優先」原則,讓盟國忙於判讀該如何應對明年1月20日之後的新時局。韓國媒體也紛紛提出建言,要求尹錫悅政府為新局勢及早擬定對策、並且為國家利益從「價值外交」轉向「靈活外交」。
國際中心
2024-11-09 17:27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周陽山觀點:美國夢為什麼式微?
30年多前,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唸書,當時的美國被視為憲政民主的楷模,也被當成資本主義的明燈。「美國夢」所代表的是自由、和平、民主、效率,以及對繁榮和幸福的追求。
周陽山
2024-09-28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形塑川普2.0外交方向的十一名策士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原本只是四年前選戰的復刻版,兩位男主角沒換人,只是攻守易位。不過稍稍年長的拜登狀況欠佳,捲土重來的川普倒是狂放恣意不減當年,但兩個老白男對決的沉悶老劇本實在讓人提不起勁。但CNN電視辯論後,美國大選開始有了變化:老態畢露的拜登遭民主黨大佬與金主聯手逼退,川普遇刺逃過死劫、還留下了「Fight!Fight!Fight!」與「天命在吾」的那張普立茲級經典照片,使得選舉態勢急轉直下。
李忠謙
2024-08-27 06:10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德語媒體:零和博弈的惡性循環,葬送國際共同繁榮的可能性
維也納出版的《標準報》以「在一個全是輸家的世界,沒有人會贏」為題,刊發由慕尼黑安全會議政策研究部高級研究員TobiasBunde與出版部主任SophieEisentraut聯合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擔憂地指出,在當今地緣政治越發緊張的時代,各國都越來越只關心自身利益,而將國際合作拋之腦後。
德國之聲
2024-02-19 16:56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對話與合作興起,美國單邊主義將不復存在!
郭正亮在幾次節目中分析的很好,如果把中國大陸崛起當是美中兩大國的競爭關係,那就看得太淺了;中國大陸主張的三個全球倡議,這些新的全球秩序思維,才是中共要跟美國舊有治理思維的兢爭關係。筆者發現,現今世界確實正朝向這三個倡議發展,多元金融機制取代美國優先屬於「全球發展倡議」,對話與合作取代集體對抗屬「全球安全倡議」,文明多樣性取代美式普世價值屬「全球文明倡議」。對話與合作興起,美國單邊主義將不復存在,世界正在改變您也跟上了嗎?
阿寶JH Wei
2023-04-13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博鰲演說提全球安全倡議,稱「冷戰思維」和「單邊主義」行不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視訊致詞,表示中方願提出全球安全倡議,並稱單邊主義、極限施壓、搞小圈子、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對立對抗都是根本行不通的。
中央社
2022-04-23 2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反制「反中包圍網」與單邊主義!北京公布《中國的出口管制》白皮書
本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該國首個《中國的出口管制》白皮書。官員稱,此舉是為應對國際出口管「小圈子」跡象和單邊主義抬頭帶來的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2-01-02 00: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回顧2021》談拜登執政首年的外交政策 美國學者:災難般的執行面讓美國利益受損
喬・拜登(JoeBiden)總統上任之際,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達到了創紀錄的低點。去年,在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擔任總統時期,蓋洛普就美國領導力在60個國家和地區所做的民調顯示,對美國領導力贊同率的中間值只有22%。
美國之音
2021-12-23 1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國祥專欄:拜登「力量倍增器」耍得虎虎生風
拜登(JoeBiden)是美國有史以來接受「總統養成教育」最久的總統,他從29歲當選參議員到79歲就任總統,整整準備了50年,32年前就參加總統黨內初選,開始以總統的高度思維政務。外交尤其是他熟練的事務,浸淫其中久已,對各國政要知之甚詳,包括習近平。
陳國祥
2021-07-30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博鰲講話揭示「中國特色單邊主義」玄機,面對美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不點名批評個別國家採取「單邊主義」,認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築牆」和「脫鉤」只會損人不利己。有輿論則批評習近平玩弄辭藻,在試圖消除西方陣營戒心的同時,推行有中國特色的單邊主義。
美國之音
2021-04-24 08: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拜登時代的美軍全球戰略:依舊聚焦中國,但不再是「美國優先」而是「我們一起」
上任已滿一個月的拜登政府正在評估全球軍力部署,並成立中國工作組,審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與軍事態勢,以應對中國構成的日益嚴峻的挑戰。分析人士認為,預計拜登政府將繼續把印太地區作為優先重點,在延續川普時期軍事態勢的同時,更加注重盟友和夥伴建設。
美國之音
2021-02-25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退出的通通加回來! 拜登政府準備讓美國重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為了強化人權事務,聯合國大會2006年通過決議,設立人權理事會,取代原本飽受批評的人權委員會,但當時美國小布希政府選擇杯葛理事會運作,直到歐巴馬時期才競選理事國席次參與其中,不過川普政府2018年6月宣布退出,現在的拜登政府要重建美國領導地位,準備重新加入人權理事會。
簡恒宇
2021-02-08 17:07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國將被取代?世界變遷的另一個觀點
美國因新冠疫情控制不利,加上烽火貿易戰作用反撲,導致經濟走弱,引起美國將被取代的言論。或許被取敗的並不是美國,而是保護自身利益的「單邊主義」。川普下台與英脫歐失利可見單邊主義趨弱,RCEP與陸歐協定簽訂可以見得多邊主義造成多贏,而世界的災難與人禍頻傳更讓我們認識:無國界主義才能真正一勞永逸解決世界的問題。
阿寶JH Wei
2021-01-20 14: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