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屠殺 文章列表
#
大屠殺
約 49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謝錦芳專欄:大屠殺記憶—祖母的橘背心
戰爭與屠殺是殘酷的,不能被遺忘。來自以色列的瑟拉(OrlySela)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她帶著祖母在集中營親手織的橘色背心,說出祖母從匈牙利逃難到以色列的故事,提醒世人,絕不能再發生大屠殺。然而,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加薩戰爭持續迄今逾18個月。悲劇一再發生,人們總是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
謝錦芳
2025-05-04 06:50
新聞
政治
大屠殺紀念日》宋建樑納粹風波後一周 德以代表齊發聲:台灣同樣深諳歷史痛苦
台灣民主基金會今(23)日下午於台北賓館舉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統賴清德、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兼立法院長韓國瑜、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Yaron)、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何峰(AndreasHofem)及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等人皆到場與會。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周之前,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曾佩戴納粹符號臂章至新北地檢署複訊,受到游瑪雅及德國在台協會嚴厲譴責,游瑪雅當時也預告此場活動,盼深化台灣社會對這段歷史的認識。
鍾秉哲
2025-04-23 20:28
新聞
政治
大屠殺紀念日》賴清德英文致詞憶訪以經驗 韓國瑜收起「韓氏幽默」盼和平永續
罷免綠委領銜人涉不實連署,戴納粹臂章、手拿希特勒著作「我的奮鬥」,還比出納粹敬禮手勢,被德國在台協會痛斥「無恥」、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Yaron)重批「極度不敬」後一周,台灣民主基金會今(23)日下午於台北賓館舉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與會的基金會董事長、立法院長韓國瑜收起「韓氏幽默」,幾乎全程讀稿;壓軸發言的總統賴清德則以英文致詞,提及擔任台南市長時,曾赴以色列參加全球市長會議,及當時參觀大屠殺紀念館的震撼。
鍾秉哲
2025-04-23 18:57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趙文衡觀點:全球對川普關稅大屠殺的可能反制
川普對各國課徵超乎想像的高額關稅,卻無懼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主要是因為川普認為各國廠商為了迴避高關稅,將紛紛赴美投資,帶動美國另一波繁榮,美國將因「對等關稅」而再次偉大,新的黃金時代就要來臨。台積電赴美的「二千億美元」投資即是最好的例子。就是這樣的底氣使得川普敢做出這樣驚世駭俗的決定。
趙文衡
2025-04-05 07: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大陸重提南京大屠殺目的─緩和對美關係的另外一步棋
去年7月7日,筆者參加了南加州親中華民國僑團在「小台北」蒙特利公園市舉辦的七七抗戰87周年活動,並發表了相關紀念文章,介紹國軍後代在美的政治影響力。到了去年11月23日,輪到大陸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來到洛杉磯,在同一地點向當年伸出援手營救南京同胞的西方友人致敬。
許劍虹
2025-02-02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風生活
即時
日本
南京大屠殺迎87週年…中國日本人學校「停課1天」!大使館也發公告:勿在外大聲說日語
南京大屠殺將在12月13日迎來87週年,加上日前深圳「九一八事變」93週年時,發生一起日本男童上學途中遇刺身亡事件,令許多家長惶恐不安。為了確保學生安全,中國境內的日本人學校過半數選擇停課,上海和北京則宣布改採網路授課。
中央社
2024-12-12 16:39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以正義為名的邪惡─美軍秘密核戰計畫如同大屠殺:《核戰末日》選摘(4)
隨著美國核武儲備的失控,美國三軍的核戰計畫也隨之失控。儘管現在看起來可能很瘋狂,但在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之前,美國陸、海、空三軍的司令都各自掌控著自己的核武儲備、發送系統與目標清單。為了遏止這種相互競爭的核戰計畫造成混亂的可能性,美國國防部下令將分屬三軍的核戰系統整合成單一計畫,即單一統合作戰計畫(SIOP;SingleIntegratedOperationalPlan)。
安妮.雅各布森 Annie Jacobsen
2024-11-08 05:10
評論
國際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黃文局專文:借鏡猶太,台灣人也可以改造台灣的命運
八〇年代,〈黃昏的故鄉〉這首台語歌在美國大為流行。因為,被國民黨列為黑名單的台灣人,數十年不能回台,聽到這首歌,內心激動,潸然淚下。
黃文局
2024-11-01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以哈戰爭週年》恐怖攻擊論述翻轉,全球譴責以色列大屠殺、反猶聲浪再強化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發動恐怖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另將250人扣為人質,引爆以哈戰爭。一年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無法終止,以色列的反擊從加薩走廊擴及到約旦河西岸、黎巴嫩和伊朗,仇恨壟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整個中東地區也面臨擴大衝突的陰影,像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只有仇恨勝出。
劉俞妗
2024-10-08 20:27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以巴衝突周年》「這不是戰爭而是大屠殺!」群眾赴以色列辦事處抗議:受夠了納坦雅胡的謊言
哈瑪斯突襲以色列於10月6日屆滿周年,中東地區烽火漫天,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聲稱「我們一定會勝利」。「台灣巴勒斯坦自由連線」7日上午赴台北以色列辦事處抗議,表達這1年來「見證的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場大屠殺」,痛批受夠了納坦雅胡的謊言。
兩岸中心
2024-10-07 12:22
新聞
國際
歷史
向「英國辛德勒」致敬!紀念二戰拯救猶太兒童英雄,布拉格「溫頓街」誕生
布拉格近期揭幕一條新街道「溫頓街」,向已故的英國人道主義者溫頓致敬。溫頓在二戰期間拯救669名兒童,將他們送到英國,避免被納粹屠殺。被拯救的倖存者表示,「他看到無辜兒童的痛苦,並拒絕視而不見。」
中央社
2024-09-16 10:35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殺光他們!與「邪惡」為伍的台灣?
