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家兩廳院 文章列表
#
國家兩廳院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呈現品牌精髓與造車工藝 / Vision One-Eleven 概念車首次在臺亮相 《111% Mercedes-Benz》特展 9/14 至 9/22 於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盛大展演
台灣賓士今(9/11)日選於臺北市中正區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111%Mercedes-Benz特展媒體拍照會」,自德國總部空運VisionOne-Eleven概念車來臺,並設計六大展區打造全新品牌概念空間BrandSpace3.0,以國際級規格形式進行展演,向國內民眾體現品牌面向未來的設計語言和創新的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以及對於未來車款細節、創新與美感之追求。
小七車觀點
2024-09-11 17:35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專訪》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感動歐洲人 瑞士導演、台灣演員想談這些事
「斷交」或許是提及我國外交時,最常,甚至是最先浮現的關鍵字,但我國何嘗不想增加「大使館」數量?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藉由設立「大使館」的目標,呈現我國內部存在的不同聲音。該劇導演凱吉提到,在同溫層很厚的時代,該劇展現在公開場合表達、聆聽不同看法,這點讓部分歐洲觀眾相當感動。
簡恒宇
2024-04-18 09:00
即時
風生活
發病不到一小時就離世!知名電台主持人驚傳癌逝 國家兩廳院發文哀悼、好友仍震驚⋯
愛樂電台資深主持人沈鴻元今日(7日)驚傳離世消息,主持節目《台北爵士夜》超過20年的他,擁有非常豐富的爵士樂知識,因此擔任「台中爵士音樂節」總監,如今卻傳離世消息,令許多圈內好友震驚,資深樂評蘇重便在臉書發文悼念「到現在都不能相信。沈鴻元,好走。」馬世芳、雷光夏以及國家兩廳院也發文哀悼。
吳哲宜
2023-04-08 17:28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回應每個人的共存現狀與未來:林欣怡X黃之揚談永續
「永續」是什麼?或者該問的是,為了「永續」,我們得做什麼?因為這可能是對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所有人的提問。也就是,我們要為未來的人留下怎樣的生存環境,讓所有生物的共存能永遠下去。
唐可欣
2022-11-14 22:04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SOP不是服務工作的唯一解答
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先生於兩廳院演奏廳欣賞演出時,執意坐輪椅至非適合輪椅使用的第一排環境觀看演出,事後於臉書發文檢討服務人員工作SOP流程,非事實原貌的陳述方式,在服務業工作20年的我,看到這些內容就像是被打了一記耳光卻什麼也無法說。
林雅婷
2022-11-12 14:00
新聞
國內
藝文
千年舞台映照台灣歷史 魏海敏重現經典最大難題是「演自己」
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年度大作《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由京劇梅派傳人魏海敏領銜,去年因疫情波折,今年終於將在4月於國家戲劇院登場;導演王景生表示,這次會訴說更多魏海敏背後的故事,可以藉此做為看見台灣歷史的方式,對台灣觀眾來說,可能會在戲中看到家族照片出現過的影像、自己去過的地方,這是屬於魏海敏、屬於台灣人的故事。
吳尚軒
2021-03-08 20:40
財經
藝文
1%Style
登上戲劇院屋頂、鑽入水晶燈旁的神秘貓道 限時48小時!窺探70個經典建築秘密空間
限時48小時,深入台北超過70個從未免費對外開放的私密空間。從劇場後台、五星級飯店總統套房,到設計工作室、私人豪宅……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城市。
商業周刊
2020-10-25 07:50
新聞
國內
財經
藝文
商業
台新銀力挺藝文振興 邀民眾FUN膽藝起玩享高額回饋
政府傾力振興臺灣疫後經濟,除發放振興三倍券外,各部會亦共襄盛舉推出特色振興活動,其中,文化部接棒加碼推出每份價值600元的「藝FUN券」,協助振興藝文產業。台新銀行響應政府政策不遺餘力,也支持各項藝文發展,為配合文化部振興藝文的美意,台新銀加碼提供優惠,只要民眾持台新卡至指定藝文通路刷卡消費滿1,000元,可享10%回饋,再善用台新卡電影購票平日最高現折32%,優惠層層疊加等於最高回饋42%,要讓喜愛藝文的民眾享回饋,同時增添生活的樂趣。
財經中心
2020-07-12 17:15
新聞
國內
藝文
兩廳院圖書館轉型計畫挨批 總監澄清:不能只有硬體設備改變
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下稱:表圖)已於日前閉館,將進行為期6個月的空間及設備改裝工程,不過,此一轉型計畫日前卻遭致批評。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今日說明,對於表圖的討論事實上已經持續了10、20年,而她認為不能只有硬體設備的改變,需要連軟體一起思考,也因此加入共融思維,提出「文化知識的客廳」概念,「重點是沒有人會覺得我進不來,要讓大家覺得輕鬆自在。」
