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天染之色 文章列表
#
天染之色
約 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蔡承豪專文:重溫過往藍染興盛時代的歷史風華
色彩,是人們傳情達意的重要外顯媒介,並且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實際展現。打開大家的衣櫥,即可見代表個人特色的各色服飾。而走在街上,穿梭的人群則以各種色彩呈現對自身的情緒與情感。在各種民族活動當中,大塊的色彩更是直接揭示一地文化的重要指標。
蔡承豪
2024-12-26 05: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馬芬妹專文:舖列藍靛產業的清晰軌跡
19世紀初之前農業社會的臺灣,專供染製藍色衣物的山藍(大菁)、木藍(小菁)特用植物,是稻米、甘蔗、茶葉、藺草及雜糧之外重要的經濟作物,經加工後成為「藍靛」、「泥藍」或是「菁膏」,在北部三峽地區曾被稱為「藍金」作物。隨著合成染料研發問世,臺灣植物藍靛染料被工業化生產的「洋藍」、「合成藍染料」逐出市場,沒落消失約六十年,變成歷史文獻上的詞條。
馬芬妹
2024-12-25 05: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陳國棟專文:為臺灣藍靛史重新上色
工業化之前,北臺灣的產業涵括了農、林、漁、礦等各種行業。農業與漁業不說,礦業依照時序,分別由硫磺、煤炭與黃金各領風騷;至於林業,則包括木材、薪炭柴、樟腦、茶葉與藍靛的生產。最末一項藍靛,一度被當代人遺忘,直到1990年代,透過陳景林、馬芬妹、李瑞宗等人的努力,才讓藍靛與藍染重新抓住世人的眼光。
陳國棟
2024-12-24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