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多邊主義 文章列表
#
多邊主義
約 4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花俊雄觀點:安理會非正式會議,見證美國在國際輿論慘敗
4月2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傅聰主持了一場名為「反對以任何方式霸凌他國行為」的安全理事會非正式會議。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吸引了8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這次會議採用阿里亞模式進行。這個進程是1992年時任安理會輪值主席的委內瑞拉大使迭戈‧阿里亞(DiegoArria)倡議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度秘密非正式會議,通常用於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並開放給聯合國大會所有成員參與。
花俊雄
2025-05-05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北京觀察》調整對美戰略!中國將在聯大安理會開會討論川普「關稅霸凌」
針對中美的關稅大戰愈演愈烈,北京將於近期在聯大召開安理會非正式會議討論會,就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予以回應。此次討論會是邀請幾乎被受到關稅政策波及的多數國家。
田暢
2025-04-17 19:00
風生活
即時
習近平這步狠到骨!「結盟抗美」穩贏計畫曝光
在全球對美中貿易戰擴大的不安氣氛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前往馬來西亞,並在當地報紙發表長篇署名文章,不只強調中馬友誼,更喊出打造「更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再度展現中國加快整合區域盟友、圍堵美國的戰略企圖。
周育信
2025-04-15 11:33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鄺卓睿觀點:「小多邊主義」崛起─碎片化世界秩序下的新安全模式?
在冷戰結束後的三十年間,國際社會一度寄望於全球多邊合作,認為跨國問題應以制度性、全球性框架來解決。然而,近十年來,這種信念正迅速被動搖。從聯合國安理會對重大衝突的癱瘓和無力解決一些地緣衝突(例如加薩地區的戰鬥)、世界貿易組織機制停擺與無力應付美中多國之間的關稅戰,到歐盟與北約內部的分歧日益明顯和離心離德,這一切都顯示出傳統多邊主義已陷入信任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更靈活、效率更高的合作模式正逐步浮現:「小多邊主義」(minilateralism)。
鄺卓睿
2025-04-03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習近平會李顯龍談及「美中關係」 中星抵制集團對立、推動多邊主義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揚言要針對中國課徵高關稅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6日在北京會見到訪的新加坡國務資政、前總理李顯龍時稱,中方願與新方一道,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抵制集團對立、分裂對抗,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中國官媒還披露,兩人會談討論了「中美關係」。
兩岸中心
2024-11-27 09:52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當選,全球局勢的新挑戰與機遇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在全球的高度關注下舉行,最終結果由美國前總統川普,以295票勝過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的226票。而近年來,因美國當地通貨膨脹、工資增長停滯等經濟因素的加劇,使生活成本上升,直接影響民眾的經濟壓力及對現任政府的信任,中、低收入的選民因此轉而支持更具經濟改革承諾的候選人,對於新總統的上任,除了對美國國內的影響,也連帶的影響了各國間的局勢,不僅關乎美國的未來走向,更會對國際間合作產生巨大的變數。
黃珮珈
2024-11-11 05:3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中國承諾平等待遇,只是「霸權的幌子」? 《外交政策》剖析「北京如何心理操控開發中國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上台以來,擴大以中國為中心的現有組織,包括上海合作組織與金磚國家,還發起「一帶一路」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儘管其中許多計畫可能對全球南方國家有吸引力,但中國的多邊主義願景是其霸權野心的偽裝,這是北京當局對開發中國家的心理操控。
廖綉玉
2024-04-11 20: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印太版北約浮現?美共和黨議員提《印太聯盟條約組織》法案,學者認為「離現實還很遠」
美國保守派陣營的一個小組向美眾議院提出了一項法案,建議就北約印太版設想成立一個可行性調查小組。此舉旨在增強威懾能力,應對中國和北韓在該地區越發囂張的表現。
德國之聲
2023-12-25 15:53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與西方相抗衡,金磚5國變11國!伊朗、埃及、沙烏地、阿聯、阿根廷、衣索比亞受邀加入
在南非的金磚國家峰會中、俄主張擴員制衡西方的背景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根廷、埃及和衣索比亞在8月24日受邀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德國之聲