吳尚軒
2020-06-19 22:43
新聞
國內
藝文
最豪華陣容!北市交響樂團50周年鉅獻 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本周末衛武營連演3場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首部音樂劇大型製作《綠島小夜曲》,作為其主辦的「2019台北市音樂季」開季節目,除了已於8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城市舞台首演之外,本周末(24日及25日)也將在高雄衛武營歌劇院連演3場,為北市交50周年慶的原創鉅獻。
林希晏
2019-08-21 09: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藝文
下班經濟學
台灣人沒藝術消費習慣?學者嘆:從小藝術課亂上,長大就要他突然會聽交響樂
藝術工作在台灣,到底是過勞比較嚴重,還是吃不飽比較嚴重,是許多藝文工作者都會有的焦慮。然而進一步要問的或許是,台灣的藝文市場供需,究竟呈現怎樣面貌?除了可能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外,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王俐容指出,台灣一直沒有從小培養藝文消費習慣,民眾又習於看政府舉辦的免費展演,生產端有問題,但消費端問題更大。
吳尚軒
2019-05-18 09:30
新聞
國內
藝文
兩廳院大數據》表演場次增多了,票房產值卻減少了?她提製作3觀點:觀眾不進來,我就出去
國家兩廳院日前公布2013至2018年期間,兩廳院售票系統售出之票券資料大數據分析結果,8日並廣邀全國表演團體、展演場館經營團隊,就報告內容探討藝術團隊未來策略。其中對於戲劇表演場次增多、產值減少現象,人力飛行劇團(下稱:人飛)行政總監兼製作人張寶慧指出,這顯示供需不平衡現象,呼籲當製造者大於消費端時,要反觀自己的作品,是放在怎樣的地位,是不是有競爭力或維繫觀眾的可能性。
吳尚軒
2019-05-09 11:33
新聞
國內
調查
藝文
大量一次性消費者、6成5民眾年買一次票!從兩廳院售票大數據分析看國內藝文消費現況
兩廳院委託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分析2013至2018年6年期間,透過兩廳院售票系統售出之票券資料,並透過大數據分析,了解國內藝文消費樣貌及產業發展趨勢。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說明,兩廳院平均每年有12億票房,看起來很多,但大概也就是台灣每人每年50塊,而除了65%消費者每年只會買一次票外,還有大量的一次性消費者,一次買大概2張票,6年來就只買這麼一次票。
吳尚軒
2019-05-01 14:10
新聞
國內
藝文
台灣國際藝術節換面貌!年輕新血進駐 「小事製作」要把街舞跳進兩廳院
兩廳院口碑節目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即將到來,今年度TIFA當中,除了白先勇、林懷民、鄭宗龍等大師製作外,在推廣活動部分,也邀請到「小事製作」、「博恩夜夜秀」2支年輕團隊,為推廣節目帶來全新活力,其中,小事製作將把街舞Battle帶進兩廳院舞台,期盼嘗試舞蹈上更多的創新與實驗性。
吳尚軒
2019-01-31 18:22
品味生活
藝文
強烈女性角色概論
以重要女性角色命名、或是將劇作焦點放在女性角色的作品,在西方戲劇中屢屢可見。或許因為這些劇作多反映女性角色在不同時代下的困境,作品多以悲劇之形式出現,主題常著墨於女性受親情、愛情、家庭、或命運之綁縛,百般努力卻無法掙脫的種種困境。
兩廳院
2018-08-23 00:00
品味生活
藝文
受虐靈魂的華麗告白
我是這麼想的:當一個人的行為極度難解而且不可理喻地行惡時,我感覺到的都是對方的靈魂,正在受虐。所以,編劇馮勃棣筆下吸引我的總是那極度自虐的嘲諷,以及極度自嘲的生命情節。根據這兩齣劇作的結構,我這麼假設的前提是,那被整齣戲圍繞著打轉的核心是難以言說的虛空、悲觀與消極。
兩廳院
2018-08-21 00:00
新聞
國內
文化
文青在哪裡?兩廳院首度公布客群報告 購票女性佔7成、大安區居冠
國家兩廳院今(29)天首度公布購票客群與消費行為報告,內容指出兩廳院平均年銷售產值達新台幣11億元,而購票客群超過5成來自大台北地區,並以大安區居冠,購票者之中也高達7成為女性。
陳子萱
2018-03-29 18:0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楊其文觀點:文化異象之二──國母的人事浮沉路
最近公廣與華視總經理的事件廣受議論,財訊雙週刊第547期的報導提及華視打破高階主管任用慣例,安插副總經理當地下司令官,還報導「陳郁秀是一個很想掌權的人,不能主導總經理人事權,就透過安插副總人選,來達到掌權的效果」,「公視上下都知道,謝翠玉就是地下總經理」。
楊其文
2018-02-12 06:2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攜手深入中國古典經典名著─非常林奕華《聊齋》Why We Chat?
「真愛,就像鬼故事,聽過的人多,遇過的人少」——眾生說
國家兩廳院
2017-12-21 17:39
品味生活
DIGI+NTCH數位體驗再升級 建構表演藝術顧客服務數位新旅程
「數位時代我們試圖換位思考、嘗試創新,建立傾聽與分享的劇場參與新模式,
國家兩廳院
2017-11-29 10:58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