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配息新世代
財商講座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孤立主義 文章列表
#
孤立主義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孔令信觀點:川普孤立主義終結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從4月2日川普得意洋洋地啟動他的關稅大戰,不但打破全球經濟體制,更重要的是川普攪渾了所有經貿發展,讓許多國家一時之間搶著要和美國馬上進行談判,然而,也有部分國家卻文風不動,甚至直戳川普的軟肋,讓川普不得不喊出暫緩75國的新關稅實施日期,90天的緩衝期,就是讓子彈再飛一下。
孔令信
2025-04-18 06:4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徐寒之專欄:全球主義退潮下的美國─令人不寒而慄?
自從川普當選總統以來,美國似乎一條路的往孤立主義的道路前進。原本許多人判斷川普面對烏克蘭問題只是要拉高價碼,換取到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條件之後便會繼續援助烏克蘭,不會輕易放棄掉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從諾曼第灘頭到馬歇爾計劃,再從馬歇爾計劃到柏林空運,這個跨大西洋的影響力是犧牲了無數美國子弟兵的鮮血,花費了無數美國納稅人的稅金打造出來的。
徐寒之
2025-02-22 07:10
評論
國際
專欄
經濟
卡維波觀點:川普的孤立主義傾向─攘外必先安內
在美國的國際政治思想傳統裡,有一種叫做孤立主義,其對立面在目前就是所謂的全球主義者。孤立主義者希望美國以保護自身經濟發展為優先,避免依賴外國,而且在國際戰略上退縮到北美洲或美洲(可能不排斥新門羅主義),避免牽涉到美洲以外的戰場或戰爭。特別是近年來有些西方學者考察歷史上帝國興衰之結論,無不是因為帝國的過度擴張而最終導致衰落,這加強了孤立主義者對美國長期涉外干預的警惕之心。
卡維波
2025-02-14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大國博弈
專欄
李忠謙專欄:當川普走向帝國主義,對台灣來說是件好事嗎?
川普回歸白宮還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內乃至於國際秩序都出現許多驚人的變化—包括「美帝」(U.S.Imperialism)這個充滿貶義、冷戰時期共產陣營普遍對美國的稱呼,竟然成為今日西方陣營對川普政府的常見批評。
李忠謙
2025-02-11 06:10
新聞
國際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是什麼,為什麼川普想要關閉它?
美國主要的海外援助機構未來陷入不確定性,員工被禁止進入辦公室,且川普政府計劃將其與國務院合併。
BBC News 中文
2025-02-08 12:00
評論
國際
專欄
陳偉華觀點:川普版門羅主義與印度避險戰略
2025年1月20日,川普總統第二屆任期正式拉開序幕,「新版門羅主義」(NewMonroeDoctrine)和「孤立主義」兩項政策原則預期將交織成為川普2.0的外交主旋律。過往,門羅主義的核心內涵強調拉丁美洲為美國勢力範圍,反對歐洲列強等外來勢力對美洲的干預,形塑美國外交傳統,而孤立主義代表著美國將減少對全球事務的直接干預,專注於拉丁美洲的內部整合。
陳偉華
2025-02-07 07: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包承柯觀點:川普2.0的猶豫與挑戰─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
去(2024)年11月5日的選舉結果,川普(DonaldTrump)成功獲得當選美國總統,再次掌控美國聯邦政府的所有行政權利資源。由於美國在戰後近80年的國際秩序中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當選總統的政策將會影響國際局勢的走向。川普在選舉中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口號,自然是美國國內政治中存在著許多不偉大的現象讓川普痛心疾首,他的口號引起了美國社會中保守選民的共鳴,這也是他能夠贏得選舉的關鍵。
包承柯
2025-01-11 07: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闕志克觀點:「讓美國再度偉大」背後的孤立主義
1970年代,美國面臨越戰失敗、石油禁運危機、伊朗大使館人質危機、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等一連串外在挑戰,內部則因高失業率和高通脹而民怨四起,國力似乎江河日下。1980年雷根競選美國總統時就審時度勢,決定用「讓我們讓美國再度偉大」(Let'sMakeAmericaGreatAgain)作為主要選舉口號。三十五年後川普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向雷根致敬,沿用相同的口號。
闕志克
2025-01-03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當「全球化」開始反噬!川普高喊「美國優先」,中國卻積極「單邊開放」—表象之下的政治現實是什麼
川普的當選,在太平洋對岸的中國激起兩圈相互矛盾的漣漪:中文社交媒體上,有眾多川普的支持者,他們歡呼這個特立獨行者的強勢歸來;另一邊是憂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們恐於貿易戰再起,中美關係雪上加霜。
BBC News 中文
2024-12-02 13:09
新聞
政治
「ECFA恐加速廢止」 學者:川普就任後台商將因應供應鏈轉移返台投資
民眾黨今天舉辦論壇討論美國大選後的國際局勢,學者認為,川普的孤立主義作為,極有可能會終結俄烏戰爭、改善美俄關係、離間俄中關係,並重建與北韓的交流,在大國主導變局下,台灣要謹慎應對。
中央社
2024-11-16 23:33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兩岸
歷史
李忠謙專欄:老牌共和黨人對川普喊話—美國仍有責任對抗「天啟四騎士」
《啟示錄》是《新約聖經》收錄的最後一個作品,當中記載了世界末日的各種預言與災禍,其中作為異象登場的「天啟四騎士」被認為分別代表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不過華府智庫胡佛研究所所長、也是小布希時代的白宮國安顧問(2001至2005)與國務卿(2005至2009)萊斯(CondoleezzaRice),卻將美國在川普時代以來極為盛行的四種思潮—民粹主義、本土主義、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稱為新的「天啟四騎士」,主張美國應當抵擋他們的進攻。
李忠謙
2024-10-22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經濟不平等造成社會分裂與人民憤怒 關中:美國大選輸贏還有得看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DonaldTrump)對壘賀錦麗(KamalaHarris)首場電視辯論會,於美東時間10日晚間(台灣時間11日上午)登場。CNN民調顯示,會後賀錦麗支持度大勝川普。不過,長期觀察美國政治的考試院前院長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提醒,美國今天社會嚴重分裂,經濟不平等造成政治不平等,大選變數還很多,誰輸誰贏還有得看。
張鈞凱
2024-09-14 08: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憂心川普放棄台灣,前副手彭斯投書《華郵》:台灣決不能淪陷!
