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潭藻礁 文章列表
#
大潭藻礁
約 1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桃園
歡迎各界關切藻礁生態 中油:勿以一時現象以偏概全
長期關心大潭藻礁的潘忠政先生於今(112)年6月16日赴桃園大潭藻礁G2區勘查後,對外發布柴山多杯孔珊瑚被淤泥覆蓋。對此台灣中油公司表示,長期在當地監測,大潭藻礁區原本就有沙來沙往的特性,柴山多杯孔珊瑚被淤沙覆蓋並不代表牠們不存在,台灣中油樂見眾人關切柴山多杯孔珊瑚生長情形,但希望勿以一時現象,就認定柴山多杯孔珊瑚「非死即傷」。
陳逸群
2023-06-19 20:0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引進OECM保護大潭藻礁 比劃設保護區更有效
針對珍愛藻礁聯盟主張以野生動物保育法將大潭劃設保護區,中油認為,最符合目前大潭現狀且保護資源最豐富的保育方式,其實是引進目前國際保育界的主流「OECM(其他有效保育區)」,中油強調,OECM是國際上積極推動的保護區模式,而且更強調有效管理,希望珍愛藻礁聯盟與國際接軌,不要忽略這種國際保育趨勢。
陳逸群
2022-11-07 22:22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藻礁公投之後,南部空汙真的會改善?
史上第一個保育公投—珍愛藻礁,得到390萬1171張同意票,未通過495萬票門鑑、且少於不同意票,沒有通過。這項公投的主文是:「您是否同意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依《公投法》第30條規定:「公投通過…有關重大政策者,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之必要處置。」。
朱淑娟
2021-12-21 05:50
新聞
政治
侯友宜拒對公投明確表態立場!朱立倫溫情喊話:要和人民站在一起
4大公投本周六(18日)就要投票,對公投態度消極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在黨內質疑的壓力下,13日透過臉書發出千字文說明,不過對於他個人是否支持國民黨公投案,卻仍是語意含混不清。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14)日回應表示,國民黨有國民黨的立場,在野黨有在野黨的天職,必須對鴨霸民進黨的所做所為提出看法,和人民站在一起。
晏明強
2021-12-14 11:14
新聞
政治
公投倒數!反三接遷離幕後學者: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
公投倒數計時,近日藻礁公投聯盟與政府之間的戰火猛烈,原本低調不願露面、在幕後替大潭藻礁及三接再外推案進行科學調查的學者專家,12日公開現身召開記者會,並發表共同聲明指出,藻礁盟許多論述以偏概全、誤導社會大眾,因此決定挺身而出,說明科學調查成果。學者群認為,綜整目前20多個專業領域觀察,三接工程對於大潭藻礁的影響實屬輕微,如果三接遷離大潭,因大自然的力量,藻礁也未必能零損失保存,但供電與減碳減空污,勢必因時程延宕,呼籲大家對於三接遷離公投能投「不同意」。
楊舒媚
2021-12-12 14:30
地方新聞
桃園
立委視察確認大潭藻礁「被活埋」 中油:非事實,藻礁區皆已保留
今(7)日在野黨立委協同藻礁聯盟的潘忠政先生等人再次前往大潭現場勘查,台灣中油公司表示,由現場情況就可以看到藻礁都在,過去藻礁聯盟一再強調的被活埋、判死刑,也證明不是事實。公投方曾強調不反三接、只是不願看到藻礁被影響,那應承認目前的三接外推方案,就是藻礁保護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案。
陳逸群
2021-12-07 22:45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大潭藻礁是能源政策崩壞的照妖鏡
為了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民進黨用了許多對立策略,例如:沒有三接會缺電、沒有三接要燒更多煤、中南部空汙會更嚴重等等。但結果欲蓋彌彰,反而突顯失控的產業、能源、空汙政策。要解決缺電、空汙的方法不是「發更多電」去因應產業現況,而是從源頭「抑制用電」,而這必須從檢討高耗能產業做起。
朱淑娟
2021-12-07 06: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幸助觀點:「反三接方」告訴我關於大潭藻礁生態的五大驚奇
今(2021)年12月18日全民公投問題:「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在討論同意與否前,我們應該先了解的是,投下同意票等於保護大潭藻礁生態嗎?首先必須強調的是,此議題錯綜複雜,不僅牽涉藻礁生態,還有空氣污染、電力需求、能源轉型、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正義等。藻礁生態是專業的生態問題,然而遺憾的是,呼籲民眾投下同意票的「反三接方」所提供的宣教資訊,多是誇大不實、對大潭「美麗藻礁」的想像。
林幸助
2021-12-07 06: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BBC帶全世界關注台灣「四大公投」,深入分析你不能不了解的重點
台灣又將舉行公民公投。包含「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及「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遷建」的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舉行投票。此次攸關台灣重大民生及環保的公民投票,外界分析不僅將影響台灣政黨政治,也與台美關係相關。
BBC News 中文
2021-12-06 19: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綠黨表態「反對三接遷離」不得已!蘇煥智狠嗆:國際級笑話
綠黨日前對珍愛藻礁公投一案表示不支持,並解釋在目前能源運作情況下,執政黨提出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是不得已的選擇。對此,前台南縣長蘇煥智酸綠黨是「國際級笑話」,指出台北港是最好的替代方案,既可以節省經費,又供氣給協和火力電廠,避免再開發四接。
郭怜妤
2021-11-21 12:0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潘忠政的藻礁對話錄》市長雙標總統局外人─生態理想是如何消逝的?
