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對中戰略 文章列表
#
對中戰略
約 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從川普上任頭幾周的行動,解讀美國新政府的對中戰略
中國成為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入主白宮頭幾周的一個主要政策議題,在他迄今為止簽署的80多項行政命令和關鍵行動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涉及中國。
James T. Areddy
2025-02-06 10:41
新聞
政治
美國鷹派過度解讀中國野心?蘇起揭對中戰略4大缺失:應減輕台灣角色
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貿易、軍事力量快速崛起,成為世界強權國家之一,被「超級大國」美國視為勁敵,並在軍事、外交、經濟方面對中祭出制裁,使美中關係與關係下的台海局勢,備受外界矚目。對此,前國安會秘書蘇起16日指出,美國對中大戰略中的4個缺失,其中美國不僅錯讀自己跟台灣,也還未看清中國大陸的意圖,應減輕台灣的角色才對。
許詠晴
2024-03-17 11:54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政治
大國博弈
美國對中大戰略》盡可能不讓台灣成習近平待辦事項 台灣自我防衛意願很重要
面對美國和中國競爭及兩岸局勢加劇,曾任美國駐中國公使的阮大為16日直言,美國盡可能不讓台灣列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待辦清單上,但若台灣無自我防衛意願,其待美國協助很不切實際。美國耶魯大學國際安全中心主任維滕斯坦表示,只要有互動就會有競爭,而架構不是贏者全拿的競爭關係是個挑戰。
簡恒宇
2024-03-16 17: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瑞士對中國戰略計畫效期將至 美中競爭使中立地位承受壓力增加
2021年,瑞士發布首份對中國戰略,而此戰略設定期限至2024年。《新蘇黎世周日報》7月30日指出,瑞士聯邦委員會正在評估是否延續原戰略,或制定新版本取而代之。不過隨著中國和歐美的緊張加劇,想要維持中立外交政策的瑞士正面臨強權壓力。
簡恒宇
2023-08-01 14:00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中國是敵人、不是朋友!德國發布史上第一份「中國戰略」,竟敢得罪這個最大的汽車及化工買主?
德國上周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份「中國戰略」,稱中國不再僅僅被視為經濟夥伴,應重新定位為競爭對手。
金牛幫幫忙
2023-07-18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德國學者看首份對中戰略》合作是基本要素 目標是建立護欄
德國醞釀已久的中國戰略日前出爐。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研究所代理教授盧瑪麗分析說,文件的核心是承認德中關系的復雜性,將「制度對立」定義為對國際秩序或人權原則的不同看法。戰略宗旨是為合作提供防護欄。
德國之聲
2023-07-16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德國史上首份「對中戰略」:我們希望與中國繼續合作,但也要「去風險」及「降低依賴」
德國政府13日公佈該國史上第一份「中國戰略」,強調「去風險化」與「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總體目標。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表示,這份長達61頁的報告將北京定位為「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但德國無意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而是致力確保兩國的經濟合作更加公平、互惠、並且具有持續性。
李忠謙
2023-07-14 13:08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CIA曾問東問西的 柯文哲親揭與美密談內容 為這事雙方大辯論
2024年總統大選,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他「99.99999%會參選到底」,接下來除了人民的選擇,台灣戰略上最重要盟友美國是否接受他,至關重要。對於美國人的態度,柯文哲表示,前高雄市長韓國瑜2020年為什麼選不上總統,「活著走進去美國國務院,要活著走出來,才有機會,韓國瑜連華盛頓都不敢踏進去,活著走進去、活著走出來才算過關,我現在活著在台灣」。
楊舒媚
2023-05-15 16:30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德國防委員會主席:軍援非討論議題,從經濟面防台海衝突
「台灣海峽不只是軍事議題」,在台灣訪問的德國國會議員國防委員會主席史琪曼11日強調,台灣海峽是開放水域,因此不單攸關台灣,也牽涉自由貿易,所以支持在開放水域自由航行的權利。關於對中國的新戰略,同行的委員會副主席佛格稱,德國應加強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
