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帝國主義 文章列表
#
帝國主義
約 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美國帝國主義練兵,劍指世界第一大島
剛渡過76歲生日(4月4日)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堪稱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大型國際軍事聯盟,其關鍵嚇阻力在於《北大西洋公約》(NorthAtlanticTreaty)〈第五條〉(Article5)規定「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簡而言之,三劍客(LesTroisMousquetaires)原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touspourun,unpourtous)。
閻紀宇
2025-04-05 06:2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王慶民觀點:川普破壞世界秩序與不同歷史時期的「美帝國主義」
近日,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發表《新美國帝國主義》一文,對再次上台的川普政府對外的擴張主義表達強烈憂慮,並認為川普正在讓美國回歸19世紀時那樣擴張領土、不惜動用武力的舊式帝國。
王慶民
2025-03-09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黃俊銘專文:傳播研究激越與令人仰望的時代
本文為對「『現狀』的永恆不滿與扣問:馮建三《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新書發表暨座談會,作者的與談內容,刊登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9期,授權轉載。
黃俊銘
2025-03-09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科技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與馬斯克結合為「新自由帝國主義」?台灣脫困之道在於放棄自嗨的「這個想像」,並看破美國民主虛妄
川普(DonaldTrump)與馬斯克(ElonMusk)的緊密合作,讓世界看到美國新政府的另一方面貌。不過學者王智明認為,川馬兩人的結合,其實是新自由帝國主義的象徵,台灣恐怕將因美中新一輪的對抗而傷痕累累,和解仍應該是台灣前進的方向。傅大為則對西方民主實踐做出批判,在他看來,美國民主意識形態與國際流氓霸權合為而一,台灣需要看破美國民主意識形態的虛妄,同時與中國大陸和解,開始認真討論海峽兩岸的未來。
張鈞凱
2025-03-04 08:40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 新帝國時代來臨,大國意欲瓜分世界
1945年,贏得二戰勝利的同盟國齊聚舊金山起草聯合國憲章,該憲章為全球新秩序奠定了基礎,有助於防止另一場世界大戰。憲章宣稱,所有國家享有平等權利,不得再「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國家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美國時任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Truman)對與會代表說,「大國的責任是為世界人民服務,而不是要主宰世界」。
Yaroslav Trofimov
2025-02-12 10:30
VIP
評論
國際
大國博弈
專欄
李忠謙專欄:當川普走向帝國主義,對台灣來說是件好事嗎?
川普回歸白宮還不到一個月,美國國內乃至於國際秩序都出現許多驚人的變化—包括「美帝」(U.S.Imperialism)這個充滿貶義、冷戰時期共產陣營普遍對美國的稱呼,竟然成為今日西方陣營對川普政府的常見批評。
李忠謙
2025-02-11 06:1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對話金燦榮》川普重返白宮對台灣是福是禍?中美「比拳頭」有1趨勢悄然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20日重返白宮,在此之前即已頻頻出招,尤其對美國周邊國家格外疾言厲色,對於中國卻看似另一番態度。對北京來說,如何研判川普2.0的性格與底色,將牽動世界格局與中美關係的變化,特別是台海局勢的走向。在中國大陸網路輿論有「政委」之稱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對此提出分析和預測。
張鈞凱
2025-01-21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企圖併吞格陵蘭,川普就是新美帝?德國媒體:他只是門羅信徒,真正的帝國侵略者是中國跟俄羅斯
柏林《世界報》退休記者AlanPosener發表評論,認為西方輿論對川普吞併格陵蘭的企圖加以指責、甚至批評是帝國主義「非常虛偽」,因為真正的帝國主義是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早就開始染指北極、伺機擴張他們在這個區域的地位。。
國際中心
2025-01-12 09: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關中專文: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
編按:前考試院長關中於去年中出版《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一書,並於九月舉辦座談會。本文為作者於座談會中演講稿,授權轉載。
關中
2025-01-11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記憶和真相是長期的道德戰場:《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選摘
在二〇一九年七月上機的那一夜,我還記得是八號風球。十多個小時後,到達地球的另一方。下機一刻,內心有種抖動,好似心跳少了幾拍。我隱隱然感覺到,大概這是別離的滋味。可能以後,再也回不去那家鄉了。這幾年,一直在思索離散的主題,也寫過兩本書,只是一直無法連結個人的經歷,內心的掙扎和頭腦上的觀念。到底這時代經歷的離散,還可以如何被理論語言所轉化、個人與集體之間的辯證關係,如何在離散中展開新的可能,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問題。離散既是命,也是運,福禍往往相倚。
李宇森
2024-11-20 05: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聽海湧》的問題在哪裡?
