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土規劃 文章列表
#
國土規劃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賴政府堅持非核家園 陳冲:請出子賢、子貢也解決不了危機
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6)日發表文章指出,能源政策與國土政策、糧食政策休戚與共,賴政府如果繼續堅持現有非核家園政策,就算請出子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或子貢(孔子門生),也解決不了危機。
陳怡慈
2024-08-06 14:32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鄧鴻源觀點:李鴻源的國土規劃是可行的
談及台灣國土規劃,李鴻源認為,要解決台灣的未來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就是「遷都」,只要把行政院、立法院往中部遷,讓300萬人口離開台北,問題就基本解決,再靠著遷過來的300萬人口帶動中南部發展,人口產業很聰明地分布在西部平原,台灣的問題就基本解決,這就叫做國土規劃。
鄧鴻源
2024-02-17 06:40
新聞
政治
解決台灣的問題很簡單 李鴻源談「國土規劃」:只要遷都就解決一半
氣候變遷危機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節目《2023知識跨年2024》談及氣候變遷及國土規劃,他認為氣候變遷其實是個很深層的倫理問題,而想要解決台灣的問題很簡單,只要「遷都」,基本問題就都解決了一半。
王德蓉
2024-02-15 08: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種植水蜜桃的山坡地超限使用,凸顯農業發展與國土規劃的問題
近期桃園市復興鄉的水蜜桃農提到因山坡地超限使用而難以適用災損補償,當地民代也呼籲應該成立水蜜桃專區。筆者身為一樣在山坡地種植農產品的青農,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層面去探討,一是法規面的制定造成的問題,二是相關農業發展的方向。
陳俊傑
2023-07-04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畸形的國土規劃歸因於政治考量─以竹竹合併為例
竹竹合併顯而易見的問題在於苗栗將會更為邊緣化,造成地方人才流失、(例如直轄市公務人員職等待遇較一般縣市優渥,因此人才往直轄市外流)、苗栗產業空洞化。以竹科產業園區為例子,地理位置而言,方便統合管理有利於產業發展。而竹竹合併則忽略了苗栗的銅鑼和竹南園區,且人口可能外移往新興直轄市。地方稅收減少,苗栗財政可能更為惡化。
范羽萱
2022-10-04 13:30
新聞
政治
質疑竹竹併為選舉炒短線 陳水扁酸:乾脆設十都加特別行政區才公平
府院黨之前一度要力推竹竹併,曾公開反對的前總統陳水扁在今(15)日晚間播出的《鏡電視》專訪中重批,「台灣的國土規畫是這樣弄的嗎?是在炒短線,為了選舉嗎?」
顏振凱
2022-02-16 05:54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專欄
許詠翔觀點:從竹竹併看台灣真是區域發展劫貧濟富的邪惡國家?
竹竹併引發了國土規畫的討論,怎麼樣讓狹小台灣的空間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當然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不過談到國土規畫,總是很理所當然地會被加上一個「縮小城鄉差距」的目標。這就跟談到經濟計畫必定有「縮小貧富差距」這個目標一樣理所當然。
許詠翔
2022-01-02 14:2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竹竹併好嗎1》升格後店家倒一堆?舊縣區邊緣化 三都過來人揭慘況
四大公投結束後,民進黨火速連署《地方制度法》修法草案,企圖鬆綁直轄市人口限制,欲拼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台灣每逢討論到升格話題就與選舉、政治牽扯不清,但以六都升格後部分地區發展反而沒落、蕭條的前車之鑑,縣市合併升格加冕後,所有問題都會因此解決了嗎?(竹竹併好嗎系列2之1)
唐筱恬
2021-12-30 17:10
新聞
政治
林智堅不選大新竹 國民黨:因人設事鬧劇暫落幕,應召開國土規劃會議
民進黨近日強推竹竹合併升格,被質疑是為新竹市長林智堅參選明年大新竹市長量身打造。林智堅27日晚突宣布不參選明年大新竹市長,國民黨文傳會表示,國民黨的態度一以貫之,從頭到尾皆認為林智堅個人政治前途根本不是重點,竹竹苗如何妥善合併升格,處理《財劃法》等攸關升格與在地社會福利資源分配,打開區域發展與產業升級的未來才是真議題。
晏明強
2021-12-27 22:46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風評
風評:六都變九都,劍指高虹安?