編按:2021年12月18日的公投,包括反萊豬、護藻礁、公投綁大選以及核四重啟等四大議題,相對陣營的宣傳活動已全島拉開,兩造的對峙也幾乎已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然而,由於時間的壓迫,公投議案的宣講難免流於簡化、輕薄,甚至扭曲的地步。我們試圖透過比較完整的敘述與論辯,讓公投提案的核心內涵可以有機會呈顯出來,讓公民得以掌握更充分、更真實的訊息,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爭議的本質,從而在公民投票時做出更自主、更負責任的選擇。
大眾葬文化行動祭工作小組
2021-11-18 05:50
地方新聞
台北
三接保護大潭藻礁資訊公開 台灣中油盼在科調基礎上展開對話
有關提案方及環團人士對於天然氣第三座接收站興建的意見,台灣中油公司指出,在三接再外推方案之下,大潭藻礁已被完整保護,三接相關資訊都在歷次環差報告中公開,另兩座接收站雖有擴建計畫,但對北部供氣需求是緩不濟急,唯有三接儲槽可以在2025年前完工;至於甲烷排放的問題,台灣是使用天然氣,但沒有開採天然氣,因此也不會有相關的問題,請民眾放心。
陳逸群
2021-11-16 13:33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四大公投全過生變?綠營正面迎戰 林濁水指「2公投」情勢難料
四大公投進入最後倒數階段,針對日前媒體公布公投的最新民調,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推估可能投票率,直言禁萊劑美豬、公投綁大選過半數民眾支持,可能過關;三接遷離和重啟核四則因民眾的態度分歧,仍難以預料。
郭怜妤
2021-11-15 08: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公投說明會》稱重啟核四得花10年 王美花:台積電高雄廠2024要生產沒法等
四大公投將在12月18日登場,律師陳憲政、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3)日分別代表藻礁公投正反方出席意見發表會。王美花表示,有人會說電不夠就重啟核四,但台灣的供電沒辦法等10年,台積電高雄廠2024年就要運轉生產,供電需求的急迫性沒辦法等待。
羅立邦
2021-11-13 21:28
新聞
國內
財經
調查
淨零賽局2》2050淨零排放就靠減碳4招,9成綠電、禁燃油車都是嚴酷挑戰
新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科技大廠訂單滿載,在國際品牌壓力下,國內科技業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宏碁、聯電、華碩等紛紛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百分之百使用綠電。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國際品牌壓力沒有因疫情而減緩,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是大力發展綠能。」
謝錦芳
2021-06-30 09:2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聆聽藻礁之聲─台灣還是不是海洋的希望熱點?
由「寬紀錄工作室」導演鄧國煜拍攝的《藻礁之聲》紀錄片,將於7月1日到8月28日(預定公投日)在網路上公播。這部長達85分鐘的紀錄片,完整呈現從2019年至今環保人士、學界、公民守護大潭藻礁的過程,而保育這麼理所當然的事又為何走上公投這條路?透過導演的鏡頭回溯許多珍貴的現場。
朱淑娟
2021-06-29 05:5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減煤、非核之後,綠電能完全接手台灣發電嗎? 環工系教授指出天然氣勢在必行的原因
根據《財訊》報導,面對氣候變遷、全球碳中和的趨勢,台灣正透過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積極投入能源轉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分析,從防制空汙的角度,減煤是當務之急,而為了順利發展綠能、讓核能除役,盡快增加燃氣發電及相關設施,更是當前能源工程的重中之重。
財訊雙週刊
2021-06-25 06:5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藻礁公投恐被民進黨翻盤?雙方差距「戲劇化縮小」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所發布的最新民調,若藻礁公投在明日舉行,有41.1%民眾傾向投同意票,27.5%傾向投不同意票。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和4月的調查相比,雙方的差距急遽縮小10.6個百分點,可見民進黨政府翻盤的可能性似乎在增加中。
李芯
2021-05-25 10: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中舜觀點:能源政策的大力丸抑或催命丹
隨著828公投日子的越來越接近,政府儘管宣布不會提對案,但卻對於公投案的出手越來越重,其中最是明顯的莫過於對於三接案的動作頻頻。從原本的安撫策略到如今的環團選邊站、誘導同室操戈,甚至政府先貼梗圖再由網軍帶風向,這早已不是當初說好的溝通再溝通,而是到了啟動獵殺政敵的規模。尤其是在「三接外推案」提出後,政府更要求側翼對公投領銜人與該團體展開了無差別式的攻擊,幾乎恨不得將其從這個世界完全抹除。
陳中舜
2021-05-16 06: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民進黨被藻礁殺個措手不及?學者揭「不可說的髒字」真實困境
因應藻礁公投爭議,蔡政府3日宣布三接外推,將能更大程度保護藻礁、降低影響減煤期程,但藻礁聯盟仍未接受。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今(6)日分析,包括台灣在內的西方國家,經濟發展成為面對環保時「不可言說的髒字」,這也是為何民進黨政府面對藻礁公投,態度顯得曖昧飄渺的關鍵。
陳煜
2021-05-06 12:39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