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土地稅 文章列表
#
土地稅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有房子的注意了!賣房少做1件事慘了,稅務機關恐重罰10幾萬
在房市持續受到關注的情況下,不少人選擇將資金投入不動產,希望藉由轉手買賣賺取價差。不過,單純的投資交易流程,其實暗藏法律與稅務風險,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高額罰鍰。近期桃園就有民眾因未完成土地過戶就急著轉賣,遭稅務機關開罰,提醒投資人買房前務必了解相關規定,避免讓辛苦錢付諸流水。《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提醒民眾,在進行房地產交易前應先詳閱法規、確實辦理登記與申報程序。
施俞婷
2025-05-14 15:04
風生活
理財
免稅資格突然消失!爸媽贈與給小孩,少做1件事女兒慘繳萬元稅金
買了土地卻突然收到地價稅單?新竹一名張先生日前接受父母贈與一塊原本免課地價稅的土地,沒想到近期卻收到稅單通知,感到十分困惑。對此,新竹縣政府稅務局說明,凡是設有農業經營設施、享有免稅優惠的土地,在產權移轉後,新的地主必須重新申請免稅資格,且每年僅開放5月1日至31日辦理,提醒民眾務必留意期限,以免影響權益。
施俞婷
2025-05-05 11:58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家有土地想贈與子女,財稅局教1招合法節稅方法,大筆土增稅通通免繳
陳太太有一筆農地,去年12月她檢附持分1/1的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贈與,移轉登記持分1/3給兒子,今年她再度贈與1/3給女兒,欲比照辦理,此時應檢附重新申請的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
王若桐
2025-04-25 16:11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家有不動產想出售,小心課大筆土增稅找上門!專家教1招,合法省下數十萬稅金
許多中南部家庭的透天厝,1樓當店面、樓上住家,是再常見不過的格局。但你知道嗎?這樣的透天厝一旦要出售時沒規劃好稅務,可能會多繳數十萬元土地增值稅!
廖嘉紅
2025-04-21 11:37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賣房戶籍遷出注意!地稅局曝符合3條件「依舊適用一生一次10%稅率」,省下大筆土增稅
大部分人在出售房屋時會先將戶籍遷出,近期就有民眾將戶籍遷出後,擔心之後成功賣出後還能斧申請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稅率來課徵土地增值稅,對此,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也表示,只要符合三個條件就可以。
黃慈語
2025-02-27 10:24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即時
新知
台南
名下只有農地,為何老農津貼被駁回?每個月8000元沒了 申請條件一次看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是政府為保障年長農民基本生活的補助,滿65歲且符合條件者,每個月可以領取固定金額8110元,然而,1名65歲的李先生在申請時卻遭勞保局駁回,明明除了農地之外並無其他房產,為何無法申請?經詢問後才發現,原來他的農地曾經變更用途而被課徵地價稅,導致財產總額超過津貼申請門檻。
凌婧綸
2025-02-21 16:02
風生活
即時
台中
台中近千坪荒地「1原因」沒人要!他砸6.4億買下改建「年營收2500萬元」養地等翻身
儘管大多數人避開殯儀館附近的房產,但因價格較低仍然有人願意購買,特別是預算有限的買家或不介意傳統習俗、思維開放的民眾,如年輕人或短期租屋族等都可能接受這類房產。台中市北區的「台中崇德殯儀館」就有一片土地在2023年底被買走後,如今已從一片荒涼土地搖身一變成1小時收費60元的停車場。
古靜兒
2025-02-15 16:00
風生活
房地產
理財
爸爸把4千萬財產給兒買房,國稅局判定免繳近400萬贈與稅!專家教1招,無痛省下鉅額稅金
父母想把房產留給子女,用什麼方法最省稅?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舉例,一名K先生想把4300萬元給兒子買房,如果用現金贈與的方式,需繳納483萬4000元的贈與稅,因此,他用1招省稅方法,短時間將資產移轉給小孩,最後僅需繳納86萬稅金,稅額差距高達396萬,對此他表示,這個案例正是遺產及贈與稅最佳的節稅的範例。
王若桐
2024-09-20 16:35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阿公「自家農地蓋孫婚房」一鋪水泥慘了!地價稅秒暴增4倍 稅務局教1招救回稅金
新竹市一名陳姓老翁為孫子結婚後的婚房,決定在自家農地上建一棟透天厝,並鋪設水泥方便停車通行,但卻收到「地價稅」補徵繳款書3000元,於是申請復查,證明是「自住」,從此只需要付「住宅用地」的600元,一招省下4倍稅金。
林瑩真
2024-04-10 14:31
風生活
即時
沒搞清法律規定…錯將房子設籍給爸爸 「400萬免稅額」掰了
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持有房子期間越久,稅率就越低,其中有條規定指出,若買房後自住滿六年,可享400萬元免稅額,且僅課徵獲利10%。有位民眾也跟著做,但卻搞錯規則,導致在委託仲介賣房時,才赫然發現沒辦法適用400萬免稅額及課徵10%稅率。
楊于萱
2023-07-26 12:21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零舉借達標!陳其邁上任高雄市長110年度收支平衡 減債70億元