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合辦的「凱達格蘭論壇」日前登場,邀請多位國際政要為座上賓。其中一位乃曾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海莉(NikkiHaley),不僅在論壇發表專題演講,痛斥中國與俄羅斯等「威權主義」擴張,還不忘端上「挺台」的「標配」,老調重彈「聯大2758號決議文未提及台灣」。總統賴清德特地接見了海莉及其夫婿,盛讚她是「正義的力量」。
張鈞凱
2024-09-02 06: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來自伊斯蘭主義者與左翼政黨的挑戰:《殺戮的季節》選摘(3)
民族革命對於這個後殖民國家的影響,最明顯可見之處,也許是在宣布獨立之後那段充滿興奮的期間所頒布的憲法當中。在一九四五年八月齊聚一堂草擬這部憲法的那一小群人,察覺到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並以明顯可見的論述支持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統治,於是設計了這麼一份基本文件,不但為總統職務賦予可觀的權力,並且設想了一個單一共和政府(也就是非聯邦式的共和政府)。
傑佛瑞.羅賓遜
2024-08-25 05: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印尼民族革命─陸軍集權的關鍵因素:《殺戮的季節》選摘(2)
印尼民族革命(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對於建立印尼這個後殖民國家的主要輪廓而言尤其重要,不但在其制度與立國敘事上留下了無可磨滅的印記,並且永久形塑了政治衝突的主要焦點。這場革命雖然是一項難以簡單描述的複雜事件,但主要是一場民族抵抗戰爭,因荷蘭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際,企圖返回他們的前殖民地而引發。在荷蘭及其盟友能夠返回印尼的好幾個月前,印尼民族主義者就在日本投降之後,隨即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宣布獨立,因而對荷蘭此舉極力抗拒。
傑佛瑞.羅賓遜
2024-08-24 05:1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中國籍男主播暴走「釣魚台是中國的、勿忘南京大屠殺」 NHK嚇壞切割:擬索賠提告!
日本放送協會(NHK)電台19日遭到所委託社外機構的一名中國籍男性播音員脫稿稱:「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今天傳出該男還以英文說出「勿忘南京大屠殺、勿忘慰安婦」等言論。NHK認為事態嚴重,考慮索賠,提出刑事告訴。
中央社
2024-08-23 10:14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金融熱議》星期五大屠殺!美股崩跌、債市飆漲、AI股全垮;一個數據差了0.2百分點,為何讓行情豬羊變色?
美國勞工部2日公布數據,失業率升至4.3%,高於預期的4.1%,引發了投資人對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觸動股市的全面拋售,令夏季的低迷行情進一步加劇。
金牛幫幫忙
2024-08-06 11: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近代史上最幸運的戰爭罪犯
今年4月28日,一名80歲老人威廉・凱利(WilliamCalley)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根茲維(Gainesville)一座安寧療護中心嚥下人生最後一口氣,除了家人,沒有引發任何關注。可是3個月之後,《華盛頓郵報》得知他的死訊,發了一篇訃聞,《紐約時報》、美聯社等主流媒體隨即跟進。
閻紀宇
2024-08-03 06: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金融熱議》大屠殺再現!科技7雄股價一夜急洩2.5兆;失血太多,這次多頭真的無望再攻?
特斯拉和Alphabet令人失望的財報,引發了市場大動蕩,導致「七雄」全線下跌。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這些股票的市值合計蒸發了7,680億美元(約2.5兆台幣),創下自2012年MetaPlatforms以Facebook的名字上市以來,最大單日市值跌幅。
金牛幫幫忙
2024-07-26 11:00
新聞
國際
「餓死就能見耶穌!」肯亞恐怖邪教害死人,超過400名信徒送命
肯亞沙卡赫拉森林之前挖出數百具邪教受害者遺體,警方表示,調查人員3日重新在森林展開挖掘工作,結果又發現7具屍體。該教信徒相信自己「挨餓致死」後,就能和耶穌相見。
中央社
2024-06-04 16:4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