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光石化 文章列表
#
國光石化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朱淑娟專欄:422地球日,那些總統們做過的事
本周五是422世界地球日,環保團體依往例在之前舉行全國NGO大會,向總統提出建言。而自從2000年以來的三任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也會在這天接見環保團體(今年因疫情延期)。他們同時會在這一天宣布某些環境政策或呼籲,而這些最終都成為評價他們任內環境政策的一部分。
朱淑娟
2022-04-19 14: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民進黨今不如昔,連給藻礁一場聽證會都不敢
民進黨立委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倫?不妨對照近10年來台灣最重要的兩個保育與開發衝突大案---國光石化與彰化海岸、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看他們在立法院是否做了該做的事。
朱淑娟
2021-11-02 05:40
新聞
政治
「10年後證明我決定正確!」馬英九提當年捨石化護濕地 籲蔡政府參考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Day),前總統馬英九回顧,10年前的今天,他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為保育彰化縣濁水溪口的潮間帶濕地,政府不支持國光石化開發案;而10年後事實證明,當年他雖挨了石化界不少罵,但捨棄生產低階石化產品並推動高質化,保留珍貴濕地,是一個經濟與環保雙贏的正確決定。他表示,這案例值得現在政府處理藻礁保育議題時參考。
潘維庭
2021-04-22 12:19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看不見的戰爭》蔡英文頭痛、賴清德不愛 這2人卻成解套藻礁風暴無影手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為當下蔡英文政府危機處理第一要務,但對之前引發執政危機的藻礁公投,蔡政府暗中解決的腳步沒有停下。
楊舒媚
2021-04-07 16:50
新聞
政治
「白海豚轉彎」源頭是她?考委被提名人周蓮香:當初不建議蓋國光石化
立法院臨時會於9日下午召開全院審查會,對考試委員被提名人提出詢問。被提名人之一的台大教授周蓮香,近期遭環保團體質疑曾在國光石化開發案中,提出開發單位訓練白海豚轉彎的建議,呼籲不應通過周蓮香的人事案;周蓮香回應,自己在國光石化案中扮演球員,而非裁判,而且結論的第1句話就是不建議建國光石化,但若必須興建,自己以科學家的立場出發就得提供最好的減輕措施,幫鯨豚爭取福利、減少衝擊。
陳奕安
2020-07-09 20:26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到底該把環評怎麼辦?
環境新聞在台灣處於邊陲地帶,當然也不會是政治人物的選舉承諾,因為算準了選民根本不在乎。偶爾能登上重要版面的不是重大汙染、就是環評,但最後都以「環境與經濟孰輕孰重?」落幕。新國會成立又有立委提議修環評法,但環評的問題不在修法,而是人心及政治,改變環評就要從這兩件事做起。
朱淑娟
2020-02-04 07:00
評論
財經
風評
風評:德州污染案,台塑與石化業將步步荊棘
台塑在美國德州的工廠,傳出非法排放污染被抓包,可能面臨台幣50億元的罰款;坦白說,罰款事小、形象破產事大,而且不僅台塑形象更形低落,連帶整個產業都受影響。
主筆室
2019-07-10 07:3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賴清德是無知?剛愎?還是只為拚選舉?
從一票之差強推深澳環評,到以三接環評強渡關山,引起藻礁換深澳之譏,並犧牲一位環保副署長(詹順貴)之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公開宣示,「深澳電廠不建了!」他忘了力推深澳時曾經拍胸脯保證,深澳用的是「乾淨的煤」,舉國為其無知嘩然,如今,蓋也是他要蓋,不蓋也是他拍板,蓋與不蓋的理由都很決絕,比較難堪的是,他的決絕都得由經濟部(能源局)專業背書。
主筆室
2018-10-13 07:20
評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馬英九可以停建國光石化,蔡英文為何非要毀掉藻礁?
2011年馬英九前總統宣布取消國光石化開發案,2013年在野的現任總統蔡英文,親臨桃園觀音藻礁區並簽下「藻礁永存」四個字,但之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卻要設在這個藻礁區。蔡英文忘了自己寫的那四個字就算了,如果藻礁真的毀在她手上,在生態保育這一題,她也確定輸給馬英九。
朱淑娟
2018-01-30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朱淑娟專欄:環評的困境,無法在環保署的層級解決
環保署長李應元、副署長詹順貴日前邀民間團體座談,希望為環評審查的困境找出路。這很值得肯定,畢竟環評已成為社會衝突的風暴區,一個應該發揮環境正義的制度,如今卻搞得天怒人怨,且離正義愈來愈遠。
朱淑娟
2016-06-28 07:10
評論
財經
風評:高雄將面臨就業與安全的矛盾與拉扯
高雄大氣爆進入第4天,肇事元兇算是釐清,李長榮化工難逃責任。雖然目前重點仍放在救傷、安置,但高雄市很快就要面對一個難解的議題:就業與安全的兩難矛盾。
主筆室
2014-08-04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