高雄市長陳其邁自109年8月上任以來,帶領團隊積極推動各項市政建設,另一方面嚴守財政紀律、追求財政健全,落實開源節流,透過推動促參開發及招商引資等方式開源,去年度高雄市各行業營利事業銷售額達5.57兆元,成長1.05兆元,創歷史新高,增幅居6都之冠。地方稅收亦較預算成長15.5億元,年度決算收支平衡且賸餘0.28億元,達成0舉借目標。今年上半年的營利事業銷售額總額超過2.89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3,000億元,成長幅度達1成。
徐炳文
2022-08-27 04:31
風生活
理財
2021地價稅11月開徵!土地所有權人想節稅要在這天前申請,免得5倍重稅找上門
今年地價稅將於11月1日開徵,民眾若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規定,可要把握在9月22日前提出申請,才享有稅率2‰課徵地價稅的優惠,一旦逾期未申請,則按照一般稅率10‰課稅,屆時所繳的稅金差距將達到5倍。
好險網
2021-09-17 10:20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賣房時間差一年,就要多繳百萬稅金?稅務規則懂半套,小心荷包大失血
漲價歸公是土地稅法中政府重要課稅原則,因為土地的自然漲價講白點就是「不勞而獲」,因此,才會有土地增值稅的出現。不過,任何事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節稅與逃稅的攻防上,有時候遊戲規則只懂半套,就可能讓自己荷包大失血。
林喬慧
2021-02-26 23:5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政府是自辦市地重劃的事主、不是公親
監察院22日糾正台中市政府,指其未核實審查「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單元二」購地不實、虛增人頭地主及重劃經費等弊端。在此之前,2019年3月台中地檢署也依背信罪起訴富有公司董事長楊文欣等14人,但台中市政府還是定調這是重劃會跟地主的爭議,自己只是局外人要保持「行政中立」。監察院這個糾正等於公告周知台中市政府是「事主」,必需負起監督之責。
朱淑娟
2020-10-27 06:30
新聞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房市蠢蠢欲動 財長蘇建榮拋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打房風向球
對立委質疑,政府無法有效課徵空地稅、囤房稅,房地持有成本低,恐更助長有錢人養地,財政部長蘇建榮認為,地方政府應更合理評價房地稅基,此外,應跨部會合作,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
中央社
2020-10-12 17:4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雄市108年公告土地現值 平均調幅0.33%
高雄市108年公告土地現值於昨(17)日經高雄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通過,衡量各項影響因素與市場動向後,擬定108年公告土地現值全市平均總調幅為0.33%。
徐炳文
2018-12-18 15:50
風生活
無殼蝸牛的救贖?曾是房市票房毒藥的「地上權住宅」,在高房價時代現在已經由黑翻紅了嗎?
在過去,地上權住宅往往被視為房市的票房毒藥,但隨著國人觀念改變,接受這類商品的人逐漸增加,對於不排斥「長租」概念的民眾,地上權住宅產品反倒成為高房價下的救贖。
中央社
2018-10-21 10:30
新聞
國內
新北「靜思堂」大樓不符免稅規定 法院判慈濟補繳千萬稅金
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105年時,就已認定慈濟在新北中和的「靜思堂」大樓不符免稅規定,要求補稅近千萬元。對此,慈濟表示,是依市府城鄉發展局建議,申請全區變更社福專區後才要裝潢,於是提告抗稅。法院指出,樓層閒置確已不符減免地價稅意旨「促進土地利用」,所以判慈濟敗訴,全案可上訴。
曾詩婷
2017-12-07 16: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北市2200戶包租、代租空屋即日起跑!房客租金最高補貼7200元
居住議題始終是有意住在首都民眾的痛,許多人買不起房,就連找屋都碰壁連連。台北市政府推動便民的居住政策,即日起1100戶的「包租代管」與1100戶「代租代管」政策上路,意在釋放現有在北市的長期閒置3.8萬戶房屋,透過政府包租或代租作為媒合平台,替屋主承擔起收租不順及呆帳等風險,房東可獲得市價8-9折租金,弱勢戶的低租金承租,政府也會將租金補貼給房東,預估可吸引怕麻煩或長年在國外的房東將屋子釋出,不過,目前市場仍多呈現觀望狀態。
王彥喬
2017-11-14 15:2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解決閒置土地 政院擬修《產創條例》 強制買回或提高囤地稅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8)日與民進黨立院黨團舉行便當會,會中針對企業界抱怨「五缺」問題中,缺地與缺人才部分進行討論,根據經濟部長沈榮津報告,全台閒置工業區土地高達747公頃,部分廠商養地行為很嚴重,閒置長達10年以上空地面積達220.5公頃,行政立法部門達成共識,本會期將推動《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未來可能會透過閒置工業區土地「強制買回」,或提高閒置土地「囤地稅」方式,收回閒置土地。
林上祚
2017-09-28 15:34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