簡恒宇
2023-01-12 03:10
國際
兩岸
經濟
德國總理單獨訪華,蕭爾茨飽受批評:歐盟對中戰略已現分歧
面對日益強勢及專制的中國政府,要求柏林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的呼聲愈來愈高。但德國總理為期一天的北京之行仍將在週五(11月4日)正式展開。
德國之聲
2022-11-05 01: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科技
顧爾德專欄:台灣要怎麼因應布林肯提出的對中戰略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於5月23日在東京肯定說出一旦中國武力犯台美國將軍事介入,3天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發表演說詮釋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由這個演說中,可以較清楚地從美國整體對中戰略來瞭解華府如何定位台灣。更重要的是,由此思考台灣如何擬定因應美國與中國的戰略戰術。
顧爾德
2022-05-28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歐洲中立國的對中政策:瑞士首度推出「中國戰略」 BBC解析五大看點
人權問題在中美、中英、中澳之間引發尖銳矛盾之後,最近也成為中國與歐盟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最新消息稱,歐洲議會對中國反對歐盟所採取的對應措施不滿,中國與歐盟投資協議在歐洲議會的批准可能受到影響。
BBC News 中文
2021-03-26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拜登上任滿月》王毅釋放合作訊號、美國冷淡以對?專家解讀:中美關係難有突破
中國方面通過外交部長王毅講話就中美關係釋放出了最新信號,但遭到美國政府冷淡對待。在拜登政府上台一個月後,中美兩國關係仍未見緩和跡象。
BBC News 中文
2021-02-26 07: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解析》「美中關係可預見跌宕起伏」 美學者:北京愈施壓台灣,美國愈可能明顯挺台!
美國學者何瑞恩10日說,北京近年對台施壓、鐵腕管治香港與新疆,美中難以化解分歧;北京愈是對台施壓,美方愈可能明顯支持台灣。美中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將跌宕起伏。
中央社
2021-02-11 1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馬紹章觀點:更長的電報,一份不及格的美國對中戰略
美國智庫大西洋委員會(AtlanticCouncil)最近刊出一篇文章,引起一些關注,但幸好沒有太多迴響。這篇文章是匿名發表,標題為「更長的電報:邁向新的美國對中戰略」(Thelongertelegram:TowardanewAmericanChinastrategy),顯然作者是想效法當年奠定美國對蘇聯圍堵政策的肯楠(GerogeKenan)。
馬紹章
2021-02-08 07:10
新聞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立港區國安法,北京主動推香港進入攬炒時刻
三十多年前中英談判香港回歸,著名作家倪匡寫過一本科幻小說《追龍》,敘述一個星相學家預言一個東方大城市將被毀滅,有如在預言香港的未來。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幾個人的愚昧無知的行動,可以令大城市徹底死亡。」
新新聞黎蝸藤
2020-05-27 1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美對中戰略方針透露什麼新訊息?
五月二十日白宮公布《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U.S.StrategicApproachtoThePRCReport,以下簡稱《方針》)。報告先點出美國過去對中國的交往策略失敗,沒讓中共進行政經改革,反讓他們用政、經和軍事力量損害美國重要利益。因此,美國改弦易轍,積極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接著《方針》洋洋灑灑羅列中國各種「罪行」以及美國反制之道。
顧爾德
2020-05-27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美國對中戰略方針》明文「對台軍售視中國威脅而定」 外交部感謝履行對台安全承諾
美國白宮日前發布《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內容明文會依據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關係法》及中美3個聯合公報,持續與台灣維持強健的非官方關係,同時協助台灣維持可靠的自我防禦能力。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25)日表示,外交部感謝美國政府以具體行動,履行對我國的安全承諾,未來會深化台美安全夥伴關係,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簡恒宇
2020-05-25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