今年8月在公共電視台上映的首部二戰劇情片《聽海湧》,在上映後迅速引發爭議,甚至還有前媒體人連同台籍日本兵口述歷史研究者揚言要控告劇組團隊。究竟《聽海湧》鬧出什麼樣的錯誤,導致兩位研究台灣史的前輩憤怒到如此地步?筆者首先在此強調,從創作自由的角度出發,我並不支持任何人以侵權之名對《聽海湧》團隊進行法律控告的行為。
許劍虹
2024-09-29 07:2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重磅專訪
經濟
大國博弈
專訪》中國崛起打破「全球化就是美國化」迷思 汪榮祖:「中國產能過剩」站不住腳
中國大陸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判斷,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也提到「地緣政治變化」,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則宣示美國「做為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將要讓美國「再次被敬重」。世人對世局變化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理解與認知,到底世界的樣貌會如何被形塑?近期著有《縱橫捭闔一局棋:現代強權博弈四講》一書的著名史學家汪榮祖接受《風傳媒》專訪,他強調「歷史並未終結」,中國崛起打破了美國「全球化就是美國化」的美夢。
張鈞凱
2024-06-06 08:30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鎮邦觀點:日本排放核污水的邏輯與心理
在排放核污水的歷史上,日本開了世界的先例,在世界前兩次的核電廠事故中,不說發生在美國的三哩島事件,前蘇聯在車諾比爾事故爆發後,蓋了巨大的水泥石棺將污染源半永久地限制在當地,阻止其流出。
李鎮邦
2023-08-31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鴉片貿易,累積現代產業需要的資本:《遙遠的海岸》選摘(2)
許多人都因為中國的鴉片貿易而致富:英國人、美國人、帕西人,當然還有中國人。一八五八年以前,當鴉片販售跟娛樂用途遭禁時,財富是透過走私而來。
麥柯麗
2023-08-19 05:1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歐洲殖民東南亞,若無華人將無以為繼:《遙遠的海岸》選摘(1)
歐洲人很清楚自己在一九二○年代前的東南亞殖民計畫,倘若少了華人會完全無以為繼。正如前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在一九○六年宣稱,殖民地的財務成功主要歸功於華人:
麥柯麗
2023-08-18 05: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歷史
觀點投書:蔣介石該不該打「淞滬會戰」?─反對篇
歷史無法假設,所以無須辯論;但歷史卻有結論,因此無從狡辯。
廖念漢
2023-08-06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衣冠城觀點:多極世界到來美國準備好了嗎?
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曾說:「上帝對傻瓜、醉漢和美國給予特別的保佑。」他進一步說明:「美國人是非幸運的民族,他們接鄰的南北是小孩,東西是魚。」美國就是這麼一個上帝獨厚的地方。這特殊的恩賜讓美國人自豪也自認懷有天命。
衣冠城
2023-06-21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周世瑀觀點:中華民國為戰場,供美軍穿牆的城市戰想定
民進黨政府對於在美中對抗中,成為美國的印太代理人,藉由台海戰事,順勢消滅中華民國,存在美好的想像。
周世瑀
2023-05-03 1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這個冰封的極權國家曾有解凍的機會:《香港日記》選摘(1)
來自英國,如今活躍於英、美兩國的史學大師賽門.夏瑪(SimonSchama)曾說:「歷史充滿爭論。」遺憾的是,這種爭論往往反映出根深柢固的態度,甚至是偏見,而不是以面面俱到的方式來仔細檢視證據和論述。當我們對歷史事件的解讀確實對現在具有重要意義時,這種情況更為嚴重。當代關於帝國的爭論因為充斥著許多先入為主以及過度輕率、籠統的觀點,因此帶來了許多傷害,而香港在這爭論中具有一定重要性——那裡是我以英國末代港督身分度過五年歲月的地方。
彭定康
2023-05-01 13: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潘佐夫專文:羅斯福痛恨蔣介石,史廸威部署未曾落實的刺蔣計畫
一九四九年五月,位於山東半島沿岸的中國北方城市青島,陷入一片恐慌。人人都相信駐紮在鄰近膠州灣的美國軍艦會離開,而之後,整個城市一定會落入共產黨手中。中國內戰正熾,過去兩年裡,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所領導的人民解放軍(PLA)起而造反,一再擊潰蔣介石的政府軍。大家都害怕共產黨會大開殺戒,甚至比謠傳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山東省幾個城市發生的還要血腥。當時單單威海衛一地,共黨即屠殺了好幾千名無武裝平民。
亞歷山大.潘佐夫
2023-02-02 13:50
1
2
3
4