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文章列表
#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AI
展望2022》「外交政策」盤點科技產業三大趨勢:科技巨頭難再獨霸、人工智慧應用廣泛、全球政府大監管時代來臨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近2年,為遵守社交距離,人們逐漸習慣以線上互動取代線下活動,全球網路使用量快速攀升,後新冠時代的科技發展也依舊備受矚目。《外交政策》日前刊登美國塔夫茨大學全球商業研究所所長查克拉沃提專文,預測2022年全球科技產業的三大趨勢。
陳艾伶
2022-01-19 12:15
VIP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美國大選解析》拜登當選終結國際貿易貿易戰?《外交政策》:錯!經貿衝突恐變本加厲
《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期刊日前刊出貿易專家奧登(EdwardAlden)專文,剖析拜登(JoeBiden)陣營的外貿政策,奧登在文中直言,即使白宮主人換人當,國際貿易戰也不會停火,而拜登擘劃的經濟藍圖,更可能使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經貿衝突越演越烈。
鍾巧庭
2020-10-23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台灣「擊落」中共戰鬥機,印度網友瘋狂叫好!?美媒解析:《環球時報》煽風點火讓假新聞瘋傳
4日一早,一段據稱為中共Su-35戰鬥機在台灣被擊落的影片,成為席捲印度社群媒體的大熱消息,被擁有大批追隨者的軍事推特帳號轉載,甚至攻佔新聞網站快訊。
鍾巧庭
2020-09-06 16:39
新聞
國際
德國控管仇恨言論,極權國家為何競相模仿?《外交政策》:以「法」之名箝制異議,全球民主恐競相沉淪
如何防止假新聞與網路極端言論擴散,是當今全球政府的頭痛難題,德國2017年推出《社群網路管制法》以減少仇恨言論,《外交政策》最新研究卻指出,這部法律竟然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其它獨裁國家紛紛藉口模仿德國,達到箝制反對聲音的目的!
王穎芝
2019-11-07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巴不得川普再做4年?白宮前國安高層:川普讓美國越來越弱,中國崛起迎來最佳機遇!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近3年來,中美關係可說降至數十年來的谷底,川普不只發起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也樂於將自己標榜為「最敢於對中國強硬的美國總統」。但《外交政策》15日刊登前白宮國安官員韓磊的專文〈川普是中國的最佳資產〉,指出川普雖然凝聚華府對中強硬的共識,他的諸多政策卻大幅削弱美國的全球領導者地位,反倒賦予中國數十年難遇的戰略機運,為中國在亞洲乃至全球拓展影響力鋪路。北京當局更有不少官員學者盼望川普順利連任,認為長遠看來將成為中國崛起的一大利多。
鍾巧庭
2019-10-21 17:40
風影音
國際
不只搞笑還要搞政治、幽默感就是最強武器!喜劇演員變身政治人物,攻佔全球政壇
本名邱威傑的YouTuber呱吉以幽默詼諧的影片在網路上累積不少粉絲,並挾著高人氣當選台北市議員。在全球,喜劇演員參政的情況已不稀奇,還不乏成功當選一國元首的案例。《外交政策》13日指出,在當前全球民粹主義風潮下,喜劇演員以反體制、反權威形象,加上簡單幽默的訴求獲得選民青睞,成功轉型政治人物,這股風潮也反映出選民對傳統政治的厭煩與不信賴。
魏嘉瑀
2019-02-15 18:53
新聞
國際
科技
民主國家的社群網戰》愛爾蘭公民組織擊退反動勢力暗黑宣傳,還留下珍貴「戰史」!
西歐天主教國家愛爾蘭5月25日舉行人工流產(墮胎)合法化公投,決定是否將嚴禁墮胎的憲法增修條文第8條廢除。支持廢除條文的民眾以66.4%力壓反對廢除條文的33.6%,成功使愛爾蘭女性擁有墮胎權。公投即將舉行之際,愛爾蘭國內對於女性墮胎權的討論熱度也炒到最高點,抹黑敵對陣營的「暗黑廣告」隨之而起。《外交政策》1日刊文指出,愛爾蘭媒體、志工自發透過事實查核、媒體報導,成功讓愛爾蘭公投結果免於被不實宣傳、假新聞影響,而且還為這場「社群網戰」留下珍貴的案例與資料。
蔡亦寧
2018-06-03 10:10
新聞
國際
民主國家的社群網戰》人工智慧加入戰局,讓假新聞傳播更快、更複雜、更難防範
大量錯誤資訊和假新聞充斥網路,並透過社群媒體蔓延,近年來早已不是新聞,歐美各國也紛紛研擬反制之道,以防有心勢力散布謠言操縱輿論,甚至衝擊民主體制。但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誌警告,當前的「假資訊戰」(DisinformationWars)由最新科技發動,甚至延燒到人工智慧領域,使資訊更能「以假亂真」,若政府不當機立斷加以防範,不實訊息流竄的現象只會更加猖獗。
鍾巧庭
2018-06-03 1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不配合,就每天去你家問候你父母!」維吾爾人到了國外,仍遭中國員警監控、威脅
一位旅居美國的維吾爾人最近在微信上加了一個陌生人,這個人用維語和他聊天,話裡話外打聽在美國生活的維吾爾人的情況。兩三天後,陌生人直截了當地問起「美國維吾爾人協會」的一位成員,想知道他在哪上班,在幹什麼,收入如何等等。
美國之音
2018-03-08 10:00
新聞
國內
美媒批台媒 只有猥褻、圍堵式的報導
打開新聞台,你是否已經厭倦麥克風圍堵的畫面?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誌20日報導,台灣民眾受夠猥褻、圍堵式的報導,外人來看,過去幾個月全台只有黃色小鴨和吳憶樺的消息。
呂思逸
2014-02-22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