「川普如果再次當選總統,他真的會保護台灣嗎?」這個問題已成了台灣人面對2024美國總統大選時的「天問」。川普最近談到台灣的態度,更讓台灣人難以安心,包括台灣該繳保護費、台灣搶走美國的半導體生意、台灣離美國那麼遠實在難以協防。當年川普的副手彭斯21日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反駁這種態度,強調「美國不能讓台灣淪陷」。
國際中心
2024-08-22 09:59
新聞
政治
台灣要付美國保護費?江啟臣分析川普心態:直接把價格搬到檯面上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Trump)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指稱,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片產業,若要美國提供保護,台灣應該付錢。對此,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今(17)日表示,川普提出此說法的原因是在於他主張美國優先,與其他國家間合作所產生的成本要共同分攤,而若未來川普再當選總統,勢必將更加落實「美國優先」政策。
呂品萱
2024-07-17 18:06
新聞
國際
國內
前美大使吉爾摩訪台駁斥「疑美」謊言,呼籲台灣與世界「相信美國領導」
前美駐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大使吉爾摩6日在台北出席一場國際論壇時指出,儘管美國內部存在分歧,以及一些聲稱「美國優先」的言論,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正朝向孤立的方向發展。他強調,美國是各位最強大的盟友,「美國有能力領導,而且一直在領導」,並不斷努力去做正確的事情。
蔡娪嫣
2024-05-06 12:32
新聞
國際
軍事
韓國提早跟美國談防衛費分擔,這是為什麼?學者:提防川普又重回白宮
首爾和華盛頓將提前啟動有關美國駐軍費用分擔的談判。雙方都希望避免一旦美國出現共和黨執政,可能帶來的分擔費用飆升,以及對安全聯盟的削弱。
德國之聲
2024-03-14 09:21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共和黨主導國會將對中國更強硬?專家:黨內立場分歧,川普派對台灣偏向孤立主義
美國期中選舉8日落幕,聯邦眾議院一如預期變成共和黨占多數席次,而《南華早報》10日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倘若共和黨也掌控聯邦參議院多數席次,對中國態度會回歸務實面,因為其黨內立場分歧,像是川普派和自由派在台灣議題上就採取孤立主義,即不想要美國捲入戰爭。
簡恒宇
2022-11-12 20: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排陸計畫是正義抑或阿瑞斯上身?
川普打算邀請澳洲、印度、南韓和俄羅斯參加下一次G7峰會,擴大的計畫馬上被俄潑冷水,因為沒有中國大陸將沒有實質的意義。美排陸計畫會是正義還是阿瑞斯上身呢?阿瑞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戰神,力量與權力的象徵,嗜殺、血腥、人類禍災的化身;如果您不曾雙重標準,這個答案不言而喻。然而,美國若任憑自私,只會換得更多獨角戲;捨棄本位主義,重拾正義才能改變自身危機。
阿寶JH Wei
2020-06-12 14: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美國民意調查看台灣是否該「一面倒」
近日,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Pompeo)為首,開始向北京求償,主張其隱瞞疫情、未充分採取防疫行動,因此負有「國家責任」,包括義大利等,多國的組織、企業紛紛打蛇隨棍上,這樣的行動被北京一方指稱為「新八國聯軍」。中美關係在貿易戰稍微停戰以後,雪上加霜。
陳賀煦
2020-05-06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登及:美國對中大戰略的兩條路線競爭
「戰略」過去被稱為「將軍的藝術」,所涉及的就是戰爭的計畫。但此一概念很快就被運用在國家治理和國際的合縱連橫,成為「國家戰略」與「大戰略」。
張登及
2019-06-24 06: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