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對華政策 文章列表
#
對華政策
約 6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挺台派」岌岌可危!川普關稅戰激化3派系角力 經濟學人:美國「對中鷹派」被剪除羽翼
縱使美中關稅戰打得火熱,白宮內部對中國政策仍撲朔迷離、混沌不明,但《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報導,美國共和黨傳統的「對中鷹派」(Chinahawks),在川普政府內部的影響力刻正逐漸減弱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主張美國內政優先、避免海外衝突的「克制派」(restrainers)。這一轉變不僅反映在政策方向上,也體現在人事調整與外交策略的變化中。
林庭瑤
2025-04-18 08: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中國沒有要取代美國地位!」前華府頂級智庫學者:美國對中國有「3大誤解」
川普(DonaldTrump)在美國大選勝出後,新政府的對華政策,備受外界矚目。曾任華府頂級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Institution)約翰‧桑頓中國中心(JohnL.ThorntonChinaCenter)主任的學者李成指出,以他在美國生活工作38年的經驗,看到美國對中國有「3大誤解」。
兩岸中心
2024-11-12 19:34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中美聚焦》川普2.0對華政策將更激進
川普(DonaldTrump)以贏得普選票和選舉人票的政治優勢重回白宮,加上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的優勢,他在組建團隊和推行內政外交政策方面將更加自信,包括對華推行一些更強硬的政策。由於川普自認為他的第一任期是成功的,所以他會延續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與此同時,如果他希望更成功以及自己的歷史地位,就會加大對外施壓的力度。
陸岑
2024-11-09 07:10
新聞
國際
自民黨總裁選舉》石破茂擔任首相後,日本對華政策會如何變化?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在9月27日於東京的黨本部舉辦新一屆總裁選舉投開票。最後的結果顯示,前幹事長石破茂在第二輪的決選投票中,以215票對194票,擊敗另一位強勢對手、現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拿下新一任的總裁大位。這也是石破第五度參選後終於當選,38年的從政生涯得償所望。
德國之聲
2024-09-28 15:00
新聞
國際
國內
IPAC宣布台灣正式加入!由綠委范雲與民眾黨陳昭姿領軍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前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第四屆年會30日在台北登場,共計有23國及歐洲議會,共計49位議員及政要來台與會。這是IPAC首次在非會員國台灣舉辦會員峰會,但也引發爭議,綠委指出因主要在野黨拒絕參與,台灣無法進入IPAC內部會議。不過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在會後國際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台灣加入IPAC。
蔡娪嫣
2024-07-30 17:01
新聞
國際
兩岸
迎接習近平到訪法國前夕 馬克宏見西藏司政、台灣代表吳志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至10日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而在迎接習近平來訪前夕,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頒給前參議員卡托蘭國家榮譽軍團勳章的場合上,與獲邀出席的藏人行政中央(西藏流亡政府)司政邊巴次仁簡短談話。此外,我國駐法代表吳志中也出席此活動。
簡恒宇
2024-05-02 03:35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專訪IPAC紐西蘭共同主席》別對外部干涉太天真 要有韌性應對各方威脅
對於太平洋地區面臨的外部干預、債務陷阱等問題,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紐西蘭共同主席莉里直言,承擔不起天真看待外部干涉的風險和威脅,但與其針對潛在威脅來源,不如思考應對韌性,而要避免落入債務陷阱,包括強化民主制度的教育項目能發揮效用。
簡恒宇
2024-04-19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與台灣同在民主對抗獨裁最前線 烏克蘭國會議員談台烏關係轉變
「當前世界處於民主和獨裁主義之爭。烏克蘭與台灣成為這場抗爭的前沿」,2022年曾訪台的烏克蘭國會議員克尼茨基強調,烏克蘭和台灣命運互相連結,雙方社會要團結。他也說,雖然中國積極降低俄羅斯使用核武的可能性,烏克蘭仍要注意中國散布俄羅斯不實資訊的情況。
簡恒宇
2023-08-02 1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德國學者看首份對中戰略》合作是基本要素 目標是建立護欄
德國醞釀已久的中國戰略日前出爐。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研究所代理教授盧瑪麗分析說,文件的核心是承認德中關系的復雜性,將「制度對立」定義為對國際秩序或人權原則的不同看法。戰略宗旨是為合作提供防護欄。