挾四項公投「完封」之餘威,蔡英文總統一刻不停歇,召集縣市首長及派系領袖,在公投後政經局勢外,會議前曝光訊息指黨政高層有意在立法院會期結束前,通過修改修改《地方制度法》,讓新竹縣市、彰化、雲嘉嘉等(合併)升格,以利民進黨明年初的提名作業;會後總統府發言人公開說法,則只提到與會者對「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有高度共識」,其餘「兩都」,則沒有明確說法。
主筆室
2021-12-20 07:20
地方新聞
高雄
台船公司建造之「1000總噸級研究船」 榮獲第三十屆台灣精品金質獎
行政院科技部為了提升我國海洋觀測能量,特委託本公司建造三艘海洋研究船,分別為二艘500總噸級及一艘1000總噸級研究船,其中1000總噸級研究船,無論在設計端、建造、甚至在運作維修、整體後勤端,台船公司都實際負責參與,並密切與學術單位合作,結合產官學能量進行規劃與建造。此型船亦是台船公司首度設計與建造之海洋研究船,傾力投入公司整體資源,用最高標準及技術進行設計及承造,結合台船公司基隆與高雄兩個廠區之能量,歷時2年多,於109年8月正式交船,命名為「新海研1號」,其現為國內最先進研究船之一。
徐炳文
2021-11-25 17:47
地方新聞
高雄
振農基樁遭「軟禁」十年重返中油供應鏈 品質獲台積電肯定
高雄市振農水泥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十年前因製程管理疏失,致生產的「基樁」有暇疵,遭中油公司「軟禁」,歷經十年改善品管、塑造形象,今日終於重返中油洲際二期的基樁市場。同時振農公司的基樁也獲得「護國神山」的青睞,台積電南科廠建廠基椿也是由振農公司供應。
徐炳文
2021-11-11 15:3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 從立法行政兩院遷建南投霧峰談國土計劃
立法院遷建地點初露曙光。據報載初步選定9個地點:高鐵彰化站、霧峰省議會、臺中市烏日區、臺中市成功嶺、高鐵臺中站、南港202兵工場、新北市土城看守所、宜蘭縣、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等。
王清厚
2021-11-10 06:00
新聞
政治
大新竹合併議題延燒 正國會立委聯名建議召開國土規劃國是會議
民進黨籍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黨內雜音不小。正國會10席立委今(1)日發出「跳出單一縣市合併框架,整體檢討現行行政區劃」聯合聲明,指「竹竹合併」確符合實際上需要,但國土相連,現實上難僅針對單一縣市之整併進行討論;聲明建議或可採「國土規劃國是會議」方式進行,凝聚國民共識,擬定更具體的配套方案,才不會錯失這個整體檢討國土規劃、促進國家邁向正常化的契機。
顏振凱
2021-10-01 18:1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暗潮洶湧!新竹合併牽動民進黨選舉布局 英系反對修法:重點在國土規劃
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延燒,而新竹縣市的走向,也牽動民進黨選戰布局。除升格後,「新竹縣、市」和「大新竹市」人選將大相徑庭,現階段光是民進黨內對於是否支持修法的意見,也不盡相同,再加上2022年的地方選舉將至,黨內可以說是暗潮洶湧。
黃信維
2021-10-01 16: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從「國土規劃」到解決「財政劃分」問題的順位
2020年從5月份起至今,媒體報導《財政收支劃分法》20年未修,地方及中央都喊窮,雙北以及桃園財政最穩健,各地方政府呼籲努力解決「財源」。財政部長蘇建榮接受專訪表示,要讓地方財政健康,大方向要從國土規劃開始。《財劃法》的上位法律是《國土規劃法》以及行政院制定的各部會基本政策。
蔡森然
2020-11-02 05:40
評論
國內
專欄
黃玉霖觀點:鐵路立體化需有完整規劃,中央有責協助地方
自1989年台北車站地下化啟用,台灣鐵路立體化工程迄今已屆30年。我們必須總結過去的發展經驗,檢討鐵路立體化過去由各縣市自行提案、流於見樹不見林的模式,以國土規劃及整體軌道運輸藍圖的格局,統籌提出台灣軌道政策的完整政策規劃,而這也是交通部近期修正「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週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的核心目標。
黃玉霖
2019-11-18 06: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昭南專欄:治水非兒戲,「國土規劃」刻不容緩!
賴清德繼「功德說」之後,最近因823豪雨而再爆出「上帝治水說」的坊間笑談!
陳昭南
2018-09-01 07:10
新聞
國內
財經
調查
農地蓋工廠、工業區等著蓋房子 國土規劃問題一籮筐
台灣工業區閒置土地長期以來難以解決,除了《產創條例》缺乏強制買回或拍賣條文外,房地產上漲帶動都市計畫區內工業區土地囤積,甚至違規興建工業住宅,不願承擔工業區地價的廠商,則是大剌剌地在農地上蓋地下工廠,以高雄市為例,高雄大社、大寮、仁武、岡山大量地下工廠,市府初步估算高雄市尚需707公頃的產業用地,然而全國區域計畫分配予高雄市的產業用地增設總量僅為100多公頃,工業區閒置土地的釋出,或許能解決部分廠商土地需求,但仍無助於農地蓋工廠的現況解決。
林上祚
2017-11-03 08:30
新聞
政治
嘉義縣窮苦 張花冠呼籲檢討國土規劃
民進黨中常會12日邀請嘉義縣長張花冠以「地方治理的困境與契機」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據轉述,張花冠在會中質疑,當年林洋港在省主席任內,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的決策,造成現在嘉義縣的困境,嘉義市現在人口比新北市土城區還不如,嘉義縣少了嘉義市,山地要保育,海邊要管制,可用資源少之又少,她呼籲國土規劃要重新檢討。
顏振凱
2016-10-12 19:3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