2023-08-24 17:14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張忠謀與馬英九,儼然呼應習普建構的新秩序!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與普丁的見面備受全球矚目。如果您只看台灣新聞,您可能覺得習近平太可惡了,助長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氣焰,但這個世界跟您想得不太一樣。或許您也可以認識,為何張忠謀也有疑美論?為何馬英九出訪中國大陸行程中特意點出兩岸關係歷史?而他們都不謀而合,都呼應著習普會共識下,中俄將建構的世界新秩序。因多邊主義,才是未來世界的和平秩序之道。
阿寶JH Wei
2023-03-27 14:00
國際
「小多邊主義」時代來臨!《外交政策》:印度成為最堅定的支持者
隨著全球政治版圖劇烈震盪,國際秩序逐漸碎片化,介於雙邊主義及多邊主義之間的夥伴關係,顯得越來越重要。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哈卡尼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安瓦爾加爾加希外交學院」資深研究員賈納爾丹近日共同撰文指出,許多中型國家如今更傾向採行「小多邊主義」,以小集團、特定議題導向的方式相互合作。
陳艾伶
2023-01-14 23:00
國際
兩岸
科技
經濟
「中國試圖離間美韓關係!」王毅指控美國破壞規則,呼籲南韓「抵制美方的控制與霸凌」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南韓外交部長12日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對北韓核問題、晶片供應鏈、深化中韓關係等課題交換意見。王毅指控美國的《降低通膨法》證明了「美國才是國際規則的破壞者」,呼籲南韓「反抗美國對其晶片出口的限制與霸凌」。《朝鮮日報》指出,外交部長在雙邊會談中譴責第三國「實屬罕見」,王毅的舉動也被認為是在「離間」韓美關係。
國際中心
2022-12-14 02:45
國際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印度擔任G20輪值主席國 《外交政策》:趁機強調「領導大國」的新興地位
印度將擔任2023年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美國期刊《外交政策》25日指出,對於印度而言,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印度有機會塑造全球議程,並倡導其多邊主義願景。
廖綉玉
2022-11-29 03:00
評論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進博會大陸對外重申多邊主義
大陸對外的立場與態度一直是外界關注的重點,二十大報告中分析了國際形勢,提出中共二十大主題。其中在外交工作的闡述,提到要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些內容充分說明大陸當局採取多邊主義的不變立場。
劉性仁
2022-11-10 15: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回顧2021》談拜登執政首年的外交政策 美國學者:災難般的執行面讓美國利益受損
喬・拜登(JoeBiden)總統上任之際,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達到了創紀錄的低點。去年,在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擔任總統時期,蓋洛普就美國領導力在60個國家和地區所做的民調顯示,對美國領導力贊同率的中間值只有22%。
美國之音
2021-12-23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盟友鬧僵!不滿美英澳密組AUKUS印太戰略聯盟,法國被毀約氣炸:這是背後捅刀
美國、英國、澳洲15日宣布組成新印太戰略聯盟「AUKUS」,英國與美國將協助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艦,旨在對抗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強的侵略性。原本已和澳洲簽訂柴電潛艦訂單的法國憤怒不已,歐盟也覺得被忽略,他們表示事先未被告知,認為此舉根本是重返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時代,法國外長勒德里安譴責這根本就是「背後被捅了一刀」。
廖綉玉
2021-09-18 09:51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林錫星觀點:緬甸軍方過渡政府已就位,民族團結政府路在何方?
近來緬甸的局勢趨向緩和,主要原因是民眾痛定思安,對毫無邊際的動亂已感到厭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僧侶和廣大農民沒有參加,最積極的只是那些利益攸關的醫生和教師,這些人受西式影響比較大。加上過渡政府積極帶領民眾抗疫救災,幫助農民搶種雨季作物。
林錫星
2021-09-05 07:00
新聞
國際
G7峰會談什麼?BBC:新冠疫情是亮點,但「中國元素將滲透到每個議題」
2月3日,WHO新冠溯源團隊訪問武漢病毒研究所。英國顧問公司研究員播畢曉普(AndrewBishop)也認為,這次G7峰會的「象徵意義要比實際影響大」,因為各國對如何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都有不同態度。
BBC News 中文
2021-06-11 1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拜登時代的美軍全球戰略:依舊聚焦中國,但不再是「美國優先」而是「我們一起」
上任已滿一個月的拜登政府正在評估全球軍力部署,並成立中國工作組,審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與軍事態勢,以應對中國構成的日益嚴峻的挑戰。分析人士認為,預計拜登政府將繼續把印太地區作為優先重點,在延續川普時期軍事態勢的同時,更加注重盟友和夥伴建設。
美國之音
2021-02-25 14: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美國回來了?拜登對歐外交面臨的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2月19日以視訊方式參加上任後首次國際會議,包括「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慕尼黑安全會議」(MSC)。拜登在會中釋出的一個重要訊息就是「美國回來了」,美國將重新回到國際舞台,並積極扮演領導角色。
趙春山
2021-02-24 0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