德國之聲
2023-07-16 18:00
新聞
國際
英國安全事務副大臣與唐鳳會晤 IPAC執行董事:樹立所有大臣可效仿先例
據路透報導,英國安全事務副大臣圖根哈特本周會晤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打破英國外交政策的傳統慣例,此舉可能激怒北京。
德國之聲
2023-06-18 0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美菲軍演規模空前,小馬可仕如何調整對華政策
4月11日,美國和菲律賓舉行名為「肩併肩」(Balikatan)的聯合軍演,從參演軍力到演習科目都創造了兩國演習歷史之最。軍演將持續到4月28日。
BBC News 中文
2023-04-24 01:00
新聞
國際
「總統先生,您不代表歐洲發言!」15國議員聯署,痛批馬克宏對台言論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訪華受到高規格接待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密會6小時,更獲得中方160架空中巴士飛機等大訂單。在結束訪華行程後,他表示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強調歐洲要戰略自主,不應成為美國附庸。此言論引起國際抨擊。
自由亞洲電台
2023-04-12 01: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國對華政策》溫和派聲音被鷹派壓下 康乃爾教授白潔曦:威懾中國應做這些事
2022年8月,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白潔曦撰文直言,美國以不健康模式關注中國威脅,反而損害美國外交政策,此論述不同於美國跨黨派對中國強硬的共識,因而受到關注。她日前接受《外交政策》訪問時說,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多數象徵大於實質效用,且美國政要高調訪台已不會讓台灣安全。
簡恒宇
2023-03-10 00:00
新聞
國際
拜登國情咨文》共和黨人批評「總統對華政策失敗,軟弱招致挑釁」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二(2023年2月7日)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他說,「不要搞錯:正如我們上星期表明的那樣,如果中國威脅我們的主權,我們將採取行動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那樣做了。」
美國之音
2023-02-09 02: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檢視林昶佐感嘆的二點觀察
媒體報導,立法委員林昶佐、范雲、王婉諭日前受邀出席於美國華府所舉行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該會議於閉幕時亦通過強力挺台的共同聲明。唯林昶佐回國後卻「發文感嘆」,雖然他有幸見證IPAC各會員國對台表達支持,但台灣卻因為「在野的中國國民黨」沒有任何立委願意加入該組織,因此無法成為會員國云云。
胡文琦
2022-10-13 13: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嚇阻中國進犯台灣》《路透》:美國考慮制裁方案,台灣敦促歐盟跟進準備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問台灣後,中國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嚇,以此表達對裴洛西訪台的不滿。《路透》13日獨家引述消息指出,基於中國的反應,美國正在討論準備制裁方案,用來嚇阻中國進犯台灣,而台灣也和歐洲國家討論此事,並要歐洲私下警告中國會面臨後果。
簡恒宇
2022-09-14 2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德國新總理蕭爾茨:我們要從「真實的中國」出發制定對華政策,展開合作與公平競爭
德國新總理蕭爾茨在首個政府聲明中談到中國的篇幅不長,但有很強的指向性。他沒有使用價值觀外交這一詞匯,表達願意同中國進行合作與公平競爭。
德國之聲
2021-12-18 19:10
新聞
國際
梅克爾承認對華政策「過於天真」,但仍強調「與中國脫鉤也會傷害到我們」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接受路透專訪時對她任內執行的對華政策作出了反思,承認德國在與中國的某些合作方面,起初可能過於天真。但她認為不應該為了應對日益緊張的局勢而切斷所有聯繫。
美國之音
2021-11-18 2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岸田文雄:「溫和派」將出任日本首相,對華政策可能務實而強硬
日本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FumioKishida)昨日(9月29日)當選日本自民黨黨魁。由於自民黨在日本眾議院佔有多數席位,他幾乎肯定將在10月4日的議會會議上成為新一任首相。
BBC News 中文
2021-10-02 21:00
新聞
國際
12國議員網路發聲「挺台抗中」!蕭美琴宴請立陶宛議員,感謝捐贈疫苗雪中送炭
全球多國國會議員對立陶宛因與台灣加強關係受到中國報復做出聲援,呼籲全世界民主國家與立陶宛和台灣站在一起,共同對抗中國的脅迫外交。與此同時,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也在華盛頓會晤立陶宛國會議員,感謝立陶宛政府與人民在台灣疫情升溫時慷慨捐贈台灣新冠肺炎疫苗。
美國之音
2021-09-14 14: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